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科工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今年来,在衡阳市工信局的正确领导下,我局锚定"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深入践行衡阳"制造立市、文旅兴城"发展战略,围绕"产业赋能、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发展战略,紧盯"全省经济十强"的奋斗目标,勠力同心,奋力拼搏,加速推进常宁工业高质量发展。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1、在稳定工业运行上展现新担当。我市在去年同期基数攀升、纺织化工行业增长减缓、统计评价依然不利的情况下,承压前行,1-7月份,规工总产值271.08亿元,增长21.3%;规工增加值增速11.4%,分别高于省、衡阳市平均水平3.2、4.1个百分点;工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34.1%,工业投资完成45.24亿元,增速为21.4%。

2、在优质企业培育上得到新加强。新增省专精特新企业12家、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家。今年1-7月新增规模工业企业累计申报11家,都未通过。预计上半年培育速度缓慢,我们将加大力度,积极培育。今年预计新增12家企业,争取完成目标任务。

3、在推进原地倍增上取得新成效。年初,我市就制订了《常宁市产业育新培强攻坚实施方案》,成立了工作专班。围绕"一主一特"产业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不断推进两大产业上下游企业实施产值项目"原地倍增"。在纺织服装产业方面,我们从零起步,制衣、洗水、印染、污水处理、热电联产等链条企业均已投产,集聚效应显现。金熠印染、壹陆百等企业入驻开建。目前,湘南纺织产业基地企业入驻30多家,开工建设投产见效11家。有色金属产业链上,瑞科美废旧动力蓄电池绿色回收资源循环项目正式投产,预计年产值可达10亿元;金辰新材料年产2000吨钽铌氧化物生产线项目等项目超额完成时序进度;高诺铜业二期无氧铜杆生产线已完成建设并投产。株冶有色磷酸铁锂电池88MW/163.68MWh工商业储能项目总投资2.5亿元,预计7月份建成投产。帮助金翼变更经营模式扭亏为盈,水口山有色、五矿铜业稳定增长,沿江、谷道、华兴、仓茂特、共建等企业实现扩产增效。

4、在发展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持续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不断夯实科技成果转化,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和高企培育的指导,激发企业发展活力。科技指标更加优化。其中,全市R&D投入6.93亿元;上半年申报高新技术企业13家,目前正在国家核查阶段,有效高企达到76家;组织企业开展科技成果对接活动,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达38.55亿元;企业上云109家,上平台10家;引进产业急需紧缺人才4名,培育创新创业团队1个。

5、在推进数实融合上呈现新亮点。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统筹推进两大集群和园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目前,我市已完成智能制造企业24家,智能制造生产线26个、智能工位158个。株冶有色获评湖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德邦生物等7家企业获评衡阳市基础级智能工厂。在数字转型上,推动福宏弹簧、共建新材料、德邦生物、嘉兴木业进行数字化转型贯标工作,指导企业进行数字化水平进行科学评价和认证。引导企业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5G等数字技术提升业务效率和质量的过程,实现企业业务的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在信息基础设施上,加快新基建,畅通了数字经济"大动脉",保障了网络通信畅通。上半年新建基站16座,使部分偏远地区通信困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组织四大运营商按照城市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工作要求,对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空中通信缆线进行清理整改;组织运营商圆满完成了我市2025年高考、学考、中考通信保障护航任务。

6、在助企纾困上再上新台阶。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推出"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规范入企行为,致力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营商环境,落实领导联企制度,实行一名市级领导联点一家企业的"一对一"帮扶和周调度报告汇总机制,有效推进助企纾困解难工作。加快实施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中小企业的培育壮大、智改数转网联和科技创新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出台《2025年助企惠企十件实事》,从用地、用工、资金、手续办理等方面全面支持,通过解决"一件事"、做到破解"一类事",切实帮助企业降本减负,提升经营效益。今年,人民日报、央广网、湖南日报、省政府工作专报、湖南工信等媒介宣传推介我市原地倍增、产业链建设、经济增长、助企惠企、企业清欠等工作做法。

7、在筑牢底线工作上探索新路子。一是全力做实生态环保工作。为进一步强化企业环境保护的主体责任,我局编制了环境保护和产业政策法规宣传手册,向全市规上工业企业进行发放和宣传,从而增强了企业的环保自主意识。二是坚决夯实安全生产。局里成立五个安全生产监管小组,由局班子成员带队,对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行全覆盖,每个季度到企业检查督促安全生产工作,举行了全国安全生产活动咨询月,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对全市规上企业安全宣传和安全指导65余次。

二、存在的问题

1、面临工业增长乏力的困境。一是部分重点行业增长乏力。受全球经济复苏不及预期影响,化工行业增长放缓;轻工纺织受美关税政策影响订单量下降;高诺一直处于断断续续生产,产值不稳定;玉兔4月中旬复产,又因融资问题5月停产;金翼第二条生产线正在技改最早本月底才能恢复正常生产。二是统计审核形势严峻。我市工业产值受行业增加值率下降及价格指数上扬的影响,产值增速与规工增加值增速倒挂13个点,出现产值突破历史新高但贡献率不高的现象,今年统计审核超历史的严格,被强审企业通过率低,导致产值无法应统尽统,制约了产业链发展。

2、面临工业转型升级的困境。一是"智赋万企"成效还不明显。我市大部分企业在智改数转网联、发展新质生产力等方面还不主动、不会转不想转,造成我市传统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精"。二是创"三品"意识还不够。目前我市企业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方面意识还不够,造成我市工业产品多而不优、优而无名。三是发展要素保障偏紧。由于我市冶炼化工企业多,相对其他地区需要能耗指标和环境容量更多,造成我市很多企业一些原地倍增项目不能上马。

3、面临发展动能不足的困境。一是面临融资难的困境。企业到银行融资的"通道"和"过桥"等中间业务环节过多,增加了融资成本。为了生存只能向民间借贷,容易造成金融风险的发生。二是面临用工难的困境。我市劳动密集型企业都普遍存在招工难的困境,目前我市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已经出现入驻企业招工难现象,无法满负荷生产,极大制约了产业发展。

三、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锚定目标,攻坚克难,坚持以争创省产业育新培强优异单位为目标,强化工作统筹和责任下沉,全力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1、狠抓工业强支撑。要聚焦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结合"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科学谋划好"十五五"科技、工信专项规划。要全力稳住工业经济增长基本盘。重点掌握亿元以上重点企业和原地倍增企业的发展情况分析,做到应报尽报。根据今年衡阳市8%的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目标,据测算,全年工业产值增速要达22%才能完成既定目标。下步,我们继续对照目标,强化工作统筹和责任下沉,抓准差距,补齐短板,精准施策,力求朝年度目标迈进。

2、聚焦培育新动能。一是抓新建新投促增。围绕可持续发展抓工业经济,深入开展原地倍增和招商新增工作。推动高诺、瑞科美、纺织企业尽快增产增效,加快玉兔的复产和金翼第二条生产线、金辰钽铌、金熠印染、哈爵摩托等一批新招商企业的投产达效,推动金翼二期、沿江二期、福宏弹簧搬迁、荣诚成品鞋、喜宝鞋业等项目的建设见效。进一步摸排和帮扶,争取一批企业入规纳统。二是抓重点产业强基。全力推进湘南纺织产业基地签约企业入园投产,大力引进工艺先进、带动能力强的"链核"企业,尽快形成纺织服装全产业链生产格局。努力争取铜铅锌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和牛仔服饰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3、数智赋能提质效。一是加快数实融合。深入实施"智赋万企"行动,统筹推进两大集群和园区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推动水口山经开区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探索共享制造模式,实施园区整体数字化改造,打造智慧园区,争创国家级经开区。推动企业加快智改数转网联步伐,打造一批国家卓越级智能工厂、智能制造示范企业(车间、工位)、两化融合贯标示范企业、工业互联网平台、数字新基建标志性项目、"5G+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将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二是深化绿色发展。加快工业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改造提升我市传统产业,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建立健全产能退出机制。加快构建固体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推动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范发展,推进水口山大宗固废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培育有竞争力的绿色低碳企业。

4、精准服务稳增长。一是在工作上求实求效。深入分析研判,调整优化产值结构,统筹推进纺织企业、农业企业产值稳步增长,指导企业合理报数、完善台账,协助统计做好企业统计财务报表,联合税务做好企业报税工作,做到应统尽统、科学入统。二是在服务上用情用心。优化企业服务,切实落实助企惠企10件实事,针对项目建设速度不快等问题,梳理出一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由市委、市政府领导牵头,明确责任分工,联系企业做好跟踪服务,加快项目建设和投产达效。建议落实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及时兑付上级奖补资金,推动闲置低效工业用地盘活工作,激励引导企业支持企业创新发展、数智赋能、三品建设等,支持企业做大做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