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通 知
各乡镇(办事处)卫计办、卫生院,市直医疗卫生单位,水口山职工医院、局机关各股室:
现将《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落实到位。
常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年3月6日
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
根据《衡阳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重点工作任务及分工方案的通知》(衡卫发〔2018〕36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现提出2018年全市卫生计生工作要点如下。
一、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二、提升卫生基层服务能力
(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基础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和泉峰社区新院项目建设进度,市妇幼保健院计生服务大楼要在年内开工建设,宜阳、培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二医院、疾控中心要加快完成前期各项手续和启动征地工作。加强中心卫生院重点专科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配备适当的急救设施设备,使其成为县以下医疗卫生服务中心。强力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加强项目组织管理,优化项目绩效考核,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争取乡村医生多渠道补偿政策,建立乡村医生执业风险化解机制、乡村医生退出机制,严格乡村医生执业注册管理,促进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加快推进“互联网+基层卫生”数据平台互联互通建设。
三、抓好计划生育工作
(十五)制定和落实责任目标。牵头协调落实推动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度、坚持落实“一票否决”制度;合理拟定下达人口计划和责任指标;科学制定考核评估方案;协调督促加大对政策外多孩生育的控制力度,提高符合政策生育。应用好计生信息平台、监管好计生统计数据,加强对省、衡阳市明确考核的主要责任指标的监测和分析。抓基层基础规范,规范业务建设,全面推进生育登记服务,巩固基层网络队伍,规范服务管理行为;完善计划生育社会信用体系;开展鼓励按政策生育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协调配合落实省、衡阳市考核的相关项目的统筹,综合施策。强化调查督查和考核。组织对乡镇半年和年终进行全面调查,对调查督查情况、工作落实到位情况进行通报;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严格考核,评估好工作水平。
(十六)积极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坚持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管理制度,落实“一票否决”制;推动计划生育工作由控制人口数量为主向调控总量、提升素质和优化结构并举转变,由管理为主向更加注重服务转变,由主要依靠政府力量向政府、社会和公民多元共治转变,构建鼓励按政策生育的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全面推进生育登记服务,巩固基层网络队伍,规范服务管理行为;继续完善计划生育社会信用体系;修订完善人口统计指标体系,促进内部业务协同和跨部门信息共享,进一步完善考核方式。
(十七)完善妇幼健康管理。推广使用母子健康手册,加强生育全程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加强高危孕产妇管理,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建设;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9‰以下;推进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重点推进妇幼健康服务联合体建设;加强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建设,统筹实施出生缺陷三级综合防治,确保全市出生缺陷发生率有所下降;落实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基本项目;落实妇幼健康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加强母婴保健技术监管。
(十八)抓好计生惠民政策的落实。加大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扶助关怀力度,巩固落实联系人制度、就医“绿色通道”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个全覆盖;全面推进幸福家庭创建活动,不断提升家庭发展能力;继续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开展集中整治“两非”行动,深入开展 “圆梦女孩行动”,促进人口性别比保持正常。扎实推进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巩固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一盘棋”工作机制;加强流动人口健康促进宣传和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关爱工作,提升流动人口健康素养和健康水平;落实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任务;深化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区域协作,完善流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促进流动人口社会融合。
(十九)抓好计生协会工作。围绕卫计中心工作和上级计生协的工作部署,发挥协会组织优势,整合服务资源,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服务能力,做大做强“生育关怀行动”品牌,聚焦新时期计生协“宣传教育、生殖健康咨询服务、优生优育指导、计划生育家庭帮扶、权益维护和流动人口服务”等六项任务重点任务,协助党和政府落实全面两孩政策,营造家庭友好的社会环境。
四、抓好健康扶贫工程
(二十)继续抓好精准扶贫和健康扶贫工作。以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病种为突破口,大力实施重病兜底保障工程、大病救治慢病签约扩面提质工程、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填平补齐工程,全面落实“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着力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有效减少因病返贫存量,遏制增量。强化贫困人口患病情况调查,准确掌握每乡、每村、每户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情况,及时更新全市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数据库。协调相关部门积极争取经费投入,健全医疗兜底保障机制,将农村贫困人口大病住院医疗费用实际报销比例提高到80%以上。严肃考核机制,继续将健康扶贫纳入年度各乡镇(社区)卫生院业务工作考核范畴,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加强贫困地区地方病和传染病综合防治,将疾病防控与扶贫开发相结合。
五、强化卫生计生事业发展基础
(二十一)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认真学习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全面加强党的领导;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四个意识”落实在岗位和行动上;按照省委、衡阳市委和常宁市委的统一部署,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为重点,扎实做好卫计系统各单位的党建工作;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决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持之以恒正风肃纪。
(二十二)强化依法行政。健全依法行政工作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坚持重大行政决策集体决定制度,建立重大行政复议案件审理结果通报制度;落实执法责任追究制度;落实年度卫生计生法治建设和依法行政工作报告制度。注重加强全市卫生计生行政管理,推动系统和行业依法治理、依法执业、依法服务。不断深化卫生计生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行政审批事项标准化建设。深化卫生计生综合执法改革。进一步完善卫生计生行政执法程序,推进重点工作和重点事项执法监督。推进卫生计生“七五”普法规划的落实,加强普法教育。扎实开展“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和“依法办事示范窗口”创建工作,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二十三)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围绕“健康中国”、“健康湖南”、“健康常宁”开展政策解读、高层倡导和社会动员,做好主题宣传。加大医改政策、典型经验、改革成效、健康促进、公共卫生的宣传力度。做好先进模范评选和宣传工作,大力弘扬“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职业精神。加大先进典型推介力度。开展“5.12”国际护士节和“8.19”中国医师节庆祝表彰活动。优化互联网舆论引导方式,提升突发事件舆情应对能力。加强新闻发言人、联络员队伍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和解读机制。
(二十四)加强行风建设。加强廉政风险防控预警机制建设,完善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的工作机制。狠抓纠风工作,严格落实行风建设“九不准”,以“零容忍”态度开展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不正之风专项治理。切实加强医务人员医德医风建设,强化行业自律,推动行风政风持续好转,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积极向上的干事氛围。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