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2016年卫生工作要点

            常宁市2016年卫生工作要点

    2016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一年,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推动卫生事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今年卫生工作总的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和重大疾病防控,着力提高卫生服务能力,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卫生事业。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一)推行县级公立医院改革4月1日正式启动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的公立医院改革工作,在公立医院破除以药补医机制,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逐步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运行新机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医院绩效考核评价办法,强化行业监管。落实便民惠民措施,不断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健全完善新农合医保制度提高个人缴费水平基础上,提高新农合补助标准,缩小政策报销比和实际报销比之间的差距。一步加大农村重大疾病医疗救治保障力度。加强新农合基金监管和定点医疗机构管理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全面建立门诊家庭账户制度让所有参合对象受益,要继续配合党委、政府加大宣传力度,做好2016年新农合基金的征缴工作。  

   (三)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有序推进全市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用药培训和考核,规范使用基本药物。进一步完善基药配备使用管理,制订本市非处方药物目录,根据群众需要,基层医疗机构可适当引入非处方药和非基药。非基药必须为医保(新农合)药品报销目录内,采购品规不超过年度总数25%,金额不超过30%。非处方药金额不超过5%。完善监管体系,加强基本药物网上采购、配送、使用、回款等过程的监管,加强药品供应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实现互联互通。

   )建立适应行业特点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尽快启动卫生人才单招建立卫生人才持续引进机制。加强以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卫生人才培养,启动“3+2”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开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订符合行业特点的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医护人员继续教育、进修培训机制,加大乡村医生培训力度,提升卫生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

   )加快推进农村卫生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快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和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推动系统互联互通。加快信息化平台建设,统筹公共卫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管理、综合管理应用系统,促进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  

(六)创建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完善基层运行新机制落实政府投入,完善多渠道补偿机制,深化编制和人事改革,完善绩效考核分配制度,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强化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大城区二级医院对乡镇卫生院的支援力度,完善乡镇卫生院管理机制,提升内在活力

     二、全面做好公卫生工作

(七)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管理进一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绩效考核分配机制加大对乡村医生从事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培训和考核。落实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继续加强国家免疫规划和消除麻疹工作规范妇幼保健服务,抓好孕产妇和儿童系统管理抓好老年病,慢性病管理,增加结核病管理项目。做好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加强卫生应急工作。制订突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和突发事件伤病员免费救治方案。强化卫生应急演练和培训,加强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加大应急宣传,规范风险评估工作。发挥好联防联控机制作用,继续做好埃博拉出血热疫情输入防控工作,落实人感染禽流感等突发急性传染病和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和应对措施,做好重特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的卫生应急工作。

)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强化疾控机构能力建设。继续实施艾滋病、结核病、疟疾、包虫病、麻风病等重点传染病及地方病防治规划和行动计划。加强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落实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救治管理工作,推进职业病防治服务体系和能力建设。

推进爱国卫生工作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爱国卫生工作的意见》,组织开展新一轮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创建省级文明卫生城市。

 (十)加强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推动落实“两纲”工作任务,2015年全市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17/10万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8.5‰以下。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机构质量控制,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90%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80%以上。孕产妇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期(孕28周前)检测率达到80%以上,感染孕产妇及所生儿童用药干预率达到80%以上。建立出生缺陷三级预防协调推进机制,落实《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加强儿科体系建设,提高儿童保健水平。

(十)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风险评估管理制度,推进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加强食源性疾病防治管理。

 三、进一步提升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

(十重点项目建设。市中医院医疗综合大楼要在国庆节前竣工和投入使用,市人民医院扩建工程要尽快完成征地拆迁和开工建设加快完成兰江乡卫生院综合楼新建国债项目及宜潭、罗桥、庙前、洋泉等医院保障房建设38个村卫生室建设进度年内要全部竣工验收并投入使用。

(十四)加强医疗质量管理。推进临床专科能力和急诊急救能力建设,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完善医疗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加强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继续扩大临床路径覆盖面。加强医疗机构实验室管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能力。加强抗生素的应用管理,采取处方负面清单管理、处方公开点评等措施,推进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加强对民营医院的业务指导和行政管理。

十五)推进分级诊疗工作。制订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和标准,推动各级医疗机构落实功能定位,优化医疗资源和布局。探索按病种打包、上下联动等办法,推动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

)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深化“平安医院”创建活动。建立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推进依法治理,打击涉医犯罪和“医闹”行为,维护医疗机构的正常诊疗秩序,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促进医患关系更加和谐,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创造安心、放心、舒心的良好工作环境。

  、积极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

  )推进中医药服务能力建设。制订实施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扩大中医项目纳入医保覆盖范围,扶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创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强化县级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加强特色专科建设,做好南詹正骨技术的传承,发挥中医药在精神卫生方面的作用,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中医指导和培训力度,中医药服务“进农村、进社区、进家庭”,进一步做好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工作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

  、加强卫生法治建设

  十八大力推进依法行政继续强化综合监督。开展对《献血法》、《精神卫生法》等法律法规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强对公共场所卫生、饮用水卫生、学校卫生、职业卫生、医疗服务市场的行业监管,打击非法行医。加强卫生监督队伍建设,强化技能培训,提高监督队伍素质。

     六、统筹做好其他工作

  (十)加强全系统思想建设、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工作的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加强惩防体系建设。坚持行风建设常抓不懈,加强医德医风建设,严肃查处违法违纪行为,公开曝光典型案例。严格责任追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

  (二十)科学谋划和编制好“十三五”规划。开展基础性、前瞻性重大政策研究。全面开展“十二五”规划实施终期评估,编制“十三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做好规划的配套政策制定,谋划好支撑事业发展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

  (二十执行财政纪律,严格资金监管推进部门预算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项目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加强财务数据统计上报工作,展经济责任审计。

(二十)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多形式、多角度总结推广基层创造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开展“寻找最美医生”最美护士”等活动,传递行业正能量。加强思想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职业精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和医院先进文化建设。完善新闻发布制度,利用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平台,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开展全民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加强医学科普宣传,引导群众养成科学生活习惯。

二十三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中心任务。统筹做好信访综治、安全生产、计划生育、障、代表建议和委员提案的办理各项工作。及时处理信访案件,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落实各项社会保障政策,维护社会稳定。完成计生综治工作任务,落实好单独二孩生育及其他计生相关政策。加强安全生产监督,落实安全生产工作措施。加强工会等群团组织建设,开展各项有益的活动,充分发挥工会、妇委会、共青团、红十字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努力开创我市卫生工作新局面。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