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白沙镇:代表助力拆除“空心房” 古韵小镇焕发“新容颜”

近日,白沙镇以问题为导向,以实效为标尺,努力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农村面貌不断焕发新气象,市、镇两级人大代表也积极响应并参与其中,坚持政策宣传入民心、代表引领暖民心、矛盾化解安民心,为做好空心房拆除工作、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激活乡村振兴动能贡献代表力量。

坚持政策宣讲入民心下好空心房整治“先手棋”

一是突出全面摸排。镇人大主席团组织人大代表对辖区内的废弃的危房、老旧房、废弃圈舍,开展调研2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00余条。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贯穿整治“全过程”,及时把群众诉求和反映的问题做进方案、纳入工作。二是突出精准宣传。针对辖区群众普遍存在“建新不拆旧,祖宅不可动”的思想,镇人大主席团组织党员和人大代表坚持宣传先行,通过成立204支“宣传小分队”,带头到“钉子户”家中、“空心房”拆除现场进行“直播式”宣讲,有针对性地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三是突出一户一策。在“空心房”整治推进实施前,白沙镇人大代表以问题为导向,把解决群众问题摆在首位,研究制定一户一策,提前谋划“空心房”拆除后的宅基地流转的路子,把“空心房”整治打造成重要民生实践活动。

▲人大代表参加光荣村空心房拆除屋场恳谈会

坚持代表引领暖民心立起空心房整治“风向标”

一是发挥代表垂范作用。在危旧房拆除工作中,人大代表、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长自觉带头“冲”,为全镇的危旧房屋拆除工作起到模范引领作用。仅光荣村人大代表就协助拆除空心房100余栋、拆除旱厕587个,为863户村民新建了标准化厕所,累计集约2.1万平方米的闲置土地,为33户村民集中统一规范建房。二是发挥代表创新思维。对于拆除空心房而空出宅基地,人大代表建议按照“宜耕则耕、宜建则建、宜绿则绿、宜园则园”的创新思维,将其用于复垦还耕、文体健身、基础设施建设、绿化美化等用地,为有序推进按图建房、统规建房,解决农村建房“散、乱、空”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三是发扬代表引导作用。人大代表们积极引导群众利用拆除后的土地发展“庭院经济”,用来种菜、种果树等,不断优化农村土地开发利用布局,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增添乡村振兴底色。

▲空心房拆除中

▲空心房整治后的庭院

坚持矛盾化解安民心画好空心房整治“同心圆”

一是矛盾化解责任压实到位。白沙镇人大主席团将全体代表聘任为所在村(社区)乡村振兴工作专班人员,在属地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统一组织下,积极支持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等乡村振兴具体事务。二是完善矛盾化解处置机制。白沙镇第十六届四次会议通过“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空心房整治,打造和美湾场”的决议等文件,坚持以“政府主导、群众主体、依法依规、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法保护农民权益,并且定期对矛盾纠纷进行集中梳理,防范因纠纷引发各类事件。三是坚持矛盾化解基层一线。危旧房拆除中,代表们充分发挥群众基础广泛、公道正派、有威信、号召力强等优势,主动投身基层一线,为群众热心服务、化解矛盾、排除干扰,保证了拆除工作顺利开展。

▲人大代表在拆除空心房现场化解矛盾纠纷

(王星森)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