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文旅广体局 > 规划计划
2016年,全市文广新工作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战略部署,以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重点抓好艺术创作和生产,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发展广播影视事业,强化新闻出版管理,加快文化产业发展,为建设经济强市作出新贡献。
一、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一)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简政放权的要求,做好行政审批事项的清理,调整审批范围,规范审批流程,提升审批效率。
(二)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分类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明确不同文化事业单位功能定位。着力改革内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采用全员聘用、岗位工资、业绩考核、项目负责等办法,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
(三)指导和支持转企院团改革发展。贯彻落实中宣部等九部门《关于支持转企改制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加大对转企改制院团扶持政策的落实力度,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盘活资产、搞活机制、培育人才、传承艺术、瞄准市场、提升效益。
(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四)举办系列群众文化活动。重点举办常宁市首届“田园”群众文化活动;继续实施“送戏下乡·演艺惠民”;在各个节庆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打造少儿读书活动品牌;举办常宁市首届群众书画大赛。
(五)深入开展全民读书月活动。精心举办第三届届“书香宜城·文化常宁”全民读书月活动,建立健全倡导全民阅读活动的机制,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阅读、助读活动,培育文明社会风尚。
(六)加快推进重点文化设施建设项目。配合做好常宁歌剧院竣工验收工作;做好中田古民居维修工作;精心打造常宁版画基地;启动市图书馆项目建设;谋划群众文化艺术中心建设。
(七)着力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抓好“公共文化服务进社区”示范项目的提质提效。继续做好“二馆一站”免费开放工作,创办各类免费辅导培训,开展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社区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示范点创建活动,对管得好、用得好的站点进行授牌表彰。推进文化志愿者服务工作,组织开展文化志愿者进社区活动。
三、坚持繁荣艺术创作与生产
(八)加强文艺精品生产。按照“创作一批、打磨一批、储备一批、复排一批”的思路,瞄准“五个一工程奖”、第五届湖南省艺术节等国家、省重大奖项创作、储备一批文艺精品;开展以“中国梦”为主题的文艺创作等赛事活动,把精品力作推向全省全国。
(九)加大艺术创作扶持力度。选择一批有市场、能获奖的项目进行重点扶持;选择一批发展势头好、有一定影响力的文艺创作者给予重点帮助,鼓励支持艺术创作;加大对常宁版画的扶持力度,将常宁版画做大做强。
(十)推进版画艺术研究、创作与交流。以市文化馆为主,牵头成立常宁版画艺术委员会,提升版画展览、交流的学术性和活动影响力,加强常宁版画艺术界自身建设和版画艺术的传播推广。
四、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
(十一)加强文物保护管理。继续开展全市可移动文物普查;加大抗战文物普查和征集力度;加强馆藏文物、民间收藏文物管理;加强文物管理,确保文物安全;做好国保单位——水口山矿冶遗址规划、编制相关工作;完成中国传统村落——中田村整体保护和利用相关工作。
(十二)做好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编制工作。配合做好衡阳市文广新局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十三五”保护总体规划编制,谋划我市非遗项目“十三五”保护总体规划。贯彻落实《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湖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管理办法》等规定。
(十三)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展全市非遗普查工作;加强非遗资料及数据管理,汇编非遗法律、法规手册;整理好相关资料,力争将“瑶族谈笑”成功申报为国家级非遗项目。
五、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事业
(十四)着力抓好广播影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广播电视户户通工程、广播村村响工程、无限覆盖提质工程、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和农村公益电影进农村进社区进工地放映工程。
(十五)提升行业管理水平。加强播出机构、广告播出、境外卫视、安全播出、网上视听节目等管理。强化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监管。规范和引导广播电视栏目、节目提高品位格调,继续实施广播电视精品战略,突出打造“中国梦”主题作品。
(十六)加强新媒体新业务管理。抓好网络视听节目管理、网络电视等广播影视新媒体新业务管理,实施网站许可和备案制度,推动从业机构完善内控和自律机制。
六、强化新闻出版管理
(十七)大力发展印刷业。积极推进印刷企业绿色认证工作,加强印刷质量管理,完善质量管理机制。
(十八)加强农家书屋管理工作。建立完善农家书屋管理员队伍,规范管理农家书屋资产登记制度,做好农家书屋后续出版物补充更新工作。
(十八)严格新闻从业资格准入管理。配合省新闻出版局、衡阳市文广新局探索研究将新闻网站纳入记者证管理的制度,通过规范和完善新闻采编人员考试考核制度,公布记者信息,成立举报平台,公布处理办法等举措,进一步加强对新闻机构和新闻传媒从业人员的管理,推进新闻从业人员持证上岗管理制度,实行退出机制。
(十九)深入开展“扫黄打非”。查堵反制港台反动出版活动,净化网络文化环境,维护出版物市场健康有序;继续实施“扫黄打非”进社区、景区、乡镇村三大工程;加强对乡镇(办事处)“扫黄打非”工作的指导监督,不断提高出版物市场行政执法质量;以网络和计算机软件两个领域为重点打击侵权盗版行为。
七、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二十)抓好人才队伍建设。调整、充实基层干部队伍,培养、招考(招聘)专业人才,着力解决干部队伍僵化、人才队伍老化、专家队伍弱化的问题。依托市文化馆主平台,采取定向培养、集中轮训、现场辅导、业务竞赛等多种形式,重点举办版画创作、舞蹈专业人才、“非遗”传承人、信息员和财务人员等各类免费培训;创造条件,力所能及地参加相关部门组织的各类专业人才培训。
常宁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2016年3月5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