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城区图。钱辉/摄
新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十四五”新征程的帷幕已经拉开。
3月12日上午,常宁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隆重开幕,会议总结回顾了2020年工作成果和“十三五”发展成就,勾勒出了2021年发展思路和“十四五”发展蓝图。
“十三五”收官,“十四五”启程。展望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全面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起步之年,是奋战“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常宁明确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深入实施乡村振兴、大数据、大生态,大力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开好局、起好步,新的蓝图已然起航。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十四五”起航的“鸣笛”已响彻天际。今年常宁市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左右,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13%以上,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8.7%,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5%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全面完成省、市下达的能耗“双控”目标任务,确保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
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服饰生产园。钱辉/摄
产业项目 为经济发展注动力
一个项目就是一个增长点,一个产业就是一个增长极。常宁市始终坚持工业主打,对标全省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以链条化延伸、集群化推进、高新化发展为导向,做强做优有色金属、纺织服饰两大千亿产业。
高水平建设两大产业链。加快铜铅锌基地产业延伸(一期)建设,年内新开工有色金属产业关联项目10个以上,确保源顺贸易、承泰化工、明愉气体、创大玉兔钛白粉、华尊环保等项目年内建成投产。深化与湖南高诺产业集团的战略合作,推动铜产业全产业链有色金属科创园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年产10万吨再生铜资源利用基地、年产10万吨精铜原材料加工基地,年内实现投产。推动10万吨低氧铜杆、10万吨无氧铜杆等项目尽快落户园区。倾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有色金属产业转移首选承接区、中南地区唯一铜全产业链发展示范区。大力发展有色金属深加工,推动有色金属产业朝价值链中高端发展,巩固提升水口山在全省有色产业的“排头兵”地位。
加快纺织服饰产业建链强链。坚持倒排工期、开足马力,推动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一期年内全面建成投产。抓紧铸造“链核”,6月份全面建成服饰生产园34栋标准厂房和34栋员工宿舍,12月份全面完成环保设施园水洗印染、标准厂房、员工宿舍、园区主干道和给排水管网等工程建设,确保水处理及热电联产项目一期年内建成投产。加快完善“链网”,确保千艺纺、圣文织带、淇澳贸易、德文贸易等入驻企业3月份投产,推动双荣印染、灵桉纺织等企业加快落地投产,年内形成40家纺织链上下游企业入园投产的规模。大力推进纺织产业链招商,引进工艺先进、带动能力强的实力企业,加快形成以产业链为纽带、集聚集合集群发展的产业生态。
美丽的新农村。钱辉/摄
乡村振兴 为生态宜居输活力
乡村振兴的号角持续吹响,常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聚焦“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引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切实稳固高质量发展的压舱石。
让乡村环境更加生态宜居。深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重点抓好市区到乡镇间低标准路段改造、旅游通景公路、资源产业路建设。完成5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建设、5个乡镇垃圾中转站建设,完成农村改厕18200座,建设农村公厕40座,完成75个村垃圾分拣、转运等设施建设,完成45个村有机生活垃圾就地资源化处理,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全力打造全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的典范。完善镇村规划布局,统筹规划城镇和村庄建设,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房。加快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保护好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
让乡村治理更加精准有效。突出党建引领,构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模式。完善“村账乡管”制度,加强村级财务监管。深入推进“衡阳群众”品牌建设,积极推行“屋场恳谈会”制度,探索“道德积分银行”做法,推广西岭镇平安村平安建设的经验,加强村规民约建设,深入开展平安创建和文明创建,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人气旺盛的乡村旅游。钱辉/摄
文化旅游 为大美常宁增魅力
如何推进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如何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常宁市全力做好红色文旅、绿色康养、金色田野等旅游文章。发展以水口山工运文化为内核的红色旅游,加快水口山工人运动纪念馆建设,确保7月1日前建成开馆。抓好廉政文化进景区。放大红色文旅品牌效应,将常宁建设成全国知名、全省重要的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文化旅游目的地。发展以南部生态资源为依托的绿色康养。启动铜钟岭森林康养基地建设,推进天堂山景区提质升级和泉峰冠景区创3A工作。
发展生态观光休闲等乡村旅游,加快西岭油茶小镇建设,推动国药集团中药材种植项目落地,支持罗桥田野绿世界、胜桥休闲田园等景区提质发展,推进农业与旅游、文化、康养等闲田园等3条旅游精品线路,围绕“快进慢游”,完善旅游配套服务,丰富旅游产品供给。加大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旅游营销创新,进一步做响常宁市旅游品牌。
设施齐备的乡村完小。钱辉/摄
民生实事 提高百姓幸福力
民生很大,大到以百亿计的项目投入、一个城市格局的改变。
民生很小,小到农村道路的一盏路灯、一个生活细微的改变。
常宁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办好重点民生实事。在高质量完成省、衡阳市20件重点民生实事的基础上,着力办好群众强烈期盼、重点关注的一批本级重点民生实事。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扩大普惠性幼儿园覆盖面,新建3所城区公办幼儿园,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公办中心幼儿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南市小学、冷水小学、万寿小学、宜水小学、大渔小学建设,加强乡镇寄宿制学校建设。完成常宁二中整体搬迁。基本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规范发展民办教育。推进特殊教育学校搬迁。规范校外培训和托管机构管理。加强师德师风和平安校园建设,抓好校车安全、预防溺水工作、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禁毒教育和法制教育。推进全民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
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巩固提升省级文明城市创建成果。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活动,推出一批庆祝建党100周年的精品力作。5月1日前完成全市重点革命文物修缮工作。深入开展“文化进万家”等文化惠民活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加强融媒体中心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完善老百姓身边的“健身圈”。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强化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工作,优先保障农村转移劳动力、退捕渔民、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加强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关爱保护。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城乡社区20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
蓝图已经绘就,使命催人奋进。常宁将更加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奋斗、勇往直前,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创新局面,以优异成绩庆祝党的百年华诞!(袁毅华、郭华、曹莉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