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走进常宁 > 常宁概况 > 经济概述

教育和科学技术

 

全市共有各类民办教育机构287所,在校学生11.45万人, 全市学校(包括公办、民办)共有在职教职工6720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0%,毕业生升学率94.7%。全年中职招生人数达到1659人。2013年“阳光招录”100名教师,招聘204名特岗教师,接受34名免费师范生回常宁任教衡阳市级幼儿园1所,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14所, 125所民办幼儿园,其中有34所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全市在园幼儿达到1.5万人。春季发放“两免一补”资金600多万,惠及10946名学生;为991名贫困中职学生发放74.3万元中职助学金,累计免除2245人中职学费250万;落实普高助学金168万元,资助1926名优秀贫困高中生。做好大学生生源地助学贷款工作。建立四大助学基金会:常宁教育奖励基金会、富成教育基金会、汉桃奖助学基金会、长松爱心助学协会,共发放38.52万元,奖助273名优秀特困师生。

全年完成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22.83亿元,增长19.8%,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10.3%。申报国家、省、市级各类科技计划项目7项,获项目补助资金900余万元;申请专利112件,同比去年增长17.9%,授权专利34件,同比去年增长26%,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件,实用新型19件;拨打“12396”服务电话267次;组织科技宣传活动3次;开展科技培训5期,培训1000多人次;完善地震应急预案,开展多形式的地震科普宣传3次。《常宁市水口山“世界铅都”两型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申报了湖南省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项目,获得了省科技厅立项。水口山有色金属有限公司实施的“镉污染治理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省科技厅重大专项支持,资金2000万元,该项目是可持续发展实验区重点科研示范项目。全市新培育民营科技企业1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达到10余家。建立了2个科技示范基地。开展各类技术培训5场次,培训12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份,科技人员进村入户70人次。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