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文化旅游 > 风俗文化 > 名优特产

烟火常宁⑤ | 后洛豆腐,舌尖上的非遗

在常宁人的记忆里,

家乡是有味道的,

无论走到哪里,

无论身在何处,

都能凭借一抹熟悉的气息,

让一颗疲惫的心回归故里,

找到那一种久违的感动。

后洛豆腐,

一种名声很响的豆腐,

一种能带你回味家乡的味道!

后洛豆腐作为常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延续百年的手艺与味道久负盛名。常宁市胜桥镇后洛村(现利乐村)土壤肥沃,适应优质大豆种植、生产,而优质水源和大豆为豆腐制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其产地在后洛村,故命名为“后洛豆腐”。

后洛豆腐的制作工序,强调精选泡透,磨浆均匀,滤浆精细,煮浆透彻,点膏恰当,不抓豆腐皮。从挤浆到点膏的计量配比,从对气候、气温的准确把握,都十分考究。这些技术都是以当地村民口传心授而世代相传。

豆腐好吃,磨难推。选料、炕豆、脱皮、浸泡、磨浆……豆腐坊里,转动古旧的石磨盘研磨黄豆就仿佛是一次穿越时空的对话,窸窸窣窣的石磨声是和谐动人的乐章。

烧浆、过滤、点膏、定型……煮熟的豆浆再点上石膏水,让它们去对付更多的豆浆,也是一物降一物,豆浆在石膏水面前很驯顺地凝结开去,再经过煮、压等工序,这样制作出来的后洛豆腐口感细腻、鲜嫩,不负常宁一绝的盛名。

得益于泉峰冠山脚下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品质优良的黄豆和明亮甘甜的泉水。刚做好的豆腐白嫩,浅浅的鲜、淡淡的滑,如乡间田野低吟浅唱的歌谣般清淡质朴,丝丝缕缕间,散发着时光的味道。

后洛豆腐豆腐口感细腻绵滑,质地细若凝脂,掷于汤中久煮而不碎,成为常宁地区别具一格的上等筵席,赢得了各地嘉宾的高度赞誉。

一方豆腐,包含万千滋味。酸、甜、苦、辣、咸,煎、炸、烹、煮、炖,千味万味,始终有原味。在常宁,后洛豆腐不仅是传承的美食技艺,更是萦绕于心头的家乡味道和记忆。

你有多久没有吃后洛豆腐了?(王艳 曹莉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