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扎实开展“建设清廉单元,打造清廉项目”,为高标准农田建设系好“安全带”、开启“加速器”,促进大美常宁实现农业增效、农村增美、农民增收。
新一轮机构改革后,常宁把农田建设管理职能统一归口由市乡村振兴事务中心组织实施,先后出台工程建设、资金管理、监督考核、建后管护等十多项政策文件和管理制度,实现投资标准、技术路线、建设模式、项目实施、建设规范“五统一”,彻底改变“五牛治田”导致建设主体不一、投入标准较低、质量参差不齐、后期管护不到位的局面,农田建设项目工程质量事关项目建设成效,事关群众切身利益。
项目在哪里落地,监管就开展到哪里,常宁市建立贯穿初步设计、项目评审、招投标、项目施工、工程监理、竣工验收、结算评审、资金拨付、上图入库、建后管护等环节的全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在全省首次引进并实行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绩效评价第三方机构监督,项目业主单位主动接受全过程绩效评价方的监督和指导。建立由项目业主、设计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全过程绩效评价单位、乡镇村组监管员六方参与的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确保每个单项工程建设都能够达到设计标准、符合质量要求。
常宁市乡村事务中心副主任肖荣介绍:“按照藏粮于计,藏粮于地的要求总体目标,努力打造清廉机关,清廉项目建设,打造清廉机关清廉项目有利于我们的项目加强组织保障,有利于提升项目的质量,加快工程进度,有利于使项目得到安全,有利于为粮食生产真正服务。”
近年来,常宁市乡村事务中心依据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积极打造“清廉农业项目”建设,大力推进农村地区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18.68万亩,基础设施得到完善,耕地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大幅改善,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标兵县”“全省粮食生产优秀县(市)”。(李青洪)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