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常宁市商务和粮食局


2022年度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计划

常宁市商务和粮食局

2022年12月8日


2022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以及省、市商务、粮食和开放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打造质量强市的任务目标,加快我市高质量发展,商务和粮食工作迈出了新步伐,实现了新突破,取得了新成果。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招商引资。1-12月份,我市实际利用内资79.5亿元,引进百亿项目1个,引进十亿项目1个;湘南纺织产业基地项目服饰生产园已建成的22套标准厂房,完成招商入驻企业20家;环保设施园目前完成招商入园企业7家,购买洗水厂房5.8万平方米,购买印染厂房3.3万平米。

外贸进出口。1-12月份,我市共有外贸进出口实绩企业13家,实现进出口总额50亿元,进出口总量位衡阳市县市区第一。

外经。我市已完成对外投资750万美元,占衡阳市实际对外投资额的55%以上,居衡阳市各县市首位,年度外经工作有望获评省先进单位。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8.8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8%,在衡阳各县市中排名第三。

电子商务。巩固电商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造一批农村特色产业网销品牌,我市电商销售农产品零售额完成5.65亿元,争创"数商兴农"示范县。

限上商贸企业培育。1-12月份,完成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7家,遥遥领先其他县市。

固定资产投资。1-12月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个项目入库入统,总投资额近12亿。

粮油工业总产值。1-12月份,我市粮油加工企业可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亿元,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0%,位列衡阳各县市第一。

二、2022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招商引资稳步推进。一是创新工作方式。我们通过"以乡招商"、"以商招商"、"粤港澳大湾区驻点招商"等多种方式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多措并举,确保我市招商引资工作稳步推进;二是强化要素保障。我市成立了常宁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了《常宁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奖励办法》、《常宁市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议事规则》,对项目落户的各项要素充分予以保障;三是深入一线招商。今年我们主动赴粤港澳地区拜会接洽客商(企业)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共16次,12由市领导带队,主要走访纺织洗水制衣类企业,对有意愿入驻的企业,我们带着合同"上门签约",大大提高了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招商效率;四是优化招商服务。推行湘南纺织产业基地项目"1+1"联企服务机制,由一名市领导+一个服务单位一对一为企业开展招商后服务工作。

(二)外贸工作稳中求进。一是稳住存量,扩大增量,进一步加大对湘南纺织和有色金属两个产业外贸企业引进力度,鼓励有出口意愿的潜力企业办理出口自营经营权,参加境内外展会,助推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深入开展"常态化稳外贸"活动,定期开展外贸座谈会和上门走访,把优化营商环境落到实处,让外贸企业稳步发展。

(三)外经工作快速发展。一是支持企业走向国际舞台。我们组织常宁市乡乡公主白沙烧饼、湖南通吃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湖南辣过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本土优质企业,参加首届湖南-东盟投资贸易洽谈会暨第五届东盟·湖南(邵阳)名优产品交易会,支持鼓励本土企业亮相东盟国际舞台,拓展国际市场。同时,我们为湖湘公司、尚珂伊公司对外投资做好政策对接等服务工作,两家企业实现对外投资750万美元,让企业大胆走出国门;二是广泛宣传出国劳务。我们利用网络、会议、招聘会等多种方式进行外派劳务知识宣传,每月定期举行对外劳务知识讲座,并与湖南中湘国际劳务公司建立劳务合作机制,全年共输出出国劳务人员139人,有效推进我市出国劳务工作快速发展。

(四)内贸流通平稳运行。一是做好市场运行监测,抓好重点样本企业监测工作,确保市场供应充足、价格稳定、运行平稳;二是采取部门联动,上门对接等方式开展限上企业培育走访,建立近限企业和"大个体"工商户数据库,及时掌握最新信息,做好"四上"企业培育工作,全年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7家,遥遥领先兄弟县市;三是确定14家大型商超为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企业,并签订保供协议,及时调配重要生活物资,确保市场供应。

(五)党建人事全面加强。一是健全完善党建联系点制度,坚持抓机关带系统、抓两头带中间,统筹推进我局党建工作提质增效,着力打造"四强"党支部;二是进一步规范党支部、党小组的设置,加强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指导督促下属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三是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企业、进村组、进家庭等系列宣讲活动,扎实做好每月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规范落实"三会一课"制度,持续夯实支部基础,创新活动形式,丰富党内生活。今年局党组书记上党课1次,支部书记上党课24次,组织开展 "弘扬红色精神、共建清廉机关"主题党日活动1次,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义务献血、清洁家园等志愿服务活动20余次,参与人数150余人次。

(六)安全生产平稳有序。我局与全市成品油站(点)销售企业60家、粮食收储加工企业5家、民用爆破企业6家、商贸企业45家、外经外贸企业15家、市场服务中心签订年度消防安全责任状,全年组织安全生产大排查26次,出动检查人员136人次,出具日常巡查记录160份,做到每次检查有记录、有图片,检查结果建档立卡,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当场下发责任整改通知书,并定期组织回头看,做到了安全生产工作有措施、有专班、有经费,杜绝了安全生产隐患。

(七)电子商务做大做强。一是通过工商注册电子商务经营户295户,开设阿里、淘宝、拼多多、京东等农产品店100余家,利用微信小程序、邮乐小店、微店、抖音团购等开设农产品店300余家,有效发挥农村电商主体,全年网销零售额突破5亿元;二是依托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培育重点涉农企业向电商化转型升级164家,依托邮政和中通快递,惠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平台,建立快递分拣中心,在乡镇、城区分区域设菜鸟驿站、社区美团点近200余家,打通我市工业品下乡、农产品上行"最后一公里";三是加强网销农产品品牌建设,持续打造网销"一县一品"品牌,加大对区域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的开发和培育力度,今年通过原产地认证及无公害产品认证企业7家,有机产品认证11家,申报地理标志产品5个。四是积极引导打造以西岭镇平安村、新河镇高朋村、塔山瑶族乡板角村为主的3个电商示范村,聚集农村电商产业区。西岭镇平安村电商服务站以旅游文化实现游客"旅游下单,回家收货"的购物新体验,年销售量达200余万元;新河镇高朋村已建成规模约400平方米的电商服务中心;塔山瑶族乡板角村建成集商品展示、快递包装、直播、培训于一体的村级电商服务中心,通过抖音、视频号等流量平台,销售塔山茶叶、塔山糍粑、瑶山风药酒、瑶族服饰等农产品,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促进我市"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健康发展。

(八)市场体系常抓不懈。是联合市场监局、税务局对全市汽车销售行业进行规范化经营整治,建立清廉阵地建设,落实汽车销售企业备案制度;二是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交警队对二手车市场时行交通顽瘴痼疾整治和二手车经营公司(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理整顿,登记造册,办理备案手续;三是根据省市交通顽瘴痼疾治理文件精神,按照安全生产属地管理的原则,加大对报废汽车市场的安全生产督查,全年查处案件2起;四是为企业争资跑项125万(夏联农贸市场新建41万、大禾坪仓储中心建设项目31万、鑫宇农林设施设备项目22万、一滴香冷链物流冷库升级改造项目31万);五是申报2023年商业县域商业体系项目8个,农产品冷链物流项目1个。

(九)粮食流通着力推进。一是按照"党政同责"的要求,我局作为粮安考核牵头单位,拟定了《粮安考核工作方案》,细化了《粮安考核评分办法》,坚持"上下对口、职能一致"的原则,加强协调和指导,强化责任落实,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粮安考核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按照 "先检后收、优粮优价、应收尽收、 分仓储存、分类处置"总要求,我局拟定《常宁市2022年临储粮收购管理处置实施方案》和《2022年全市粮食收购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张贴粮食收购海报2000份,悬挂横幅20余条,宣传栏8个,并通过村村通广播分早、中、晚三个时段播放《2022年早稻收购公告》和《2022年中晚稻收购公告》,推行"粮源码" 溯源收购,做好 "三个一"服务。全年地方临储粮收购近2.6万吨,真正做到了应收尽收,切实解决了农民"卖粮难",守住了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三是落实省级储备粮9000吨、县级储备粮6500吨、成品粮1400吨和成品食用油50吨,完善了粮食储备体系;四是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市场行情,通过湖南省粮食批发市场竞拍进行定向销售2021年临储粮29246吨,确保超过国家必检食品安全标准的稻谷没有流入口粮市场;五是按照国家、省、市粮食仓储管理要求,制定岗位责任制,粮情检测制、领导查粮制、清洁卫生制、检斤验质制和粮食出库制等相关仓储管理制度,全方位提升粮食仓储管理水平,提高粮食品质,确保"一无四符"率达到100%,强化了粮食仓储管理;六是认真做好粮食流通及价格统计月报年报,做到不虚报、不满报、不漏报,为国家粮油统计信息系统提供准确、真实、有效数据,为粮食宏观调控提供保障;七是聚焦品牌建设、落实科技助农,增强粮食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粮食产业融合发展,常宁市耘茂农业产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加工的"石盘春香米""石盘春贡米"通过国家绿色食品A级认证,并获得中国衡阳第七届农产品博览会金奖,常宁市璜氏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被省政府评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动粮油产业有序发展。八是加强粮食流通监管,严格落实粮食购销定期巡查制度,创新库存监管方式,采取约谈、通报、移库清查、信息化监管等措施,认真开展政策性粮油库存情况检查,实行全覆盖巡查率达到100% ,检查数量占库存规模100%,全年未发现涉粮违法违规和不良舆情等问题。

(十)成品油管控全面到位。一是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督促企业开展安全知识培训和消防演练,维护好生产设施设备,完善好安全预案,对全市各加油站(点)每月进行一次现场督查,4月完成全市成品油零售企业年检资料审查审核工作;二是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推行"一件事一次办"工作流程,实现所有业务线上线下同办和一门式服务全覆盖。

(十一)信访维稳措施得力。一是全年共接上访40人余人次,上访事件16件,做到了上访事件有结果,让上访人满意,确保问题在本级化解,没发生越级上访事件;二是及时处理12345服务热线问题清单,全年没有延期办理和督办情况,办理积分靠前;三是积极化解尹诗普长达4年的积案,召开协调会2次,带领信访人尹诗普找相关部门协调5次,6月17日尹诗普签订了停访息诉意见书,此案全面化解;四是按照市委、市政府综治维稳及扫黑除恶的工作部署,结合工作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在重点商贸流通领域、粮食行业中加大宣传力度,做好节假日、新冠疫情联防联控、森林防火、党的"二十大"等治安巡防巡查工作,确保社会稳定;五是切实抓好反电诈APP的推广应用和安装工作,下载安装率达100%,并成立志愿者服务队参与曲潭街道APP的推广应用"敲门行动",织牢防电诈安全网;六是成立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领导小组,积极开展非法集资风险隐患排查,最大限度把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坚决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同时,局机关全体人员签订禁毒目标承诺书,进一步明确和细化禁毒工作责任,以"零容忍"态度,对社会黑恶势力犯罪形成压倒性态势。

(十二)疫情防控全力以赴。一是商粮局成立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局党组书记、局长欧阳德民任组长,局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成立了12个防控工作督查小组、1个机动组和局领导带班监督检查组。根据国家、省、市文件要求,拟定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和《新型冠状病毒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制定了《重点场所推广申领应用"场所码"的工作方案》。二是严格要求12个督查小组负责商贸领域55个重点场所的常态化督查监管,并做到一日一查一报告;机动督查组根据各督查小组反馈的情况,对未按规定落实防控措施的重点场所下发《告知书》、发出《工作函》,凡是整改不到位按照相关政策进行处置。三是拟定了《关于应对新冠疫情实施局部生活必需品应急保供的工作预案》,我局已与东升百货、东方百货、福润多超市、和天下超市、好又多超市等14个大型商贸骨干企业签订了生活物资保供协议,切实保障疫情防控生活必需品物质供应,维护社会稳定。

三、存在困难与问题

1、招商引资存在短板。一是引进重大企业不够。受自身竞争条件影响,500强企业和外资企业引进难度大,今年外资直投和三类500强企业引进均未破零;二是工业用地保障困难。目前我市园区基本上没有储备用地,存在不少项目等地的情况,导致一些客商因项目找不到适合用地而转移其他城市;三是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湘南纺织产业基地服饰生产园一期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扫尾工作还未完成,环保园厂房还未交付,污水处理厂和热电联产厂还在建设,造成企业装修、投产受影响;四是招商服务亟需优化。一些部门大局意识、全局意识不强,在招商引资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不担当、不作为,甚至推诿扯皮、拖后腿等现象。

2、外贸结构不够优化。一是对骨干企业依赖度高。五矿铜业的外贸数据占我市外贸总量的90%左右,单个企业的外贸情况直接左右全市的外贸形势。今年,五矿的进口额降幅较大,因没有其他大体量的外贸企业形成对冲,导致我市外贸数据负增长。二是企业融资困难。我市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比较狭隘,融资难,融资成本较高的问题比较突出;三是外贸业绩外流。湖南株冶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是我市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其生产经营在我市,而生产经营所需原料的进口数据却在株洲总公司,据统计,该公司水口山本部全年进口锌精矿报关约为1.7亿美金。

3、限上企业培育受阻。我市新增限上商贸流通企业多为住宿和餐饮业,经济体量较小,对社零增速总体贡献不大。在库企业中大中型企业少,而未入库批发零售企业几乎都为小规模纳税人,不符合入库条件,对以后社零工作带来困境。同时,近三年来,我市每年均新增限上商贸企业20家左右,今年新增近30家,新增的企业已达到原在库企业的总和,为今后新增限上企业带来一定阻力。据调查摸排,目前我市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或"大个体",存在"是企业但不是一般纳税人"或"达到限额标准但不是企业"等问题,也对今后限上企业培育工作造成障碍。

4、电子商务有待加强。一是电子商务应用率不高,很多企业还停留在传统的销售模式;二是我市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产品附加值提升方面存在短板,企业电商产品有待升级;三是电商专业人才匮乏,严重制约了我市电子商务的发展,加强人才引进和人才培养,是充实电商人才,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保障。

四、2023年工作计划

(一) 精准定位提升招商引资质量。一是千方百计,推动外资破零。加强与日本高桥电机、台湾荣诚鞋业等外资的对接,想方设法破解项目二期建设的难题,全力推动二期外资到位;二是突出优势,引进500强。利用有色金属、纺织服装、旅游文化等优势资源,包装一批有吸引力的招商项目,通过"龙头招商"、"以情招商"、"上门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主动对接"三类500强"企业,在政策范围内给出最大优惠吸引他们来常投资,切实提升招商实效;三是加大优化营商环境。以党的"二十大"为契机,树立"大服务"理念,增强"母亲式服务"意识,加大对已签约企业的关心和服务,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全程监督审批服务"中梗阻",坚决杜绝服务企业不担当、不作为、不负责等问题,持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着力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的良好氛围。

(二)增效提质稳固外贸基本盘。一是加强对五矿铜业和水口山有色两家重点外贸企业的走访,及时掌握企业的生产经营动态,为企业排忧解难;二是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壮大我市外贸主体,力争湖南株冶有色外贸数据落户常宁;三是做好特色外贸产业集群(纺织)企业的产贸融合,组织我市外贸企业发展外贸新业态,参加境内外各种展会,助推企业开拓海外市场,推动企业"破零倍增";四是开展外贸培训和人才引进,建设高质量外贸人才队伍,为我市外贸"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三)多元举措激活消费市场潜能。一是加强与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实行数据共享,建立全市限上企业培育数据库和台账,一旦满足条件及时申报入库,力争做到应统尽统,提高社零增长点;二是加大对限上商贸流通企业走访力度,实时跟踪了解行业运行动态、发展趋势,结合我市实际,对限上商贸流通企业经济运行进行监测、分析,做好上报数据的监测;三是通过政策引导、市场培育、转型升级等方式,加大活城旺市力度,创新和扩大城市消费供给,优化消费环境,开展消费创新,促进批零住餐行业和零售行业共同发展。

(四)有效整合规范市场体系建设。一是完成商业网点和物流发展(2021-2035年)专项工作规划的编织;二是积极按省市精神为企业争资跑项目,做好项目资料申报工作;三是加强农贸市场建设,争取与城乡投合作开发建设胜桥、洋泉、官岭以及城区等8个市场项目;四是按政策要求规范好二手车、汽车销售、报废汽车回收拆解企业的市场秩序。

(五) 全力打造电子商务平台。一是加快引进适应我市电商发展的新模式和平台,突破电商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不足的瓶颈,不断壮大发展产业体系;二是建立健全电子商务高端人才、专业人才、应用普及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做到边发展,边培训,边提升,积极开拓"网红+直播+电商"新商业模式,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并进,赋能消费市场转型升级;三是发挥"数商兴农"助力乡村振兴建设"领头雁"作用,重点扶持一批本土电子商务骨干企业,全力打造3-4个电商示范村;四是加快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园建设,聚集整合电子商务产业链,全面推动电子商务产业健康发展。

(六)不折不扣执行国家粮食政策。一是抓好粮安考核工作。按照粮食安全党政同责的要求,对标国考、省考、市考方案,逐项抓好粮安考核工作的落实,2023年力争获得全省真抓实干奖励;二是严格执行粮食收购政策。按照国家、省粮食收储政策,做好全市最低价粮食收购预案启动的方案、申报、定点和临储粮收购的各项准备工作。同时积极争取粮食仓库建设项目,通过建仓增容,保障全年粮食收购工作顺利, 坚决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的底线。三是健全粮油应急保障体系。按照每个乡镇、街道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人口集中的社区,每3万人应至少有1个应急供应网点的要求,建成集应急、军供、放心粮油、成品粮油储备"四位一体"的粮食应急保障配送体系,保障突发事件下的粮油应急供应需要;四是做大做强粮油产业发展。积极主动跟省、市主管部门处室、科室对接,争取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大粮油产业区域品牌建设,营造良好经济环境,切实把我市粮油加工产业做大做强。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