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常宁动态

第七个扶贫日:稳产就业 奔向全面小康美好新生活

啃下“硬骨头”,打赢攻坚战。常宁市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通过稳住产业促就业等开发式扶贫,实现46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5060户47643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奔向全面小康美好新生活。

早晨时分,在塔山瑶族乡狮园村文旅文化产业园内,科技特派员曾亚忠正现场指导贫困户对茶园进行管护,检查茶树生长状态,指导推广茶叶种植、管护技术。

科技特派员曾亚忠:“茶园的管理,可以使夏茶和秋茶的产量得到提高,茶叶鲜叶的品质得到改善,从而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

通过“旅游富民,茶叶强村”等帮扶举措,狮园村形成茶叶和旅游两大主导产业,12000亩生态有机茶园绿意盎然,杜鹃花开时10余万游客前来,逐步由单一型产业向多层次纵深产业发展,摸索出了一条发展致富之路,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带动3500余名贫困群众就业,人均年收入13200元。

狮园村党支部书记何万成:“茶叶品质上升,茶叶质量上升,茶叶加工技术上升,对我们狮园老百姓增收增效明显提高。”

塔山居民雷文生:“我们的水、电、路覆盖了每一个村庄,同时也带动了我们这里的茶旅事业发展,基本上每家每户都开办了农家乐。”

在新河镇湘江村,一大早,贫困户王兰花开心的来到村里新开设的“扶贫车间”上班。前几年她一直在广东打工,听说家门口办了厂,年前就报了名,通过技术人员培训后,现在能熟练地操作缝头机器。

新河镇湘江村贫困户王兰花:“在家可以照顾家庭,照顾小孩,什么都要方便一些。在广东挣钱也是为了小孩。”

在湘江村“扶贫车间”里,像王兰花这样的当地留守人员有100多人,年龄最大的有70多岁,其中一半以上是建档立卡贫困户,技术熟练的可达3000元一月,极大地缓解了家庭经济状况。

湖南尚珂伊有限公司总经理邹晓魏:“这个车间开起来以后,可以容纳120多个人的就业。每个月他们可以拿到2000多到3000左右的工资。到目前为止,这是我们的第18个扶贫车间。”

近年来,常宁始终坚持开发式扶贫,通过大力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等方式。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等经营模式,引导贫困群众积极参与发展油茶、茶叶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实现了长久持续受益;建成就业扶贫车间56家,吸纳劳动力就业2000余人,其中贫困劳动力近600人。今年贫困人口200人以上的行政村将全部建立扶贫车间。2013年以来,常宁市累计兜底保障9.11万人,贫困户累计受益1.9亿元;完成“十三五”2306户7896人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和365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累计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子127476人次,发放资金7900万元,享受雨露计划8088人次;定点医疗机构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贫困人口实际报销比例达到85%以上。水、电、路、讯、村部、学校、卫生室等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

曙光在前,重任在肩。常宁儿女正以只争朝夕的劲头、坚韧不拔的毅力打赢脱贫攻坚总决战这场大硬仗,如期保质保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曾锐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