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衡阳市春耕生产暨治理耕地抛荒现场推进会在常宁召开,衡阳市副市长杨洪峰主持并讲话。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秦方进参加,我市市委书记吴乐胜作经验介绍,市委副书记、市长罗卫华,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邹雄杰参加。
杨洪峰一行先后来到庙前镇双凤村板田犁翻和罗桥镇湖波洞早稻机插现场,实地观摩了机插秧、旋耕机、无人机作业等春耕生产暨治理耕地抛荒工作开展情况。
今年来,常宁突出“藏粮于民”,全面压实粮食安全责任,最大力度调动干部履职主动性和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创建6个双季稻万亩示范区、21个千亩示范片、363个百亩示范点,带动新增种粮大户447户;出台治理耕地抛荒硬措施,市、乡两级投入近3000万元开展复耕复种,扎实推进耕地抛荒整治三年行动,确保年内耕地抛荒全部清零。突出“藏粮于地”,全面夯实粮食生产基础。我市始终把耕地保护放在首位,严守耕地红线保数量,全市耕地面积稳定在75.39万亩,其中基本农田面积61.35万亩;优化土地整理保质量,全市8.1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基本完工;改善土地生态保安全,在严格管控区水田全面退出水稻种植的同时,因地制宜改种大豆、玉米、高粱、油菜、棉花、香莲等作物,目前,我市在严格管控区耕地发展旱粮生产7.3万余亩。突出“藏粮于技”,全链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开春以来,全市已投入各式农机18万台次,农机总动力88.9万千瓦,其中机耕面积35.3万亩,早稻机械育插秧16.7万亩以上。截至目前,常宁全面完成早稻育秧大田25.31万亩,已插早稻大田13.3万亩,占比52.5%。
杨洪峰要求,各级各部门思想上要认识到位。要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里关于春耕生产各项决策部署,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坚守粮食生产和耕地保护两条底线;要站在全局的战略高度,科学部署,抓实粮食生产和治理耕地抛荒工作;要以稳定增加农民收入为重要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加大扶持订单农业,形成规模效应,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和收益。任务上要理清到位。要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突出做好耕地保护,坚决治理耕地抛荒问题,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夯实粮食安全基础;要调整粮食产业结构,降低化肥用量,提高种粮效益。落实上要精准到位。要责任上肩,严格落实党政同责,加强调度分析,提高工作方法效率;要全力保障惠农政策、资金到位,降低农民种粮风险和成本;要发挥考核指挥棒的作用,从严抓好督查考核,从而推动各项工作取得成效,让老百姓获得实惠,在省里的考核中争先进位,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周泉、郭云金参加。(曾锐)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