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常宁动态

王洪任:垫付资金建社区 只为居民有个办事好环境

  白沙镇阳市社区有居民495人,由于没有办公场所,居民办理大小事务都得挤在65岁社区书记王洪任家里,十分不便。新建办公楼迫在眉睫,是勇挑重担站好最后一班岗,还是留给下一任,快要退休的王洪任毫不犹豫选择了前者,他利用政策优势,自已垫付与筹集资金,与社区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啃下了这块硬骨头。

  近日,记者在阳市社区看到,青砖白墙的3层办公楼与青山绿水相映成趣,成了一道独特风景。施工人员正在挖掘水井,进行扫尾工作。看着眼前这栋办公楼,王洪任心情激动,多年来想让居民有个舒适办事环境的夙愿即将实现。

  在过去,阳市社区没有正规的办公场地,王洪任的住房成了办公房,在狭小的屋内,所有的办公事务全靠一张简陋的桌子完成,盖章的盖章,签字的签字,条件非常简陋。

  “2008年我看到别的村设立了新办公场地,于是我也萌生了要建办公场所的想法,但当时社区没有地没有资金,只能是设想。”王洪任说,“直到2016年,在好朋友那知道别人那里有土地,答应给我建社区,当时对建办公楼就更有把握、更有想法了。”

  买地需要一笔不少的钱,社区资金根本就不够。王洪任表示,如果就这样放弃,或许以后就是有钱也难找到合适的地,来不及多考虑,他毫不犹豫拿出了小卖部积攒的准备帮儿子买车的10多万块钱。

  看到王洪任把自己的家底也掏了出来,其他三位社区干部也坐不住了,纷纷拿出一部分钱,一起把缺口补上,把建房的地买了下来。“我们三个一人出一点钱,暂时把地买到。另外他自己也垫一部分,后来他东奔西跑寻找帮助,总的一句话,反正他花了很大心血,这个书记是我社区的好书记。”社区干部何金秀开心地说。

  地有了,还只是建好房的第一步,后续还有大量工作要做,其中建设资金就是最大的拦路虎。为此,王洪任一方面拜访从阳市社区走出去的成功人士寻求帮助,另一方面走访相关职能部门,争取政策和资金。到了今年,持之以恒的坚持终于赢来了转机。

  “退休之前,如果不把楼建好,那对不住上级领导和群众,当时我找到民政局相关部门,得到了40万政策扶持资金,其余的资金问题只有自己想办法。”王洪任说。在争取政策扶持资金的同时,镇党委各职能部门也为他提供了帮助。

  有了40万扶持资金,王洪任便立即与相关部门申请了立项,与承包商签了建设协议,今年3月开始动工,到8月主体基本完工。新社区建成以后,社区服务能力也将得到大大提升,不仅居民办理医保、低保、户口迁入与迁出等各类事项都比过去要更方便、更舒适了,而且各类惠民活动也能开展起来。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强了。

  “这个社区搞得好,王洪任为了这个地方费了很大的精力。现在房子也砌好了,感谢王主任和社区领导为我们老百姓着想。”王洪任的尽职尽责社区居民李遵福都看在眼里。

  筹集资金新建社区,并不是王洪任做的第一件为民好事。阳市社区是个五名杂姓的聚集地,有王姓、周姓、李姓、曾姓、谢姓等各种姓氏。2016年,王洪任还筹集资金在社区内建造了一个五名杂姓公厅屋,方便阳市社区在外工作人员清明回乡祭祖时有个休息的地方。“在这王书记带头,做的大好事,我们每个人都非常满意。”社区居民谢清顺竖起了大拇指。

  “作为一个基层干部,我必须要做出成绩来,既对得起当地老百姓,又对得起上级领导。勤勤恳恳,守好人生最后一班岗。”王洪任坚定地说。 (吴鲁西浪)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