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常宁市救助管理站

2024年7月10日


2024年,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市救助管理紧紧围绕年初各项工作目标,全站上下齐心协力,较好地完成了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各项工作。截止6月30日,通过开展各种巡查、"6. 19"宣传开放日、"夏季送清凉"、"寒冬送温暖"专项救助行动,共救助生活无着人员68人次,切实保障了流浪乞讨人员的各项权益,有效维护了社会和谐稳定。主要做了以下工作,现报告如下:

一、受助人员在站服务管理情况

(一)站内照料情况。每月不定时开展对临时安置点住房、用水、用电、用气等安全工作进行检查,建立问题台账;定期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消防知识培训;不定时调阅远程视频监控,对值班在岗情况、住处安全卫生情况进行突击检查,切实保证站内受助人员生活、身体绝对安全。

(二)滞留人员救助寻亲工作情况。对一时无法确认身份的流浪乞讨人员,持续开展"大爱寻亲、温暖回家"主题寻亲活动,成立了专门的寻亲队伍,对新增受助人员经快速查询机制无法查明身份信息的,全部按规定程序及时推送至全国救助寻亲网,针对滞留10天以上无法查明身份信息人员均采集了DNA、并由公安部门开展了人脸比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受助人员的核查及寻亲力度,不断扩宽寻亲覆盖面。2024年上半年通过"人像比对"的方式成功寻亲4人,并护送回乡,站内无长期滞留人员。

二、各项工作开展情况

(一)持续开展救助巡查。建立健全了救助管理协同机制,加强与公安、卫健、城管等部门的密切联系,充分发挥联动排查机制,有效扩大救助对象搜寻范围,共同做好流浪乞讨人员巡查和救助的工作。结合我市实际,扎实开展了"6.19"流浪乞讨救助管理工作宣传日活动,以"寒冬送暖"、"夏季送清凉"专项活动为主体,以日常巡查、应急救助为辅助的主动救助机制,加大主动救助频率,做到主动救助常态化。

(二)强化救助管理系统信息录入。不断完善救助机构管理信息系统对流浪乞讨受助人员的身份信息、救助原因、身体状况、入站时间、发放物品次数、救助次数、救助天数、离站时间等信息的录入工作,确保受助人员信息数据录入及时、全面、准确。

(三)积极推进源头有效治理。建立易走失人员信息库,加强易走失人员信息回访跟踪力度,积极做好定期回访工作,了解救助人员目前状况或存在困难,及时协调相关部门,帮其解决,并填写回访记录表。同时,要求各乡镇定期对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智力残疾人员、受助返乡流浪乞讨人员及其家庭开展摸底排查,健全完善"易流浪走失人员信息库",扎实做好源头预防工作。

(四)持续抓好业务培训。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救助管理工作重要决策部署,强化业务知识培训,强化安全管理培训,提高应急能力,牢固树立"依法救助、标准服务、安全管理"的思想,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让全体救助工作人员掌握安全防范的基本常识,提高突发事件应对处置能力,消除一切隐患,杜绝安全责任事故的发生,加强安全管理教育,强化救助工作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掌握正确规避风险的方法,提高救助管理机构安全防范水平和自防自救能力,确保救助管理工作健康有序进行,提升救助服务水平、提升救助管理干部队伍素质。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推进救助管理站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救助管理站建设,完善好救助站相关设施,进一步改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体系。

(二)加强流浪乞讨人员身份查询工作及源头治理。积极配合公安机关对无法提供个人信息的受助人员根据指纹、人像对比、快速查询、加大源头治理救助工作。

(三)持续开展街面巡查和综合治理行动。加大街面巡查,持续开展"寒冬送温暖、夏季送清凉"等专项救助活动。

(四)积极开展落户安置行动及站内照料。对滞留我站长达三个月无法查明身份的救助人员,做好落户安置工作,做好站内救助人员照料服务工作。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