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2023年林业工作要点

 

根据中央、省、衡阳市和市关于林业工作的决策部署,结合林业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湖南工作与林业工作的重要讲话及批示精神,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和大局,以“建设生态强市,加快建成中国油茶产业第一市”为工作目标,以全面推行林长制为抓手,以科学绿化为引领,以林业项目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着力在国土绿化美化、资源保护管理、林业产业发展上下功夫,全面提升生态质量,为常宁奋力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加快迈进全国经济“百强”的实践贡献林业力量。

二、目标任务

完成营造林 2.04万亩(其中人工造林1.16 万亩以上、森林抚育0.88万亩);森林覆盖率稳定率达100%;森林蓄积量增长率达到3.5%以上;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90%以上;森林督查问题整改到位率达 90%以上;全面完成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年度整改工作任务;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稳定在4583.02公顷以上,湿地保护率稳定在70%以上;完成油茶新造2.5万亩、低产林改造5.7万亩,茶油生产加工小作坊升级改造10家以上;确保不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 国家规定的指标以下,无公害防治率90%以上,松材线虫病防控实现枯死松树数量、疫情发生面积、疫情小班三下降目标;争取中央、省市项目资金同比增长8%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1、加强政治建设。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引导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切实强化党员教育监督管理,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推动党员志愿服务常态化、制度化,巩固“衡阳群众”品牌成果;坚决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定期分析研判意识形态工作,加强对网站、“两微一端”等意识形态阵地的建设管理,切实维护林业领域意识形态安全。

2、加强队伍建设。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着力打造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实、形象正的林业干部队伍;加强教育培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打造专业化林业队伍;开展“结对子,传帮带”活动,将优良传统师徒文化和青年干部培训相结合,采取“老师自愿报名、师徒双向选择、党组指导把关”的方式,抓好中青年干部的培养,提升中青年干部的综合素质。

3、加强作风建设。以全面从严治党为引领,以清廉林业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夯实工作作风,做到重视抓落实,勇于抓落实,善于抓落实;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驰而不息纠治“四风”;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加强对  重点民生实事和各项惠民便民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制  定各种制度,从源头上防范各类廉政风险;开展廉政教育,教育  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营造清廉林业的良好氛围。

4、加强制度建设。推行标准化管理,建立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财、管物;严格实行目标管理和绩效考核,形成科学合理的工作考核奖惩机制,激发林业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潜能。

二、加快推进国土绿化

5、科学开展国土绿化。牢牢把握国土绿化这一主业,在扩大绿量、提高绿质、增强绿效上下功夫。严格实行造林绿化落地上图,认真实施森林质量精准提升、封山育林、石漠化治理等重点工程,高质量完成国土绿化任务。扎实推进通道绿化三年行动,2023年完成公路绿化615公里,其中绿化增量提质520公里,新造95公里。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采用多样化的乡土树种进行绿化,因地制宜,宜造则造、宜封则封。积极开展新一轮森林乡村(乡村绿化)创建工作,为乡村振兴注入林业动力。

6、积极创建森林城市。启动森林城市创建工作,申请通过“省级森林城市”创建备案,编制《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制定工作方案,有序开展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7、深入开展义务植树。创新义务植树形式,推进林木和绿地认建认养、“互联网+”等义务植树模式,拓展公民义务植树尽责形式。在全市范围内建设 1个以上传统或“互联网+”义务植树基地,推动形成全民参与国土绿化新格局,确保义务植树尽责率达到 85%以上。

8、扎实做好古树保护。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全面落实古树名木的保护责任,切实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古树名木保护机制;加强综合协调和技术指导,全面落实古树名木“一树一策”保护工作,对濒危古树名木开展抢救复壮保护。

三、全面加强资源保护

9、加强森林资源管理。推进“智慧管林”进程,深入整合现有林业数据库和信息系统,大力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对林业资源开展动态监管、数据收集和常态巡护,构建全天候、全覆盖的林业智能管理体系;做好 2022 年林草湿荒管理“一张图”年度更新、全市油茶细化种植调查与分析评价工作,建立森林资源动态管理机制;高质量完成新一轮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编制(2021-2035),推进天然林和公益林保护建设,确保公益林、天然林管护和资金发放到位率达 100%;规范林木采伐管理,引导森林资源有序利用;巩固森林督查工作成果,开展问题整改“回头看”,确保 2022 年森林督查问题整改到位率达 90%以上。

10、加强自然保护地保护。加强全市自然保护地管理,开展多种形式的自然保护地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保护意识。加大巡查巡护、监测监管力度,强化自然保护地生态环境问题整治,切实抓好国省遥感监测、上级交办、信访等反馈指出问题的整改工作,重点排击非法采石采砂、乱捕滥猎野生动植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非法开发建设等活动,确保限期整改到位和及时销号。大力推进自然保护地的科技监测评估,积极开展自然生态系统、自然景观、自然遗迹、生物多样性和和人类活动的监测,做好保护地评估考核工作。大力建设小微湿地,确保全市受保护湿地面积稳定在4583.02公顷以上,湿地保护率保持在 74%以上。

11、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扎实开展第二轮中央环境保护督查关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的整改;做好生物多样性资源调查工作,加强生物多样性监测、调查、评估等基础性工作,逐步建立全市生物多样性数据库;严厉打击乱捕滥猎现象,取缔一切非法经营、繁育野生动物行为;加强对养殖场、农贸市场、餐馆饭店、网络销售平台等场所的巡查,依法从重处罚非法销售交易野生动物的行为,斩断违法利益链条;持续做好野生动物疫情监测信息报送工作,切实维护生物和生态安全。

四、不断提升防控能力

12、抓严森林防火。持续推进森林防火“三大一基础”专项行动,扎实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月主题活动,提高全民防火意识;组织对基层护林人员开展防火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加强局森林防火分队培训演练,提升防火处置能力。加大投入,建设森林防火视频监测预警系统。联合应急、公安、农业等部门开展打击野外违规用火专项行动,持续推进防火码深化应用,切实加强火灾源头管控;认真组织实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项目,提升森林防火综合防控和早期处理能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按照生物防火林带规划,结合油茶造林、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项目,“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加速推进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尽快形成网格化阻隔体系。在重点林区适宜地段建设消防蓄水池,为水灭火创造条件。

13、抓实生物防控。抓好林业植物产地检疫、调运检疫和复检工作;做好马尾松毛虫、竹蝗、油茶病虫害等常发性病虫害的防治工作;组织实施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五年攻坚行动和疫木检疫执法专项行动,全面完成年度枯死松树除治任务,查处违法收购、加工、经营、使用松疫木行为,做好外来入侵物种和林业有害生物调查,实现枯死松树数量、疫情发生面积、疫情小班三下降目标。

14、抓牢安全生产。健全完善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出台问题隐患交办制度、清单制度、督查督办制度、约谈问责制度、“一票否决”制度、值班值守制度,全面压实属地管理责任、业主主体责任和部门监管责任,确保林业系统和林业行业安全稳定。

五、着力提升产业水平

15、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完善油茶产业发展政策支撑体系,不断扩大油茶种植规模,狠抓低产林改造增效,完成油茶新造2.5万亩,油茶低改5.7万亩。开展油茶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水肥一体化示范点1.5万亩。全面推进茶油小作坊改造10家。提升产能,持续拓展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提升质量,强化科技支撑力度,推进油茶全产业链技术创新,抓好茶油小作坊升级改造,提高油茶种植、生产、加工的标准化水平,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提升品牌,加大“常宁茶油”公用品牌宣传推广力度,完成常宁茶油地方标准修订,开展年度森林认证评审。制订常宁油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使用管理办法,规范商标使用行为。积极申报常宁茶油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示范区项目。不断拓展油茶产品“互联网+”交易,拓宽油茶产品营销渠道;支持市油茶产业协会开展技术培训、行业监督、平台搭建、品牌营销等工作,发挥好行业服务、合作、协调、自律等作用。

16、大力发展花卉苗木。扶持一批花木培育基地,逐步实现花木产业专业化、特色化;培育1-2个花木龙头企业,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抓好油茶育苗基地建设,加强苗木培育技术指导,强化种苗质量监管,严格市场准入,苗批合格率 100%。建立林木种苗使用质量溯源制度,林业工程造林项目主要造林苗木要“三证一签”齐全并建立台帐,确保主要造林树种良种使用率达90%。抓好省级重点湿地松良种基地采种基地和油茶良种采穗圃的建设管理。

17、大力发展竹木产业。培育 1-2 家竹木产业龙头企业,争取省级竹木加工项目 1个以上,力争竹木产业产值达到 1000万元。

18、大力发展林下经济。重点培育油茶林下种植中药材、养殖鸡等林下经济发展,打造“中药材”、“茶山飞鸡”等一批林下经济品牌,形成品牌和产业链;开展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监测和林下经济发展情况调研,力争新评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1家。

19、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整合优化森林旅游资源,加大财政投入,鼓励和支持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对景区进行生态修复和改造,提升林相结构,完善基础设施,重点打造中国印山、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大义山景区、天湖湿地公园等生态旅游品牌。加快推进国家森林康养基地(第一批)天堂山国家森林公园方家桥森林康养基地建设。

六、持续深化林业改革

20、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强化乡镇党委政府落实林长制工作的责任,将林长制工作纳入市委、市政府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力争设立经编办下文的乡镇林长制工作机构,加挂林业工作站牌子,定编3-5人。着力推进各级林长办工作经费、护林员日常巡林等工作的落实;压实各级林长责任,不断夯实“一长四员”网格化管护体系,建立党政同责、属地负责、部门协同、全域覆盖的长效机制,组织各级林长开展常态化巡林,着力提升林业资源监管水平。 

21、持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大集体林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力度,探索推进集体林地“三权分置”运行机制,规范林地经营流转管理和服务,指导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权流转按照分级管理、应进必进的原则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进行交易;培育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加大对家庭林场和国家级、省级林业合作社、示范社的支持力度。做好林业保险和油茶林保险试点工作。

22、提升政务服务水平。持续深化林业“放管服”改革,精简优化行政许可事项,继续扩大“一件事一次办”业务覆盖范围,积极开展行政审批业务培训,提升全市林业系统行政审批人员业务水平,实现全部林业行政审批事项“一件事一次办”目标,确保行政许可事项办结率、办件及时率、群众满意率均达 100%。

23、扎实推进依法治林。进一步落实行政权力清单、行政责任清单事项,严格依法行政、履职尽责;加强对林业政策法规的宣传和贯彻,深化林业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完善林业综合执法队伍,探索委托乡镇行使部分林业行政执法权、联合执法,形成执法合力,加强执法监督,不断提升林业执法质量和水平。

24、全面助力乡村振兴。持续推进油茶、林下经济等特色基地建设,强化林业产业和就业扶持。严格落实天然林保护和公益林补偿等林业惠民政策,促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七、强化林业支撑保障

25、夯实项目支撑。紧紧围绕林长制、国土绿化、天然林保护修复、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林业产业发展、林业防灾减灾等重点工作,加强与省局、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对接衔接,积极争取国、省、市项目资金1亿元以上,切实加大对林业工作的投入;积极争取湘中地区紫色页岩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和中央财政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的落实落地。

26、夯实科技支撑。加速林业科技成果转化,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等适用的新成果新技术。加强林业科技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林业科技特派员帮扶、送科技下乡等行动,强化业务知识培训,提高干部职工科技服务林业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林业科学发展。加强林业科技推广项目管理,开展油茶本土优良寒露籽品种选育、配套丰产栽培技术研究等科研课题研究。

27、营造发展氛围。将宣传工作与业务工作同安排、同部署、同推进,制定出台林业宣传工作方案,与国省媒体、党报党刊建立合作机制,以“植树节”、“世界湿地日”、“爱鸟周”、“世  界野生动植物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等重要活动节日为载体,针对林业工作的重点,开展专题宣传,及时、准确宣传生态建设 成效,营造全民投身林业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