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常宁动态

市纪委监委:聚焦三个“深化” 护航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市纪委监委聚焦乡村振兴领域作风与腐败问题整治,以三个“深化”为着力点,推动全市监督执纪水平进一步提升,为常宁推进乡村振兴有力保驾护航。

深化建章立制,加快“全”的步伐。市纪委监委推动规章制度建设覆盖乡村振兴全领域、各环节,印发了《常宁市2022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清单》等文件,围绕“一领域一专题”治理,聚焦重点岗位、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线索,紧盯粮食购销、防返贫监测、“一卡通”项目资金等方面问题深挖细查,推动监督精准到位。并出台了中共常宁市委《关于扎实推进清廉常宁建设的实施意见》,以清廉村居建设为突破,推动乡村治理水平迈上更高台阶,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针对近几年来套取扶贫资金等重点突出问题,着力加强村级财务制度建设,督促各相关部门出台了《常宁市村集体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办法》《常宁市村级工程项目管理办法》等“四个办法”,全面填补了村级财务管理漏洞,为乡村振兴等政策资金用在民上、落在实处提供坚强有力的监督制度保障。

深化统筹协作,搭好“联”的桥梁。市纪委监委以推进治理体系改革为重点,推动“县乡村”三级统筹、“室组地”三方联动,坚持统一调度、协同运作,打通纪检监察部门内部“桥梁”,打造全市监督执纪“一盘棋”“一条心”“一股劲” 。以清廉常宁建设为契机,深入推进县、乡、村三级协同作战,健全“三级联动”监督网络,打造线索信息共享、办案资源共用、纪检监察队伍齐参与的监督执纪工作局面,如在查办扶贫领域腐败和惠农惠民补贴类案件时,通过职能部门协助提供账户流水、政策文件和数据表格等资料,有效提升案件办理质量。

同时,迅速推动室、组、地三方联动办案,统筹纪检监察室、派驻纪检监察组和乡镇纪委三方力量,聚焦乡镇监督执纪工作短板,提高办理乡村振兴领域线索的敏感性和反应力,通过片区研判,对各种线索分类采取自行承办、片区内协作办、交叉办,或提请片区间交叉办等多种方式,大幅提升了线索办理及处置效率。“室组地”联动推行至今,已结案42起,效率提升了一倍,特别是在开展“一卡通”专项治理中,查处了典型案例6件,党纪政务处分6人,追回资金32万元,退还群众资金11.47万元。

深化科技赋能,做实“新”的文章。市纪委监委坚持深化科技手段运用,加快推进纪检监察信息化建设,以科技赋能提升乡村振兴领域监督执纪质效。强化信息公开,建好广泛“情报源”,强化“互联网+监督”平台运用,加强“网上衡阳监督群”管理服务。一年来,市纪委监委在平台上处理投诉指派9条,公开状态7条,发布动态58条,填报民生资金绑定目录151个,在各监督服务群内收集群内群众反映、投诉等问题共247件,解决群众问题244件。

通过深化监督平台使用和加强群聊管理,进一步畅通了纪检监察系统与人民群众的交流渠道,以强大的信息来源,及时发现并纠正了一些乡村振兴领域的不正之风。强化监测分析,打造灵敏“报警器”,坚持深化“小微权力一点通”平台运用,全面梳理监督服务事项,形成包含村级党务、财务、“三资”等内容的“36+N”项具体清单,同时构建了数据比对预警模型,及时核查异常信息,为监督检查、政治巡察找准“靶点”,作为乡村振兴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今年来,市纪委监委在“一点通”平台上共发现问题线索218条,成功办结213条。(朱军)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