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走进常宁 > 魅力常宁 > 常宁名人

彭昭维:扎根常宁乡土的文艺家

2020年12月,衡阳市第四届文学艺术奖表彰大会上,有一位年过古稀、步履蹒跚的身影走上领奖台,接受“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的颁奖。

他,就是一辈子扎根于常宁民间文艺沃土的彭昭维老先生。

五十载的心血,五十载的奋斗,终于得到肯定和认可。那一刻,他思潮澎湃,感慨万千,激动的心情无以言表。

“吃书”——一生的嗜爱

1944年,彭昭维出生于天堂山北麓原黄洞乡的一个小山冲里。他从小就对书本充满浓厚的兴趣,经常翻看家中留存的一些古旧书籍。看得入迷时,吃饭时,边吃边看,走路时,边走边看,晚上家里没有油灯,便一手拿干竹片点火,一手拿着书看,或者趁着灶膛里的柴火光看。

幼年丧父,家境贫寒。白天,二哥叫他去田间地头帮忙做农活,他也是一边做事一边看,有时干脆偷懒不去,躲在柴屋里看书。山里人全靠地里刨食,二哥是文盲,一心只想多打点粮食填饱肚子,见他总是看书不做事,常常气得咬牙切齿地骂:“就知道看书,书能填饱肚子啊,看你将来只‘吃书’!”

13岁那年,彭昭维好不容易进入黄洞公社民办中学(半耕半读)念书,可因国家正处“三年困难时期”,只读了两年,学校便遭停办,只好又回到生产队。队长见他平时喜欢“吃书”,便安排他在队里当记工员兼保管员。不久,大队小学要配民办教师,选来选去,想必他平时爱“吃书”肚子里有点“货”,于是又叫他去当大队小学民办教师。

民办教师是山区老百姓眼中的“全才”。彭昭维除了教学,常常还要接到办黑板报、扫盲班、为各生产队布置学习室、为大队办文艺宣传队写宣传标语、为群众红喜事写对联、白喜事写祭文做花圈等任务。可自己才读两年初中,怎么才能完成这些任务呢?山区文化人少,没办法的他,只好逼着自己向书本这个老师请教。

那时,每个月的工资才6元,彭昭维宁愿多吃红薯少吃饭,不买衣服不买鞋,把钱积着买书看。一次,听说塔山村的一个朋友家里有本《三国演义》,他脚绑草绳、拄根木棍,踩着冰雪,爬山越岭往返50余里去借书看。还有一次,他从洋泉买米回家,肩上挑着担子,一边走路一边看书,走到一座“三搭桥”时,担子一摇,“扑通”一声掉到河里,爬起来,只顾找书,20多斤大米全部倒在河里,一袋面粉成了泥巴。

常年的“吃书”生活,使彭昭维不仅自学了很多知识,还提笔学起了写文章。1965年,他听说县文化馆有专门的文学辅导老师,步行60余里前去拜师求教,学写剧本、编排文艺节目。在专业老师的指引下,他渐渐地摸进了创作的“门道”,学写的第一个小歌剧《东方红》,参加1967年全县“工农兵文艺会演”,获得好评,被选为“公演”剧目。

1978年,县文化馆正值选调区(乡)文化辅导员,见他通过自学能达到如此写作基础,便把他从民办教师选调为公社文化辅导员。虽然是“半公半文”,但彭昭维非常热爱这份工作,白手起家创建了全县第一个公社文化站——黄洞公社文化站,仅创办一年多时间,就被省文化局评为“先进单位”,个人被评为“全省先进文化工作者”。

1980年,因工作表现突出,彭昭维调任洋泉区文化专干。他写剧本搞演出,编黑板报做宣传,搜集整理民间文学资料,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衡阳地区部门领导称之为“文化战线的一面旗帜”,第二年被推选出席了全省农村文化表彰大会。

这些成绩的取得,更加坚定了他“吃书”的恒心和毅力。每天除了工作,就是“吃书”、写作,一稿不行,写两次、三次,反反复复地写,一遍一遍地改,所写的读书笔记、手稿,一摞摞,一沓沓,堆得像山一样高。

1984年,彭昭维转为国家干部,调入县文化馆。老婆孩子跟着进了城,当时都是“农村户口”,吃什么?他想出来的唯一办法还是“吃书”——开书店。他所开的“百花书店”是全县“文革”后的第一个个体书店,当时既解决了养家糊口的问题,又满足自己读书学习,还为社会“书荒”出了点力,可谓是一举多得。

多年后,彭昭维的二哥回忆往事无限感慨地说,没料到这小子还真的靠“吃书”吃出了点名堂。

彭昭维后来当了县文化馆副馆长、《常宁县志》副主编、常宁市作家协会主席、常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还成为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先进文艺工作者。

关于“吃书”的故事,他曾专门写成一篇散文《吃书》,回忆总结这一辈子的成长离不开长年累月的“吃书”,这篇文章获得2013年“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并入选《新中国成立70周年文艺作品集》。

如今,彭昭维虽年岁已大,但仍坚持天天“吃书”。他说,只要一天不“吃书”,心里就空虚。

乡土——创作的源泉

彭昭维生活的小山村就在塔山瑶族乡山脚下。山里人,爱唱歌,讲起故事几笆箩多。小时候,他就是听着两个哥哥的二胡、笛子,听着村民们的故事长大的。后又从事农民、民办教师、文化辅导员二十年,与乡人朝夕相处,与故土日夜不离,因而使他对农村山乡十分稔熟,汲取了大量的民间文学知识和艺术养料。

尤其是从事群众文化工作之后,开展挖掘整理拯救民间文艺工作,需要经常深入农村山间,搜集民歌、故事等,从而有了更多机会获得第一手资料。

这些日积月累的素材,为彭昭维日后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

其中,在他的笔下,写得最多、且最精彩的题材,莫过于瑶乡了。在大队当民办教师时,彭昭维经常利用家访机会,去学校附近的一个瑶寨走走看看,听他们讲瑶语、唱瑶歌,看他们跳长鼓舞、举行“还愿”敬神等活动。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些题材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写出了散文《塔山寻胜》,故事《盘瓠的传说》《奉满虎的传说》,小说《银匠阿龙的婚事》《第一次出猎》,歌剧《连心链》等作品。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还从瑶乡发现并挖掘了一个少数民族曲艺形式——“瑶族谈笑”,并创作了大量的“瑶族谈笑”经典作品。

那是1982年,为了搜集创作素材编写节目参加衡阳地区民间曲艺汇演,彭昭维与同事爬上塔山采风。从老歌母盘四妹口里了解到,瑶民家办喜事,因亲戚路远当天回不去,常常要在主家留宿一晚,晚上大家便围坐在一起,唱歌说笑,叫“坐歌堂”,瑶语为“甘介”。他们细心地发现,“坐歌堂”唱词诙谐,动作搞笑,气氛活跃,乐趣横生,是这个民族历史形成的一种独特文化活动。

彭昭维从中深受启发,灵感触动,立即创作了《瞒嫲嫡》(看丈母娘)。首次将瑶族的这种艺术形式搬上舞台,一炮打响,剧本不仅获得了衡阳市创作一等奖,还在省《湖南说唱》《文艺生活》杂志同步发表,并将这种艺术形式称为“瑶族谈笑”。

1983年,他又创作了“瑶族谈笑”《富民政策龙都沙》,参加省、市广播自办文艺节目听评比赛,荣获创作一等奖。1994年,创作的“瑶族谈笑”《盘三娘借牛》,参加中国当代文艺界名人名作展示会,获“全国名人名作奖”。

他先后创作“瑶族谈笑”节目10余个,均在省、市级刊物发表或参加会演获奖,使“瑶族谈笑”这一古老而奇特的曲艺形式得到挖掘、赋予新的生命。1996年被收入《中国曲艺志》立目,列为全国少数民族曲种,2006年又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乡土是彭昭维这一辈子挥之不去的情怀。退休后,那些积累几十年的生活经验,总在脑子里闪动发酵。为此,他花了三、四年的时间进行构思,在2011年静下心来,历时六、七个月,一气呵成,写出一部近十万字的长篇小说《天堂山歌神》,参加2012年《小说选刊》全国小说创作笔会荣获一等奖,2013年获中国小说家协会“当代小说奖”,2019年由中华文化出版社专辑正规出版。

来自乡土,情系乡土,回馈乡土。几十年来,他的目光触及常宁的山山水水,他的脚印遍布常宁的东南西北,他的笔墨流出常宁的往来古今,共收集整理民间文史资料近100万字,创作发表了小说、散文、诗歌、戏剧、曲艺作品350余件次,获奖47件,出版《个人作品集》两辑。

阅读彭昭维的作品,最令人值得品味的就是那乡味十足、原汁原味的民歌民谣了。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经过岁月的淬炼,已然形成他那独特的语言风格和艺术魅力。

传承——最大的心愿

乡土是他的根,民间文艺是他的魂。

1985年至1987年,彭昭维在县文化馆工作期间,担任了全县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编委会副主编。兴趣、爱好与工作、任务的吻合,极大地激发了他的创作潜能,也获得了工作上的大丰收。

那段时间,他挨区挨乡作动员,走村串寨搞采访,废寝忘食地整理、撰写、修改稿件,终于如期、如质、如量地完成了《常宁民间故事》《常宁民间谚语》《常宁民间歌谣》三个资料本的编辑工作,总计60余万字。因工作突出,个人被评为省、地“民间文学三套集成先进工作者”。

“这些都是老百姓的智慧结晶,是民间的宝贝啊。”眼见目前常宁本土热衷民间文艺的人士越来越少,想到民间的这些好东西将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遗忘,彭昭维年过七旬的心就更加不能放下,“我得抓紧时间,将所掌握的资料都拿出来,传承下去啊。”于是,这几年来,他又将常宁的民间故事进行重新整理,和将常宁民间习俗进行收集编写。

目前,《常宁民间故事》(新版)《常宁民间习俗》两部大书全部完稿,计百余万字,正由中国文联出版社以“湖湘文化丛书”名义出版发行。他个人2014年获得衡阳市民间文艺“特别贡献奖”。

1988年,彭昭维调任县志办,担任《常宁县志》副主编。他觉得“修志”肩负着存史资政育人的历史责任,也是另一种意义上的“传承”。他始终严谨对待,一丝不苟,历时五年,完成《常宁县志》的编修工作。该书在中国社会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获全国二等奖,个人获得省志书编纂委员会“先进工作者”称号。

2014年10月,彭昭维看到电视里宣传“茶道”,不由得想起了老家的“盐茶古道”。小时候,他经常看见很多人经过村中,翻上塔山,去广东连州挑“南盐”。他认为,这条“盐茶古道”对常宁人民曾经的生产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意义。于是,他查阅史料,撰写了一篇《塔山有条“盐茶古道”》的文章。经过大力争取,得到相关部门重视,同时依靠当地政府和发动群众,将荆封40余年的“废路”全面开通,初步开发成了“重走先辈创业路,再登人间天堂山”的旅游路线。“常宁市盐茶古道”得到中央电视台、《衡阳日报》等新闻媒体的强力推介,成为“中俄万里茶道”上“历史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一段”。

2020年,彭昭维综合几十年来保存的资料,整理发表《王船山在常宁史料考》一文,为王船山在常宁首办学馆,开笔著述,弘扬国学,第一次提供了全面、翔实的依据。

采访中,今年76岁的彭昭维老先生告诉笔者,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有更多的人来关注,来做这些事情,将常宁这些集结智慧、传统稀缺的宝贵遗产,一代一代地保护和传承下去。(刘小玲)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