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罗桥镇马桥村、毛市村充分利用当地红壤优势,积极发展紫薯种植产业,并逐步建立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有效带动了劳动力就近就业增收致富,助推乡村振兴。
潋潋晴光好,满山种金黄。在紫薯种植基地里,新绿正逐步覆满山岗。数十名村民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松土、刨洞、移栽紫薯幼苗,不亦乐乎。“现在我们在这栽种紫薯,80块钱一天,一个月能赚个2400元。”村民刘雪花笑着说道。
当地丰富的红壤资源,是栽种紫薯的天然沃土。2016年起,基地负责人徐福平在马桥村、毛市村陆续承包土地6000亩,累计投入2000多万,以“村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运作模式发展柑橘、紫薯等种植产业,先后种植柑橘2000亩、紫薯4000余亩,带领周边村民一起产业、就业增收。徐福平说,现在正是忙碌的时候,平均每天有五十人左右来基地做事。
“之前这里都是荒山,村里留守妇女都在家里种点地,没有什么经济来源,这里开发后,大家在家门口干点活,家里的事也不耽误,收入也增加了。”村干部毛询章告诉记者。
一年前的贫瘠荒山,如今正种下产业致富希望。基地已逐步建立起集紫薯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向着“小紫薯、大产业”的目标大步迈进,为当地乡村振兴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徐福平说,自己还计划再投入五百万,用来建立柑橘、紫薯无毒苗圃,力争在2022年实现种植面积两万亩以上,带动更多村民致富。(陈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