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改革创新,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以开放创新提升新动力,以一流营商环境增强竞争力,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2020年,我市破除了多项权责不明、运转不畅的机制体制障碍,解决了一批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经验被国家推介,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外经外贸持续活跃,党政机构改革全面完成,基层治理能力明显提高。
会议指出,要以深化改革激发新活力。深化“一件事一次办”改革,打破数据壁垒,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增强投融资平台的“造血功能”。深入推进城市经营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园区体制、要素市场化配置等重点领域改革。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王学辉:“对标对表沿海先进地区,进一步抓好“一件事一次办”的改革,重点是要在打造一流的市场准入环境方面下功夫,压缩改办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为老百姓和广大市场主体,搞好服务。”
开放创新方面,积极对接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充分发挥铜铅锌、湘南纺织两大产业基地磁场效应,瞄准优势客户和配套企业资源,突出精准招商、产业链招商,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健全总部经济扶持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总部落户常宁,支持鞋业、服饰业等一批加工制造业在常宁出口。
市重点项目事务中心主任龙华:“铜铅锌产业基地下游产业将进一步完善,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全面开工,湘江三级航道近尾洲二线船闸、常茶高速将全面开工建设,常宁市重点项目事务中心,将紧紧围绕市委经济会议精神,全力以赴抓产业,殚精竭虑出效率。”
会议强调,全面开展“营商环境优化年”和“干部作风建设年”活动,大力倡导“不叫不到、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的“四到”精神,打造比肩沿海城市的一流营商环境。要优化政务环境,实现审批服务“规范有序、极简极速”。
市行政审批局局长唐贵琳:“政务服务中心已经一共有37个单位进驻,有634项职能全部在大厅实现办理。我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我们常宁的营商环境会越来越好,对这个经济发展助力效果会越来越好。”
会议要求,要优化市场环境,聚焦项目建设,对阻工闹事、车匪路霸、强揽工程、高价供料等违法行为,做到“零容忍”,发现一起,查处一起。要靠前服务,让人才、资金、土地等各种要素资源向经济发展一线倾斜,培育适宜企业家干事创业的土壤。要优化法治环境,依法打击各类损害企业利益的违法违纪行为,合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李政民 刘石朋)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