当前页面: 首页  > 常宁市文化遗产事务中心 > 文博动态

王者归来—常宁“古湘山国”考之三

  • 来源:常宁民间文艺
  • 2024-01-19
  • 字体大小:
 
六·古城郭城址

   南国湘侯所在的另一种可能,应该将目光投向炭河里以上的湘江源头。
   阳明山系与大义山脉余绪相交的湘江段,近年有新的发现。分别是铜鼓塘、古城郭城址、江洲遗址。


   水口山有色集团柏坊铜矿,以小而富著称,包括铜鼓塘、刘家湾、柚子塘、大坪等矿段,矿化类型多样,矿体形态各异,工业化开采,已有近百年历史。其实,铜鼓塘有更久远的历史,《嘉庆常宁县志》载,“铜鼓塘,县北憩山腰,四时不涸,水腥绿色,鱼亦绿色,诸葛武侯调督三郡时,登憩山,埋铜鼓于此。”憩山,又称“憩峰”或“禹憩峰”。上有“三帝王庙”,《雍正常宁县志》载,“黄帝、舜帝南巡,禹治水,皆系舟登此。土人立庙祀之。“高三里许,耸拔苍翠,俯瞰湘江,以禹憩得名(有禹石像)。”湘江边一座并不高峻的山峰,黄帝、舜帝、大禹均系舟登临,当都有铜矿石有关。憩山之得名,非三帝王江海泛舟劳顿,或与从山上运矿石的矿工,下山时在此歇憩有关。
   古城郭城址,建于战国中晚期,小型军事堡垒。
   古城郭城址位于柏坊镇东白村(原双白村),于1980年代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当地小地名为“古城郭”。地处湘江中游南岸的二级台地上,平均海拔高程72米左右。东、北、西三面毗邻湘江,南面为白面山 。

        2007-2011
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更名为“新平城址”;常宁于201710月中旬正式启动“新平城址”文物考古调查工作。
   经岳麓书院教授、历史学家、著名考古学家向桃初进一步勘探,在城址外围山上发现有几十座墓葬,从面积、地望、墓内出土文物分析,初步验证为“战国时期”墓葬。城址区域地势平坦,没有断坎,东南西北分别设有四座城门,总面积大约35万平方米。城址内有鹅卵石铺的小路,可初步确定为一座小型军事城堡,有30米宽、45米深的“护城河”围绕。
        2018年,正式更名为“古城郭城址”。
  2018612日,美国康奈尔大学亚洲研究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罗宾,人类学系教授桑高仁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考古专家向桃初参观考察“常宁古城郭城址”考古勘探成果,认为古城建于战国中晚期的可能性很大,是楚国南端的县域城池。

        20181029日,湖南省文物局下发《关于常宁市古城郭城址考古调查勘探报告的审核意见》,意见中明确:常宁市古城郭城址是战国时期县一级行政机构所在地,这是目前所见位置最靠南的楚城,该城不见于文献记载,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和社会文化价值。
   再下游,是江洲遗址。分别发掘商周青铜冶铸、商周夯土城墙、商周印纹硬陶产业三大类遗存。
   先秦时期的青铜合金根据合金比例的不同,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铅青铜,一类是锡青铜,另一类是铅锡青铜。商周时期主要是铅锡青铜和锡青铜。在一片不大的区域内,可以同时蕴集铜、铅、锡各类金属元素的,又濒临湘江,便于运输的,只在舂陵水与湘江交汇的这片区域。
七·盘龙城
   湖北武汉黄陂区一片湖水环抱的半岛上,有长江流域最早的冶铜基地和铜交易中心。
       3500年前(盘龙城文化四期),一支商人远征队出现在盘龙城繁忙的陶器码头,他们装备着锋利的青铜兵器,而满身烟尘的土著却只能任由外来者安营扎寨,发号施令。
   在此之前,盘龙城已是一座小有规模的本地聚落,制陶业发达,有烧制大型陶器的“长窑”,长50米,中间有几个窑门,一次可以烧制大量产品,实现专业化生产,产品是当时独步天下的硬陶和原始瓷器。

   盘龙城的内城不大,东西宽
260米,南北长290米,面积7.54万平方米。城的四面各有一座城门,城墙采用版筑法,宽和高都在10米左右。
   商人到来后,原本生产陶器的盘龙城地区立刻布满了青铜元素。杨家嘴遗址五期,有一条30多米长的灰烬沟,内有陶坩锅和陶缸,还有残铜片、铜渣和孔雀石。楼子湾五期,有炼铜工棚,内有铜炼渣。杨家湾六期,有一条堆满灰烬的浅沟,长30米,分布三组共十件陶缸,均被石头支起,像是架起的锅灶。
   从盘龙城的冶铸现场来看,应当是先从外地运来各种矿石,在城外冶炼成铜锭,或继续浇铸成铜器,然后销外中原的腹地。
   统治中心在郑州商城的商王朝,不远千里,攻占这遥远的南土世界,是为了控制长江中游的高品位铜矿,以及冶铸青铜必需的锡矿和铅矿。盘龙城本身没有矿藏,但它位居汉江和长江交汇之地,是长江中游通往北方的枢纽,也是各种冶铜原材料的集散地。
   盘龙城的铜矿来自哪里?制作精美青铜器必需的锡、铅,又来自哪里?

   从零星的考古发掘资料看,盘龙城的铜矿基本来自当时水路交通相对发达的鄂、湘、赣三湘范围。湖北是大冶铜绿山、江西是新干大洋洲,湖南则有岳阳铜鼓山遗址、宁乡炭河里遗址,但在长江中游流域,真正能同时集齐铜、锡、铅元素,水路交通又发达的,只是一个地方
—常宁江洲遗址!
   很难追索盘龙城消失的原因,但殷墟时期的商朝实现了稳定和复兴,对铜料的需求越来越大。虽然不再直接控制盘龙城,但南土的铜、锡、铅输往中原,商朝的高端青铜器也被贩卖到长江流域,这种贸易和技术上的交流一直存在。也因此,1950年代,常宁出土了一件与殷墟妇好墓器型相同的牺首方尊。
(本章资料大多采自李硕博士的《翦商》一书)
八·江洲城址:12000
      20151月,水口山铅锌矿冶遗址交通和商贸考古课题遇到瓶颈。项目课题负责人、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吴顺东作出了方向性调整:以湘江南岸、舂陵江西岸的一、二级台地为重心实地调查和钻探,随后,在康家溪下游即黄沙江与湘江之间的犁头嘴台地发现先秦文化遗物;20154-8月,在犁头嘴区域试掘;20158月,湘江南岸断坎一号剖视点的夯土构筑物实现夯筑工艺的细节性解码,项目课题出现重大转折—江洲遗址(犁头嘴城址)横空出世!


   水口山江洲遗址位居常宁市水口山镇的小州村,坐落于湘江、舂陵水、黄沙江三江交汇处。遗址中,拥有距今一万二千年前的窝棚式聚落建筑群遗迹,属于全国罕见;有西周高等级的大型村落遗迹,发现的冶炼、铸造青铜器的作坊遗址,提前了湖南的冶炼史二千年。一举实现了湘南商周文化时期同地高等级聚落、高规格夯土建筑物、高标准器用体系三项零的突破。该遗址也是迄今所知湘南乃至于整个湖南唯一可望担当起商周考古学文化序列构建重任,加速推进湖南先秦文明探源进程,为湖南商周青铜器来源之谜提供金钥匙的关键所在。
       20193月,江洲遗址入选湖南省第十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未完待续)


信息来源: 常宁民间文艺 所属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