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常宁市发展和改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2024年,发改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深化实施大抓落实工作激励措施,深入实施"八大行动"工作方案,重点推行"两重""两新"政策方针,紧密围绕"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锚定"三高四新"发展蓝图,紧盯全省"十强"目标强力推动全市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全力以赴做好"参谋助手"

一是认真编制了我市年度国民经济和计划执行报告,并上报市委相关会议、市政府相关会议、人大政协"两会"审议通过,二是充分发挥市委财经委办职能,对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及时提交审议,进一步修订完善《中共常宁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制度实施细则》《中共常宁市委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工作制度》坚持按季度做好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分析,并认真撰写经济形势运行分析报告,上报市政府分管领导,共完成经济形势分析报告期。四是牵头启动编制"十五五"规划,出台了"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召开全市"十五五"规划编制启动工作会,统筹对未来五年全市发展的科学谋划和系统部署,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履职尽责,做好"十五"规划编制前期相关工作,保证规划工作顺利开展。

(二)全力以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1、固投方面。今年以来,我每月都协同统计部门,组织科工信、农业、林业、商、住建等部门开展专项调度通过实行行业部门主导调度,乡(镇)街道配合落实,要求各单位根据各自职能,对所管辖地区的企业进行全面筛查,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催促及时入库入统。同时还组织出台了《常宁市2024年度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细则》和《常宁市2024年推进项目建设预期表》,将固定资产投资责任落地压实1-11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量完成157.1093亿元,增速为14.96%

2.规上服务业1-11月份69家规上服务企业实现营收14.84亿元,同比增长15.8%;其中33家重点行业企业实现营收5.95亿元,同比增长31.41%。总体看,营业收入稳步增长。

(三)全力以赴推动投资增效

强化争资争项力量。年初,我们研究制订了《常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前期工作管理办法》,从市政府层面成立项目前期工作专班,专门负责全市争资项目策划包装和资金争取,并引入第三方咨询机构策划包装项目,定期调度项目前期工作进度,提高争资项目质量和资金争取力度。二是落实经费保障。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从市财政预算安排1000万元,专门用于政府投资项目前期策划包装。是精心储备项目全年共策划包装"三类项目"共117个,总投资176.32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项目24个,总投资26.75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61个,总投资52.45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32个,总投资97.12亿元四是争资取得成效。截至目前,到位中央预算内资金6760万元(瑞科美公司节能降碳资金5000万元、市一中特立项目1760万元比去年增长1倍多;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两批次共通过国家发改、财政部双审核项目14个,到位地方政府债券额度17.33亿元,比去年多7.54亿元,其中:第一批专项债券用于项目建设的额度4.14亿元,争取省厅调剂衡阳市专项债券额度4亿元,到目前已完成5个项目8.14亿元的发行另外,两批次用于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项债券额度9.19亿元(用于置换隐性债务);资源枯竭城市资金1.1358亿元五是抓好"四类"项目调度。对已下达中央预算内资金、新增国债、超长期国债、地方政府专项债项目,我们每月定期调度,确保项目按期开工,项目的开工率、形象进度、投资完成率均能达到上级要求,水利国债项目6月份已全面开工建设,省市领导已多次现场调研,要求倒排工期,按时间节点尽快完成实施,常宁一中"徐特立项目"已建成使用

全力加强法治能力建设

一是强化项目招投标的监督和指导,2024年全年共依法核准各类招投标项目53个,总投资11.23亿余元,同步开展招投标领域专项整治,查处各类招投标违法行为14起,收缴罚款68.2余万元,进一步巩固了招投标专项整治成果。二是大力宣传节能低碳,大力推动社会关注和支持绿色能源发展,积极组织开展了节能宣传周"绿色转型、节能攻坚"主题活动,组织入园入企企业"上门服务"解读节能政策,发放宣传手册,提高企业对节能减排和低碳生活的认识和参与度。倡导绿色能源,推广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减少碳排放,提升环保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三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高效做好窗口服务,在高效落实"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严格执行"首位确认制"的基础上,我局创新推出股室负责人轮值制度,加强窗口政策宣传力度和办理效率,1-10月份企业投资项目备案共办理315件,(含水口山经济开发区及变更项目),合计投资金额约156亿,去年同期相比项目增加51件,总投资额增加29亿元,今年我市民间投资项目数量及投资额均量质齐升呈现回暖复苏良好态势一改近年来投资持续下滑的颓势。

(五)全力推进国防动员建设

配合上级联合兄弟县市共同完成"市带县指挥通信支援训练"工作任务,检验国动人的加撤能力、应急通信、快速机动通信能力;开展5.12全国防灾减灾日教育宣传,进行防空警报增换,完成6.23、11.1全市警报试鸣工作增强了全市人民的国防意识,提升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组织人防工程检查验收工作,验收完备人防结建式工程三处,收取了人防易地费7万余元,对欠缴的人防易地费进行催缴,追缴到位40余万元。

(六)全力保障和稳定民生实事

一是切实抓好价格监督检查工作,对全市10个监测点24个品种进行定期监测。保证我市成品粮、实用油、生猪肉收购、肉禽蛋、蔬菜、水果、能源产品价格平稳。二是积极开展价格认证和管理工作,按照国家、省、市各级价格认证工作规范和要求,认真、努力做好价格认定的各项工作,共计办理价格认定案件108件认定标的金额288.39万元,案件全部办理完成,无复核案件;其中刑事案件54件认定标的金额253.18万元;行政案件54件认定标的35.21万元。三是规范收费标准及时出台了常宁市政府定价经营服务性收费目录清单常宁市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目录清单联合出台有线电视、行政事业、公办养老收费标准;协同教育监局开展教育收费督导检查,督促学校完善收费公示制度,并对发现的收费问题下发了整改函,责令学校进行整改,保障我市春、秋季开学收费工作秩序

(六)全力做好粮食收储监管

一是落实粮食政策,调整级成品粮油储备费用补贴标准修订《常宁市粮食应急预案,在建立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及保障网点的基础上,完善粮食应急供应网点,做到乡镇全覆盖。下发常宁市2024年度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工作方案》,为全市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奠定坚实基础,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二是严格执行粮食验收及库存检查联合财政、农发行对2023年收购的临储粮进行数量和质量验收对全市政策性粮油库存企业开展安全普查,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立行立改三是完成粮食收购和处置工作年全市收购粮食38116吨,其中:县级储备粮轮换5698吨,新增5000吨临储粮早稻收购11265吨,临储粮中晚稻收购16153吨2023年收购的临储粮16099吨已全部处置。

、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回顾全年工作,经过艰苦努力,我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仍清醒认识到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为:一是经济增速步伐放缓。"十四五"《规划》提出的5大类25项指标完成情况总体趋好,但受内外环境客观因素影响,目前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消费下降、财政形势吃紧、民生领域存在短板以及创新驱动较弱已成为《规划》执行中的主要问题;二是投资形势依然低迷。政府投融资较为谨慎、拉动不足,民间投资持续观望、活力不强,投资立项同比持续滑坡,投资信心和力度不足,这也直接影响到我市固投增速等关键指标三是要素保障偏紧。全市许多企业均不同程度存在用地、资金、劳动力、环境容量、市场需求等生产要素制约,部分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较为困难,工业园区急需调规扩区及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满足入园企业需求。

、相关建议

一是紧抓"十四五"规划落实,以"十五五"规划编制为契机,本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原则,适时调整地区生产总值等部分完成压力较大的指标,适当调整转型升级、跨越发展步伐节奏,确保更符合常宁发展实际。

二是持续加强项目建设,争取一批重大项目和资金挤入国省规划的"笼子",亟需争取省、衡阳市加大对常宁山米冲抽水蓄能电站、南衡高铁过境常宁并设站、G234常宁市新河至蒲竹公路工程此类重大项目、民生工程的全方位支持力度,厚植常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后劲。

三是持续加强对全市主导产业及全产业链统筹推进力度,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发力,推动特色产业提档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有所突破。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目前处在爬坡过坎、成形蓄势最关键时期,亟需积极争取获得省市全方位支持。

2025年主要工作思路

围绕加强谋划分析,持续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是抓好经济运行监测分析。定期召开经济运行监测联席会议,加强经济运行调度,明确阶段性目标任务,分析提出短板指标攻坚举措,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二是抓好"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围绕新的发展形势、新的问题挑战,立足重大平台、重大项目、重大改革和政策,强化部门、乡镇、企业调研,明确下个五年发展目标、发展定位、发展思路,编制完成"十五五"规划纲要编制专项规划清单,加强督促协调,确保各专项规划如期完成编制。三是抓好重大战略融入工作。加强统筹,积极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前沿经济带联动发展,进一步对接协调省级规划布局,推动产业升级、项目招引等。

围绕推进项目建设,持续夯实有效投资基础

一是研判谋划做好项目储备。继续强化项目前期专班运行,做好投资预测分析等工作,编制科学合理的投资计划任务。充分发挥"前期项目推进+综合协调""双回路"闭合机制作用,实施项目计划管理,不断充实完善项目储备库,有序滚动实施,提升项目储备质量。二是协调服务做好项目管理。继续深入推进投资攻坚行动,做好重大项目落户、开工、入统、投产等环节的协调服务工作,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全力推进项目建设,聚合月度预警监测、固定资产投资考核细则等督促机制绘制项目推进计划表,开展协调对接,加快项目建设。三是积极主动争取要素支持。积极对接协调,争取将我市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工程、纳入国家及省级规划,享受政策支持做好项目包装及资料完善,进一步加大预算内资金、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债等资金的申报和争取力度,为重大项目提供要素保障。

围绕提升新质新业,持续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一是加强产业向新培育。继续做好国家、省、市各专项项目的申报,持续推进我市"两重""两新"工作和新质生产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化落实《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推动各领域牵头部门落实落地相关细则二是加快服务业跨越发展。强化政策支持,继续加大企业招引力度,积极挖掘服务业潜力企业,及时跟进新招引企业上规入库。三是加强绿色用能保障。持续推进低碳生态农场、绿色工厂创建,深化绿色低碳改革,积极推动能源设备更新、节能降碳等领域项目申报

(四)围绕深化改革创新,持续优化经济生态环境

一是进一步发挥信用信贷支持作用。常态化做好我市信用监测各项指标提升工作,迭代升级原有的信用应用场景,宣传诚信典型提升信贷服务实体经济成效二是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在我市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联席会议机制基础上,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协调、问题解决、督促落实机制,开展常态监测调度,定期分析研判,助企纾困。三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进一步推进行政审批服务提质增效,营造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加强部门协作,加强业务指导,实现审批审核效率再提升。

(五)围绕保障民生,持续发挥重点特色带动

一是压实守粮保价稳供责任,做好粮食收购和储备工作,做好日常监管工作,持续推进粮食收购服务联盟试点工作,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和收购效率,持续推进3万吨建设二是开展天然气长输管网建设,做好农本调查、价格监审,继续做好各类商品和服务价格监测和巡视工作,保持价格基本稳定。三是多元合力支持帮扶。完善易迁后续管理工作机制,切实完成重点任务、重点指标,迎接国、省检查。用好援建资金,谋实协作帮扶项目,全力保障项目建设。



常宁市发展和改革局

20241228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