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司法局2024年度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2024以来,我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司法为民理念,切实发挥司法职能,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履职能力和水平,各项工作均取得较好成绩,现将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汇报如下:

一、2024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政治引领,服务工作大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推进党的建设、经济发展、安全稳定、乡村振兴、优化营商环境、创文创卫、人大建议案办理等各项中心工作。二是筑牢基层阵地。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基层解难题""小马拉大车,为基层减负"等活动,强化基层法治阵地建设,解决好民生关切问题,护航经济社会发展。三是加强意识形态导向。组织全局党员和干部职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分则案例解读等,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扎实开展基层党建"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实现党员干部学习培训全覆盖,为党员干部拉紧法律红线、纪律红线。四是扎实开展巡察整改。局党组在衡阳市委第十二巡察组巡察反馈会后制定了具体整改方案,以"钉钉子"精神,完成一项,销号一项,确保在规定时间实现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清零。

(二)对照任务清单,落实法治督查。顺利通过省依治办来常实地督察依法治市工作,充分展现了常宁以高质量法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一是督查学习进度。持续将"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全市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内容及市委党校的教学和培训课程,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共开展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15余次。二是压实主体责任。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召开 2023年度专题述法工作会议,实现党政主要负责人"现场述法+书面述法"全覆盖。三是落实负面清单。明确"两轻一免"负面清单,大力推行"两轻一免"、"首违不罚"柔性执法,截止目前,办理首违警告3起,轻微违法4起。

(三)强化执法监督,统筹法治建设。一是完善政府法律顾问制度。今年来为政府审查重大合同9件,出具会议纪要审查意见64次,其他事项出具了合法性审查意见57次余件,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51件,应诉案件35件。其中,行政复议案件依法受理的有39件,不予受理12件。受理案件中已审理结案28件。二是提高行政执法监督力度组织开展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和2024年湖南省行政资格执法考试;强化规范性文件管理,今年来,已审查政府规范性文件9件,制定规范性文件9件、报备率100%,没有一件因违法被上级政府撤销,并对全市开展了规范性文件全面清理工作,共清理规范性文件141件。

(四)注重法治惠民,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推进营商环境法治化。组织开展"三高四新 法治护航"专题培训会及政企"面对面"、"万所联万会"等系列专项活动,赠送法律援助公益宣传小礼品10000余份,当面解答法律咨询1000 余人次,推进民营企业"法治体检"常态化。二是法律援助解群众难。今年,我市法律援助中心共办理各类法律援助案件657件,其中民事案件110件,刑事案件321件,法律帮助案件226件,圆满完成省、市交办的民生实事工作任务。三是公证服务秉公为民。今年以来,我市公证处共计办理公证案件1020件,涉外案件达356件,上门服务案件达412件,总共接待咨询人数达5100余人,为特殊人群减免公证费用2万余元,坚持党建带行建,提升为民服务水平。

(五)创新普法方式,加强法治宣传。一是普法活动精准对接。依托184名"法治副校长"的宣传队伍,开展普法活动进校园,实现点对点宣传,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二是抓住重要宣传节点。紧扣"国家安全教育日"、农村法治宣传月、民法典宣传、大学生"送法下乡"等重要节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共开展各类法治宣传100余场,发放宣传资料51000余份,接受法律咨询300余次,赠送法法治文化环保袋10000余个。

(六)提高工作质效,守住安全底线。一是扎实推进人民调解工作。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全市共有437个村(社区)调解委员会、人民调解员1340人,全年共排查受理各类矛盾纠纷2495起,调处成功2446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案件涉及金额高达5800余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全市130名人民陪审员选任工作,全市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上报人民调解"以奖代补"纠纷840余件二是扎实推进安置帮教工作。落实无缝衔接机制和"必接必送"要求,确保重点刑满释放人员接回率100%。对有重新违法犯罪倾向的安置帮教对象列入重点关注对象,由司法所、村(居)干部组成帮教小组,进行重点帮教。今年累计接收刑满释放人员626人,落实必接必送重点人员55人次。三是有序开展社区矫正管理工作。截止目前,我市接收社区矫正对象共549人(男性397人、女性152人,未成年矫正对象6人),从惩处情况看,2024年共训诫0人,警告10人,治安管理处罚1人,提请撤销缓刑1人,提请暂予监外执行收监执行4人,再犯罪0人。在册社区矫正对象无漏管、脱管现象,目前无一人出现重新犯罪。

二、亮点工作

(一)筑牢基层法治基础。根据省司法厅安排部署,全市共投入资金200余万元,分级分类完成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计划任务,加强了司法所规范化建设,提升了基层法治水平。

(二)重点帮扶弱势群体。将农民工讨薪、工伤损害赔偿、赡养纠纷等情况纳入法律援助重点对象,开辟援助绿色通道,对凡是涉及农民工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人身损害、60岁以上老年人、残疾人等申请法律援助的,简化程序,优先受理、优先办理。

(三)创新法治文化形式。压实乡镇、部门责任,召开全市市直国家机关2023年度"谁执法谁普法"履责报告评议会,创作"非遗"法治文化作品3件。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一)基层依然薄弱。司法所规范化建设工作经费支出紧张,人手不足、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

(二)专业人才严重短缺。全局通过法律资格证考试的人员不多,专业性人才匮乏、队伍青黄不接等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特别是能够独立实行政府法治审查的力量不足。

(三)新进公务员能力有限。乡镇新进司法员跟班、培训时间少,业务水平不高。

2025年工作规划

(一)政治铸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做到"两个维护",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司法行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意识形态领域风险排查和舆情应对引导,确保正确政治方向。围绕"争先进、创一流"的工作目标,推动全系统人人争先、事事争优,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习近平新时代司法行政铁军。

(二)法治为民,推进依法治市工作。进一步强化对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力度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加强推进行政机关合同规范化管理,继续做好市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执法案卷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创新执法监督机制,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在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等工作中融入法治宣传,以案说法,提升法治宣传实效。聚焦重点、守正创新,不断提升全市法治工作者的综合述职,为实施全面依法治市和法治政府建设提供源源不竭的人才保障。建立行政诉讼案件督导制度,定期向市政府报告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情况,推动行政机关主要负责人主动出庭、带头应诉。

(三)提质增效,打造基层治理品牌。年内全面建成模范所、规范所,实现司法所规范化建设三年行动目标。积极推动司法协理员试点,充实司法所力量。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枫桥经验",抓好非诉讼纠纷化解,切实为群众提供"一站式""综合性"调解服务。统筹用好警力资源参与社区矫正等工作,推动社矫安帮经验推广,促进精准矫正、精细帮教。持续规范提质、总结经验,抓重点、创特色、树品牌。



常宁市司法局  

2024年12月13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