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富,先修路。近年来,蓬塘乡大市坪村修好全村通组路,打通经济发展“毛细血管”,带动烟叶、山羊、水稻等种养业快速发展,让村民过上好日子。
走进蓬塘乡大市坪村,只见青山起伏,绿水田园如画,一条条蜿蜒曲折的水泥路四通八达,房屋整齐排列,屋前的稻田长势喜人,生机无限。贫困户褚书萍正在家中擦拭新买的家电,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让他记忆最深刻的是,从前将自己种的蔬菜挑出去卖时,要走好远才能看到水泥路,走个来回就要花费一天的时间。
贫困户褚书萍:自从有了国家的好政策,帮我把房子盖好了,生活条件提高了,现在村里面安排我搞卫生和做些其他事情,一年收益也有几万块钱。
过去,大市坪村由于地理位置原因,修建村组道路难度较大,且资金有限,加上有少部分村民对修路不支持,修路一度被搁置下来。近年来,随着扶贫政策持续深入,村民开始转变观念,修一条畅通无阻的通组路成为全村人共同的期盼。当地村委会按照村民参与、社会支持、多方统筹的思路,综合施策,积极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19年底,该村15个村民小组全部通上了水泥路和自来水。
观念一转天地宽。路畅通的同时,也带动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和信心。大市坪村村支书曹江生告诉记者,依托村里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茂盛的植被,许多村民主动发展起了烟叶、山羊、水稻等种养业。村民收入渠道增多了,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也更足了,贫困户朱先懂每年除了在合作社赚取工资和分红外,今年他还承包了村里的30亩水田,拓宽致富路。
朱先懂:现在不愁吃、不愁穿、不愁住,今年我还包了30亩水田,预计全年可以增加2万多的收入。
大市坪村支书曹江生:贫困户一年能在合作社拿到15000元以上的工资,还有2000元以上的分红。
下一步,大市坪村还将继续扩建产业规模,依托自身地理优势,对山水田林路进行综合管理,打造观光景点,形成初具规模的生态化田园实体,真正让绿水青山成为促农增收的金山银山。(刘石朋 陈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