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常宁民政工作要点


2023年常宁民政工作要点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常宁民政工作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决策部署,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认真落实打好"发展六仗"要求,继续按照"突出治理、巩固救助、发展养老、大干项目"的工作路径,努力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扎实推进"五化"民政建设,持续深化改革,不断夯实基础,守牢安全底线,全力构建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

1.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作为思想建设的根本任务。严格落实党组会第一议题制度。发挥理论中心组示范作用,教育引导党员学思践悟新思想、新部署、新要求,自觉忠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2.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完善领导机制,充分发挥党组把方向、管大局、抓落实的领导作用,完善相关议事规则,集体研究"三重一大"事项,确保决策科学、高效。

3.创建"学习型机关"。完善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制度,在干部职工中实施学历提升计划,将理论学习与业务培训有机结合。严格党员教育管理,落实"三会一课",联合社会组织党组织创新开展双联共建、支部联基层活动,推动基层党组织整建提质。

4.深化清廉民政建设。扛牢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压实"一岗双责",建立健全谈心谈话制度,开展廉政警示教育,推行风险提示和教育提醒常态化。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同时发力、同向发力、综合发力。锲而不舍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深入纠治"四风"问题,巩固违规收送红包礼金、违规吃喝、违规发放津补贴等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加强廉洁文化建设,推动清廉民政建设向纵深发展。

5.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意识形态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及时分析研判民政领域意识形态工作形势,切实加强社会组织和民政服务机构综合监管,严防宗教向养老服务、儿童福利和慈善组织领域延伸渗透。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有效防范和处置舆情风险。

6.要深化巡察审计整改。认真做好巡察审计整改"后半篇"文章,对标对表巡察审计反馈问题,强化举一反三,认真组织"回头看""回头改",持续长效建制,补齐弱项短板,推动整改工作常态化长效化。

7.加强民政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优化干部作风专项整治,打好作风建设"组合拳"。完善考核办法,优化干部培养选拔机制,引导年轻干部下基层锻炼、靠实干成长。从严监督管理干部,用好"四种形态",落实党内关怀帮扶办法、经常性谈心谈话制度,激励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担当作为。

二、完善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

8.办好重点民生实事。打好民生保障仗,提高困难群众救助标准。城乡低保标准分别不低于650元/月、5000元/年。残疾人"两项补贴"标准均不低于80元/月·人。散居孤儿和集中养育孤儿保障标准分别提至1100元/月、1500元/月;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设施,新增养老床位200张,11月底前达到入住条件。完成272户困难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

9.强化兜底保障。完善主动发现和监测预警机制,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对象纳入低保、特困、临时救助和低保边缘家庭范围。辖区内分散供养特困人员100%安排照料服务人、100%签订委托照料服务协议并抓好责任落实。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照料护理服务。

10.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完善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算评估办法和临时救助政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审核确认权限下放、救助服务方式创新,着力打造常宁经验和特色做法。

11.推进社会救助信息化。积极推进社会救助网上办、掌上办,实现社会救助申请、受理、审核确认、资金发放线上办理。加强救助信息数据共享,推进跨部门通融、跨区域协查,强化"专项比对"和动态复核,逐步延伸至医疗、慈善帮扶等领域。

12.加强社会救助监督检查。制定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救助工作绩效评价指标并组织实地核查。畅通社会救助信访举报渠道,并及时回应核实问题线索。定期开展社会救助对象信息交叉比对,及时清退不符合条件对象。持续开展社会救助领域群众身边腐败和作风问题综合治理,加强社会救助资金监管,坚决纠治各类违法违纪行为。

三、发展壮大基本养老服务

13.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推动12类老年人、20项服务清单落实落地。加快建立老年人综合能力评估等配套制度,精准识别、动态管理优先服务保障对象。完善多层次养老服务培训机制,开展养老服务业务培训和技能竞赛。

14.提质养老服务设施。开展第二轮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关停1星级以下的养老机构。推动特困供养服务机构由"乡建乡管"转为"乡建局管",推进公办养老机构空间设计、功能配套、设施配置、装饰标识、文化氛围"五个统一"。深入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工程,按照"一院一策"原则进行分类整治,完成消防验收或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

15.强化养老服务供给。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探访关爱服务机制,加强对独居、空巢、留守、失能、重残、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老年人的探访关爱服务。持续推进乡镇(街道)综合性养老服务中心和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做好基本养老床位上门服务。

四、加强儿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护工作

16.全面落实儿童福利政策。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收养程序。严格落实孤儿(艾滋病感染儿童)、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政策。

17.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加强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和未保机构工作人员培训,提升未保机构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百千万艺术童伴·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程、 "梦想起航·慈善给力"等项目,推动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

五、深入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城乡社区治理

18.完善基层治理体系。研究制定贯彻落实《湖南省"十四五"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措施》配套方案和措施。开展村(社区)组织活动场所清理规范挂牌专项行动和总结"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19.健全基层民主。加强村(居)规民约和自治章程指导,建立健全村(居)民会议、村(居)代表会议等议事协商机制,开展群众说事、民情恳谈、屋场恳谈等议事协商活动。指导村(社区)做好村民委员会调整工作。

20.推进创新试点。指导完成全国村级议事协商创新实验结项验收。遴选推荐全省优秀村(居)规民约、优秀社区工作法、和谐社区示范创建单位。开展市级村(社区)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试点。

六、推动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21.加强党建引领。加强党对社会组织的全面领导,推进党支部标准化建设,不断提高"两个覆盖"质效。动员引导社会组织链接资源,实施乡村振兴帮扶项目,参与公益慈善事业,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推动常宁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22.强化综合监管。完善登记管理机关、行业管理部门联合审核机制,严把登记入口关,强化发起人责任。常态化开展行业协会商会"乱收费"治理、社会团体分支(代表)机构整治、社会服务机构非营利性监管,严厉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和"僵尸型"社会组织。

23.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的要求,全市70%以上的街道(乡镇)至少有1个枢纽型和支持型社区社会组织,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分别平均拥有不少于10个和5个社区社会组织。

七、稳妥推进区划设置和地名管理

24.规范地名管理。制订地名备案公告工作制度,规范地名命名、更名。推动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完成国、省地名图录典志编纂任务。开展优秀地名文化宣传活动,以乡村地名设标助力乡村振兴。深化边界文化和平安边界建设,做好界线界桩争议隐患的排查化解工作,完善界线界桩管理长效机制。

八、提升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25.推进殡葬和婚俗改革。深入推进殡葬改革和移风易俗宣传,完成"三沿六区"硬化大墓、豪华墓的整治任务。开展殡仪馆服务质量、服务能力大提升专项行动,加强托底性殡葬设施、公益性墓地建设。完成宝福陵园回购,推动殡仪馆公益性改革工作。深入推进婚俗改革,开展集体颁证仪式,倡导婚事简办。

26.加大爱残助残力度。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农村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推动"五大爱残助残专项行动"取得实效。

27.规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加强救助管理机构作风整治,开展救助管理专项检查。全面落实救助对象保障政策,及时解决并动态清零托养在民办机构、滞留超过3个月对象未落户安置、落户安置对象未享受社会救助保障政策等问题。

九、推动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

28.做大做优慈善事业。加强慈善文化宣传,举办"中华慈善日"主题宣传活动,激励更多社会力量加入慈善队伍,助力乡村振兴。倡导多渠道捐赠,利用公募资格平台,开展网络捐赠。创新慈善救助方式,探索推动"慈善+社工+志愿服务",提供民政四大领域专业服务。

29.规范慈善组织管理和志愿服务。全面落实慈善组织平台备案、信息公开、年审年检制度,落实慈善组织开展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工作。加快建设社区志愿服务站点,规范志愿服务职能,推动志愿服务有序发展,提升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活跃度。

30.推动社会工作发展。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育力度。开展星级乡镇(街道)社工站创建,推动基层社工站项目提质升级。

31.擦亮公益福彩品牌。全力开展湖南现代福彩先行示范区创建,通过锻造从业新生代、开发福潮新渠道、打造传播新矩阵、发展数字新营销、培育购买新客群实现争销扩量。全年福彩销售目标5000万元,力争打造年销量过500万元的网点2个,年销量过200万元的网点10个,年销售100万以上的网点占比30%。

十、加强民政领域保障能力建设

32.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本级数据库建设,逐步完善信息覆盖范围,及时更新市域内市场管理、财政、社保、车辆购置、不动产、乡村振兴、农机、新农合等信息,进行本级数据比对和预警,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33.加强法治建设。坚持执法、普法两手抓,开展"普法宣传周""宪法进社区"等活动。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开展失效文件清理。全面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双随机、一公开"。推进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事务、社会救助等领域标准化建设。

34.加强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开展民政领域专项资金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巩固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审计发现问题专项治理成果。加强对"惠农惠民一卡通"民政资金管理,抓好统计分析,及时准确报送民政统计数据。

35.加强信访维稳和安全管理。开展信访积案化解专项行动。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和宣传,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制定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不断夯实安全工作基础,打好安全生产翻身仗。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