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水利局 > 规划计划
常宁市水利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
2025年工作规划
2025年2月17日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保障国家水安全重要讲话10周年,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一年来,面对复杂严峻的水旱灾害防御形势,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全市水利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和关于治水重要论述精神,我们全面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上下齐心,同向发力,圆满完成了年度各项目标任务,成绩斐然。2024年度争取水利项目投资位于全省前列,荣获衡阳市水利工程质量考核A级、衡阳市小型水库安全运行管理第二名、常宁市项目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2024年工作成效
(一)聚焦党建引领,凝聚水利发展向心力。一是强化党建引领。认真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压紧压实管党治党政治责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水利高质量发展。深入开展"学干比严"活动,促使干部职工不断提升能力、转变工作作风,积极作为,营造出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二是优化理论学习。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指导,扎实开展党纪专题学习。全年党组开展党纪研讨4次,邀请专业讲师进行专题辅导2次,组织党的二十大精神培训4次,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达13次。各级党组织书记上党纪党课共计21次,局班子成员前往联点单位讲授党纪党课1次。同时,我们还开展了党费清查工作,全年共收缴党费13万余元,确保党费收缴工作规范有序。三是牢固廉政底线。深入开展党纪学习主题教育活动,以实际案例为警示,进行深刻反思整改。通过完善水利工程建设备案、机关运行管理等一系列制度,进一步规范权力运行,增强了干部职工的纪律意识、规矩意识、底线意识,有效提升了拒腐防变的能力。
(二)聚焦工程建设,夯实水利基础设施根基。2024年,水利部门秉持"争资促发展,强建管补短板"的理念,积极作为,共争取上级水利专项资金6亿余元,全面推进河流治理、水库除险加固、大中型水闸改造等重点项目。一是河流持续治理,实现水清岸绿。湘江、舂陵水主要支流治理工作进展迅速。湘江保护圈治理工程以江河、柏坊、水口山为防汛重点区域,通过加固堤岸、升级排渍站等举措,大幅提升了防汛能力。舂陵水二期治理工程集中对白沙和烟洲段进行整治,岸坡整治长度达16公里,显著提高了防洪标准、节水能力,有效整治了水土流失问题。宜水、潭水、盐湖水等中小河流治理工程也基本完工,在治理过程中,巧妙融合培元塔、洋泉水库等水利美景,真正实现了河畅、水清、岸绿的目标。二是水库水闸加固,保障灌溉增产。对全市262座规模水库进行全面排查,完成了梅埠桥水库等19座中小型病险水库的加固工作。培元塔、大坪电站等10处水闸除险加固工程顺利推进,224座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项目加快实施。这些工程的实施,使河流库区的引排功能、调蓄功能、防洪功能得到大幅提升,为农业灌溉和粮食增产提供了有力保障。三是灌区续建配套,提升节水增效。加快推进洋泉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建设,完成渠道防渗50公里,渠系调水设施、管护道路、灌区智能监测体系基本建成。通过这些建设,灌区的节水能力显著增强,防洪效益得以充分体现,管护工作实现良性运行,耕地得到有效保护,有力地助力了农业生产。四是国债水利项目,建设成效显著。17处增发国债水利项目中,涉及中型水库(梅埠桥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处、中型水库大坝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3处、水闸除险加固项目10处、中小河流(盐湖水)治理项目1处、小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1处(18座)、小型水库安全监测设施建设项目1处,总投资7.08亿元。12月31日前主体工程全面完成,为水利事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三)聚焦河湖复苏,进一步改善水域生态。围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由生产型向生态型转型。一是河长制工作长治见效。全市513名河长履职尽责,对水利部1066个图斑、省水利厅260个图斑全部核查并销号,河长交办问题全部整改落实,创新"美丽河湖+样板河"模式,打造乡级样板河23条,宜水争创省级示范河,舂陵水常宁段、洋泉水库先后获评省级"幸福健康河湖",水域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改善。二是水资源保护日益完善。2024年我市共计审批录入取水许可证照132个,其中河道外取水是102个,河道内取水是30个。严格落实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按应征尽收原则,足额完成水资源费征收或补征工作,现已征收水资源费96万元。投资近千万元,完成了宜水、洋泉水库水源地省级达标建设,规范了千吨万人水厂的水源地保护设施,明确了75个农村集中供水管护责任,切实保障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安全。三是安全生产工作有序推进。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为重点,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行动。全年共开展安全检查100余次,发现并整改隐患58处,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在防患学生溺水方面。水利系统各单位根据管理权限范围,全面摸排区域内的河流、水库、灌溉渠系等管辖水域,评估风险等级,按照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在各水域设置警示标志牌共计420余块,配置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150余套,成立水管单位每天以班子成员带队,防溺水巡查队伍9支,巡查人员共计180余人,建立巡查台账,协同辖区乡镇、公安等联合开展巡查,取得了较好效果,有力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四)聚焦防汛抗旱,筑牢水安全坚实防线。一是主动出击,决胜防汛抗旱硬仗。秉持"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理念,将防汛抗旱视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对今年9轮强降雨,提前谋划、科学调度,成功实现"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保障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守护民生,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持续加大农村供水工程建设力度,新增农村自来水用户约5万人,扩大规模化供水覆盖约8万人。目前,全市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05%,规模化供水工程覆盖率达70.42%,千人以上供水工程均配备净化消毒设施,全面实现"两率"目标,让农村居民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三是严格执法,攻克打非治违难题。建立日常巡查与突击检查、重点巡查与全面巡查相结合的工作机制,联合多部门、跨县市开展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采砂、非法取水等违法行为。2024年,成功拆除2处非法砂场,规范98处取水点,水资源三条红线控制指标达到国检、省检优秀水平,维护了水事秩序和生态环境。四是合力守住安全生产防线。以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水利工程安全度汛、水利工程运行管理等方面,积极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工作行动。2024年共开展安全检查100余次,发现并整改隐患58处,有效预防了事故的发生。在防患学生溺水方面。全面摸排区域内的河流、水库、灌溉渠系等管辖水域,评估风险等级,按照防溺水安全工作方案,在各水域设置警示标志牌共计420余块,配置救生圈、救生绳等救生装备150余套,成立水管单位每天以班子成员带队,防溺水巡查队伍9支,巡查人员共计180余人,建立巡查台账,协同辖区乡镇、公安等联合开展巡查,取得了较好效果。五是齐抓共管,坚守安全生产底线。针对水利工程建设、安全度汛、运行管理等关键环节,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专项整治行动。全年累计检查100余次,整改隐患58处,有效防范事故发生。同时,水利系统各单位根据管理权限范围,全面排查河流、水库、灌溉渠系等水域,设置420余块警示标志,配备150余套救生装备,组建9支巡查队伍,协同乡镇、公安等部门开展联合巡查,切实保障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五)聚焦履职尽责,全面提升工作效能。一是高效办理,回应代表委员关切。2024年,我局承办人大代表建议37件、政协委员提案10件,共计47件。通过优先列入计划、以奖代补等方式,积极推动问题解决。6月28日召开面商会,实现走访全覆盖,代表回复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切实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二是稳步推进,落实移民后期扶持。2024年度安排400万元重点移民村建设资金,用于新河镇柏洲村、塘头村发展。通过财政惠农补贴"一卡通"系统,发放移民直补资金781.34万元(含部分未成功发放资金)。同时,制定移民培训计划459人次,已完成农业实用培训150人、移民干部业务培训103人,有效提升移民生活水平和就业能力。三是全力推动,加强水土保持监管。对生产建设项目开展全方位监督检查,下达8份整改通知书和8份现场监督检查表,实现监管全覆盖;下达10份补偿费征收通知书,征收金额达267.74万元。积极配合上级水利部门核查11个遥感监管图斑,完成整改销号。顺利推进常宁市兰江水生态小流域建设项目,7月3日正式开工,目前项目建设正有序进行。
(六)聚焦班子建设,锻造水利尖兵队伍。一是提升班子领导力。定期组织班子成员开展战略研讨与决策培训,针对水利领域的政策变化、项目规划等关键议题深入交流,提高班子在复杂环境下的决策科学性与前瞻性。同时,建立班子成员述职与互评机制,确保班子核心引领作用有效发挥。二是加强队伍专业素养。制定年度人才培养计划,针对防汛抗旱、项目建设、质量监管、农村供水、水土保持等业务板块,多次邀请行业专家开展专题讲座与实操培训,累计培训人员300余人次。鼓励职工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对取得相关证书的给予奖励,提升队伍整体专业水平。三是以国债项目为载体掀起岗位练兵热潮。国债项目具有资金规模大、牵涉领域广泛、社会关注度极高的显著特性,这使得项目规划、资金管理、工程监管等各个环节,都面临着极为严苛的要求。为全方位提升全局干部职工的专业素养,有力推动水利工作朝着高质量方向发展,我们巧妙借助国债项目这一契机,积极开展岗位练兵活动,致力于打造一支业务能力精湛、执行能力强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通过深入推进此项活动,我们成功培育出一批业务骨干,大幅提升了国债项目的实施水平。更为关键的是,在全局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成功构建起以学习促进工作、以工作带动学习的良性循环机制,为水利事业的持续进步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2025年工作规划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以及"十五五"规划的谋篇布局之年,做好水利工作对圆满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意义非凡。我们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六字"治水思路及关于治水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以新时代水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富裕、协调、美丽、和谐、幸福的现代化新常宁提供坚实水利保障。
(一)强化项目储备与争资争项。密切关注政策走向和水利投资重点领域,持续发力水利争资跑项工作,不断拓展资金渠道,确保项目储备充实、争资争项成效显著。秉持"大谋项目、谋大项目"理念,积极谋划水网规划、水资源规划,筹备新建灌区、幸福河湖等重大项目,同时启动水闸复核和安全鉴定工作,为水利事业长远发展筑牢根基。
(二)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高效推进增发国债资金、水利发展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水利项目建设,严格按照上级要求,确保工程按时竣工并尽早发挥效益。加速落实库区移民补偿工作,全力推进广济水库和白甫水库扫尾工程,力争早日下闸蓄水。尽快完成骨干灌区PPP退库清算,分阶段实施城北防洪保护圈建设,切实提升城市防洪能力。
(三)深化河湖长制工作。一是强化监督考核,推动履职尽责。深入开展"五全一常态"河长制暗访督查,完善河湖长培训、述职、考核制度,促使各级河湖长切实履行职责,提升河湖管理水平。二是开展示范创建,树立行业标杆。积极开展示范河湖创建活动,组织美丽河湖、优秀河湖长、最美河湖卫士评选,激发全社会参与河湖保护的积极性,营造良好氛围。三是推进标准化管理,夯实工作基础。大力推进河长制标准化管理,加强监督考核,确保标准化管理在基层河长制工作中落地生根,提升河湖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四是常态化整治"四乱",维护河湖秩序。持续推进河湖"清四乱"常态化、规范化,深入开展妨碍河道行洪问题排查整治工作,保障河道行洪安全,维护河湖生态健康。五是打造特色示范,助力文旅融合。启动潭水县级示范河创建,全力推进宜水省级示范河创建,以洋泉水库为核心建设水利风景区,将培元、大坪等水电站打造成美丽水电站,实现水利与文旅融合发展。
(四)继续抓好安全生产工作。一是筑牢水旱灾害防御屏障。始终保持"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的警觉,将防汛抗旱作为水利工作的重中之重。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做到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紧盯水库、堤防、山洪灾害易发区等薄弱环节,全面落实各项防御措施。确保防汛达成"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四不"目标,抗旱实现"饮用水安全、灌溉用水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的"三个安全"。进一步压实防汛责任,实现水利工程管护和巡查责任全覆盖,加强巡查值守,及时消除隐患。二是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持续加强供水工程水质检测监测,提高水质达标率和安全率。完善突发水污染处置预案,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升应对突发水污染事件的能力,确保农村居民饮水安全。三是守护水域安全。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扎实开展"防溺水"工作,加强水域安全管理,设置警示标识,配备救生设施,组织巡查队伍,确保实现零事故、零伤亡目标。
(五)夯实水利基础性工作。一是加大执法巡查力度。综合运用日常巡查、突击巡查、重点巡查、全面巡查以及部门联合巡查等方式,加强对水利领域的严格管控,严厉打击非法采砂和各类水事违法行为,维护良好水事秩序。二是加强水资源管理。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开展水资源基础调查,建立健全全市水资源资产账户,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指标体系。进一步规范取水许可审批流程,健全用水定额和评价标准,开展数据质量提升专项行动,持续整治"四超两无一拖欠"违规取用水问题。三是加大水利普法及节水宣传。加大水利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提高公民对涉水法律法规的认知度和守法意识,引导采砂业主依法依规采砂。开展全市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能力提升行动,完善节水联席会议机制,加快节约型机关建设,积极申报国家节水型社会重点县,营造全社会节水护水的良好氛围。
使命在肩,重在担当;任务艰巨,贵在落实。2025年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的奋斗姿态,锐意改革、真抓实干、善作善成,为推动水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建设山水田园新常宁贡献力量!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