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民政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

及下半年工作安排


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兜底保障作用,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2020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抗击疫情"五字战法"有成效

在疫情防控中,常宁市民政局实行"快、实、全、乐、严"的"五字"战法,坚决守护民政阵地,"一老一小"等民政领域成为让领导放心、人民满意的净土。"快"字诀:快速反应、超前谋划。"实"字诀:出实招、求实效。"全"字诀:全面安排、全程督战。"乐"字诀:老有所乐、乐在其中。"严"字诀:最严要求、严守阵地。后疫情时期,常宁民政人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推进五化民政建设,形势良好。我局疫情防控得到了衡阳市副市长杨龙金、衡阳市民政局领导的高度评价,涌现以刘新华同志为首的一大批抗疫先进人物。

(二)党建和创文工作有创新突破

我局坚持以党建引领各项工作,牢记民政人的初心使命,以"党建引领"推动所有工作,让党建正能量发挥内生驱动力,助力脱贫攻坚和实现全面小康,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文明单位、文明城市创建,推进我市争创省级五化民政建设。党建阵地特别是局机关党建活动室、宣传阵地进一步加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先后成立了抗疫党员先锋队、创文创卫先锋队、创文创卫劝导队,积极深入民政一线,开展多个抗疫主题党日活动,如"捐热血、战疫情"活动、"捐款助战疫"、"学雷锋、爱宜城"、"双推进 当先锋"等活动。将白水岩园艺场更名为"初心园",作为"党建+"民政物资生产加工基地,生机盎然、初具规模,可在7月正式开园,让这个培养了许多优秀民政干部、凝聚了民政人初心使命和"孺子牛"情怀的精神地标重焕光彩。这一党建+基地创新,已得到省民政厅、衡阳市组织部、我市组织部等领导的肯定。积极争创衡阳市三星级文明单位,参与争创省级文明城市活动,文明卫生行为内化为日常习惯,民政人积极排练"五化民政三句半"和红色经典文化节目。我局文明创建做法、《民政文明手册》、创文新闻宣传均得到宣传部的肯定。党建正能量、文明之风和民政文化深入人心,涌现了一大批干事创业的典型和模范。

(三)民政工作推进有序有力

2020年,市政府成立了常宁市五化民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出台《常宁市五化民政实施方案》,建立了常宁市五化民政建设联席会议机制,多次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民政工作,4月8日,我市召开了高规格的民政工作会议,我市五化民政建设各项工作已全面有序开展。总体思路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落实中央、省市有关民生民政决策部署,以"五化民政建设"为统揽,推进"五四三"工程(五化:人本化、法治化、标准化、信息化、社会化,四讲:讲政治、讲团结、讲奉献、讲业绩,三板:稳底板、补短板、树样板),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争创省级五化民政先进单位。

一是坚决打赢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战。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民政会议要求,扎实做好全市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摸清"四类对象"(在保对象、易返贫对象、边缘困难群体、突发临时困难群体)底数,应兜尽兜、分类保障。对兜底保障的1.4万余人,按照"村级评议、乡镇审核、民政局审批"的流程,到5月底,做到应保尽保、应兜尽兜,进一步完善一户一档资料,及时将返贫对象按规定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加强结对帮扶和民政行业扶贫"三落实",尤其是对特殊困难群体的关爱帮扶,严格落实"单人保"政策,做到应保尽保,联合建立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救助帮扶长效机制。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广泛参与脱贫攻坚,继续组织实施"万家社会组织进千村帮万户"活动和"五个专项行动"。认真做好省、衡阳市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救助标准每人每年分别提高到7200元、4800元,残疾人"两项补贴"每人每月每项65元,特困供养分散、集中的救助标准每人每月分别提高到520元和780元,力争失能半失能特困供养人员入院率100%,其护理费每月分别按407元、203元标准发放。

二是开展兜底保障系列活动。1.在全市乡镇开展了"一季一专题"社会救助兜底保障专项治理问题整改落实情况"回头看"活动。由民政局和纪委驻人大机关纪检监察组联合组织核查。建立问题台帐,明确责任任务,夯实整改措施,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全市累计清退不符合条件的农村低保对象439户、1149人,累计新纳入低保范围505户、1060人,查处各类违规问题36起、处理11人。2.聚焦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抓整改。举全局之力,抽调70名业务骨干,集中5天时间对挂牌督战村的脱贫攻坚"三落实"问题按照"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和程序开展拉网式全覆盖排查,确保民政行业脱贫攻坚问题"清零",问题清单逐笔销号。3.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一户一档"资料。集中一个月时间,组织全局相关工作人员,对全市低保对象档案进行全面清理,印制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对象审核审批专用表格,实行规范化管理。4.建设了我市信息化核对系统,与省级平台上下互通,集成本级不动产、公积金、财政供养、死亡人员、大型农机具、社保、工商、税务、车辆、残疾人、危房改造、廉租房、建设用地、涉农补贴、教育助学等数据,提供救助信息查询,方便领导决策,防止"漏评漏保""重复救助""过度救助""救助不足"等现象。全市现有城市低保对象3528户4254人,农村低保对象10933户20377人,特困供养对象5369人,均录入省核对信息系统,截止6月中旬已完成核对51%,预计6月底复核率达100%。将探索推进本级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建设申报了创新实验课题,已与湖南九华软件公司签约,进入了开发建设阶段。

三是扎实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建设。1.落实《常宁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把养老服务列入基本民生服务保障,加快建设包括养老在内的民政综合信息平台;推进民政社会福利中心和洋泉、三角塘、罗桥、柏坊4个区域性敬老院的建设。做好养老机构的抗疫和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抓好涉及养老机构的非法集资问题摸底排查、消防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改,守住养老机构的安全底线;稳妥推进宜潭、水口山、官岭、烟洲等公办敬老院空置床位的社会化开放试点,引导各乡镇至少新建1个村级民办养老院;扶持2个民办养老机构品牌,新增1000张养老床位。开展敬老院提质升级三年行动,养老机构全年开展1—2次老年人能力评估,组织104名护理人员在线职业能力培训与92人资格考证。在敬老院推行院务经济发展"六个一"、精神文化建设"七个一"、老年活动 "八个一"。积极探索分散特困供养人员村级小集中模式,分别得到省民政厅陈慈英副厅长和养老处领导的肯定。2.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政策,4-5月对所有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及留守儿童进行了全面排查,一户一户走访,全面澄清了底子,并把政策落实到位。进一步完善村级儿童之家设备设施,继续开展示范创建工作,每个乡镇至少创建1个省级示范性儿童之家,50%的乡镇已完成。常宁市儿童福利院(新院)是经我市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多次专题研究决定建设的重点民政基础设施项目,是衡阳市唯一一家专门以收养孤残、遗弃儿童的社会福利事业单位。今年正在申报"新增4类中央投资项目"、"全省儿童福利类工作创新实践试点"。

四是指导基层民主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落实省民政厅17号文件精神,做好基层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将新时代30多项业务整合进村(社区)综合服务平台,建成高效优质融合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服务枢纽。已完成25个社区和131个村级办事服务大厅(一门式)服务标识的打造。指导易地搬迁的新社区做好社区治理与文化建设,规范城市和谐社区、农村幸福社区示范创建,探索居委会、业主委员会、物业公司"三位一体"工作模式。做好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村(居)规民约修订工作,确保100%全覆盖,组织开展全市优秀村(居)规民约宣传、评选和表彰活动。继续做好城乡社区治理创新实验区项目,依法厘清乡镇(街道)、村(居)民委员会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权责边界,如期如质完成各项实验任务。

五是加强民政专项社会事务管理。1.开展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专题教育,引导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深化"万家社会组织进千村帮万户"活动,继续推进"十百千"示范性社会组织创建,完成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任务。2.做好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构的登记管理和执法监督,完成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任务,民政权限事项33项进驻政务服务中心办公,提升"一件事一次办"效能,上半年共受理民间组织登记业务47笔,完成民间组织年检136个,进行婚姻登记业务4590对(其中:结婚2822对、离婚646对、补办结婚证1100对、补办离婚证22对),办理孤儿证1个,月平均业务量660余笔。3.区划地名方面,曲潭街道获省里批复、6月正式挂牌成立,常宁市地名《图》《录》《典》《志》《故事》完成校审,并报上级审核和承印出版;建立国家地名信息库和省级区划地名管理服务平台信息数据的更新上报机制,完成年度更新上报任务,做好县级界线的联检,深化平安边界创建,保障边界地区和谐稳定。4.殡改方面,通过抓宣传、抓执法、抓设施建设,全力推动殡葬改革工作。申报3处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督促每个乡镇打造集中治丧场所,方便并规范群众治丧。清明节出动宣传车、腰鼓队,发放3万份宣传单、城区街道横幅120条,利用展板、展报、电视新闻、村村响等多渠道的宣传推进殡葬改革工作,采取积极劝导、主动服务与严厉打击相结合,出现一起打击一起,引导群众在指定地点举行祭祀仪式。5.采取"自愿救助"和"24小时巡街、积极救助"相结合,上半年累计救助流浪乞讨人员585人次,对救治安置在衡阳市民政医院的13人进行了不定期回访关爱和端午节慰问。

六是推进慈善和社工事业发展。1.做好慈善事业。上半年共募集慈善资金77万元,支出147.5万元(其中扶贫105.6万元,抗疫29.5万元,临时性救助12.4万元),受益1092人次,募集物资价值134.9万元,均用于抗疫工作;策划常宁首届慈善专题文艺活动,做好"慈善+文化+艺术+企业+商会"的融合,已做好策划方案和前期筹备。继续建设运营好社区慈善超市,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和"互联网+慈善"项目,聚集社会力量精准慈善捐助。2.抓好彩票发行。拟定5000万元的任务,为常宁民政福利事业筹集资金,建设"公益、绿色、健康"福彩,计划在中秋国庆期间开展户外大卖场促销,力争完成1500万元任务,想方设法增加福彩站点建设,力争福彩站在乡镇全覆盖。3.创好社工品牌。实施社会工作者职业考试和评审,组织了187人报考,制定社会工作专业人才激励措施,加强社工专业培训与监管,规范乡镇社工站服务,打造2个品牌社工项目。

七是积极争资跑项。3月份,我市民政系统48名同志奋战5个日夜,包装申报民政项目46个、总投资约2.5亿元;对革命老区振兴"十四五"规划进行前期研究,重点申报民政6大项目,涉及总投资90亿元。通过10多次向省厅争取,已同意给我市增加2000万元的民政专项资金。

信访、安全生产、老区、工会、妇联、外宣等其它民政工作也有效推进并取得相应成效。

二、问题与困难

虽然取得以上一些成绩,民政工作当前比较平稳,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是存在不足和短板。

一是民政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建设问题项目包括社会福利院、中心敬老院、老年养护中心、儿童院、救助站、未成年人保护中心等6个子项目,预算总投资8000万元,选址三角塘镇瑶塘村,总占地面积85.58亩,建筑面积49596平方米。2015年3月启动立项,前期筹建一直由我局负责,后划归城乡投资公司建设,今年再回归我局。前期争资1670万元,今年又从省厅争取了2000万元,但所需资金缺口仍较大,加之项目还没真正移交我局,8月份开工较难。

二是几个区域性敬老院建设推动缓慢。今年建设的洋泉、三角塘、罗桥、柏坊4个区域性敬老院项目,虽然已经列入计划和年度任务,但目前进展缓慢,一是所在的镇党委政府积极性不足,二是资金筹集困难。

三是儿童之家与民政救助资金不足。我市408个儿童之家已在2019年全部挂牌,今年要继续建设和规范化常态化运作,但除民政部门拨付少量资金外,我市乡镇对基层儿童之家建设硬件、软件方面投入很少,未来常态化运转经费更没着落。民政各类特殊群体突出,如艾滋病患者、孤残留守儿童、临时受灾户等都需要进行救助,但对这部分群体的救助经费本级财政几乎没有预算安排。

四是殡改事业推动难度较大。其它各县区的殡仪馆均收回由民政局直接管理,而我市殡仪馆由宝福园公司承包经营(合同期50年),导致我市火化率低,监管较难;我市没有成立殡改联合执法机构,殡改执法合力不强;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市推动更是困难重重。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还请市委、政府领导给予重视支持,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三、下半年工作安排

继续推进我市省级五化民政建设,坚持党建引领,抓好落实民政五四三工程,稳固底板、补齐短板、多树样板。

一)以"三社"建设为重点,提升基层社会治理水平。深入推进基层社会组织建设,改革社会组织管理体制,激发社会组织活力。一是加强民政和社工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党员干部队伍思想政治素质,造就一支"信仰高尚、信念坚定、纪律严明、勇于担当"的学习型服务型民政队伍。加强党建工作和党建引领,局系统党员干部和社工要以 "寻初心、守初心、践初心"主题和建党99周年系列活动为契机,真正落实"做民政人、干民政事、解群众难",鼓励并组织好干部职工参加社会工作国家职业水平考试,全面加强民政社工队伍建设、提高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和综合素质。二是加强社区建设。在组织部牵头和支持下,继续抓好村社区基层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确保到12月底全市各村、社区都能开展"一门式"受理、"一站式"服务。加大对社区服务项目的培育和指导,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拓展社区服务领域、强化特色服务,形成公共服务、志愿互助服务、市场化服务协调发展的社区服务体系,继续开展社区治理创新实验项目,力争圆满完成工作任务。三是加强社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当前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建设工作规划、工作目标和工作要求,不断提高社会组织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充分发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功能,培育、孵化一批公益类的民间组织,进一步加强社会组织交流、培训、服务和指导。

(二)以核对平台建设为重点,提升社会助水平。深化完善城乡一体社会救助体系,全面推进社会救助法制化、规范化建设,不断提高困难群众生活质量。一是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工作。本级核对信息平台尽快建成和投入使用,进一步加强数据采集和部门衔接,争取与公安、工商、税务、银行等部门出台建立长效数据共享机制。对全市低保、重残、临时救助等救助对象100%开展家庭经济状况核对,对新审批的低保、重残对象实行经济状况核对准入制,有效解决居民家庭收入核实难、社会救助实施过程的公平性和公正性难以得到保障等问题。二是狠抓低保规范审批和回头看。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文件精神,全面实施低保规范化审批和管理,持续开展扶贫和低保质量"回头看"活动,进一步完善各类对象动态管理,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三是是加大临时救助工作力度。积极争取和安排临时救助资金不低于人均3元,大力宣传临时救助政策,对困难群众面临的各种突发性、阶段性因开展有效救助,基本做到社会化打卡发放,缓解低收入群众各种突发性阶段性困难。

(三)以基层基础建设为重点,提升社会事务服务水平。按照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依法行政,优化服务。一是加强服务窗口管理。开展婚姻登记3A等级创建工作,切实完善配套功能,实现登记、发证、婚教一体化服务;依法开展社会组织行政审批、收养登记等,维护儿童合法权益;组织好慈善文化晚会和彩票大卖场,将募集的资金用于"两个一百"支助困难学生和困难家庭。二是规范区划地名工作。按照地名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我市的地名工作进行整顿和规范使用;强化地名服务功能,做好地名数据转化和应用,完善地名网站;完成常宁市地名《图》《录》《典》《志》《故事》的出版。三是推进殡葬管理。推动全市党员干部带头文明节俭办丧事,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推行生态葬法和惠民殡葬、殡葬基本服务等政策;完成官岭镇虾塘村等几个乡镇的农村公益性墓地建设。

(四)以"一老一小"服务为重点,提升社会福利水平。一是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城乡社区200个居家养老服务点建设,达到覆盖率50%的目标,形成市、乡、村三级养老体系和多元化养老产业投入的格局,总结常宁模式经验;加大对养老机构的指导监管力度,建立防患火灾、安全生产、非法集资等风险在内的综合监管机制;按计划推动有关敬老院提质升级,加大养老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和队伍建设。二是推进儿童、养老、助残事业发展。继续做好儿童之家的规范化建设与服务,压实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工作,强化督导,落实孤残儿童基本生活费自然增长,开展"敬老文明号"和"敬老月"活动,推动孝文化进学校、进社区、进家庭的"三进"活动,进一步营造孝亲敬老的社会氛围。

完成市委、政府和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常宁市民政局

2020年6月25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