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常宁市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要点

2022年常宁市计协会工作要点


2022全市计生协会工作总的要求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主动融入"十四五"发展大局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紧紧围绕卫中心工作和上级计生协工作部署,聚焦生育关怀和家庭健康,落实"六项重点任务"积极参与健康常宁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创新工作品牌,搭建服务平台,不断增强计划生育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扎实推动计生协转型创新发展,为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贡献力量。2022年,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政治引领  发挥群团组织作用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组织动员全计生协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领会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和精神实质,起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的热潮。全方位对标全市"十四五"规划,找准计生协工作结合点着力点,加强顶层设计,逐步落实全市计划生育协会"十四五"规划,着力推进计生协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协会支部建设,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按照中央部署,深入开展"学党史、办实事"主题教育活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化党对计生协工作的领导,增强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影响力;让群众了解计生协会职能,引导会员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在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上有新作为,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大局为建功新时代作贡献。

二、主动参与  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把常态化疫情防控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上级计生协的决策部署,进一步发挥各地计生协组织网络和群众工作优势,主动投身城乡社区防控一线,协助各地党和政府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积极参与基层群防群控,着重做好春季疫情防控,防范农村疫情反弹扩散,支持边界地区疫情防控,继续当好战""守门员、防""信息员、""期服务员,助力地党委政府筑牢基层防控堡垒。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做好群众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参与并推进爱国卫生运动融入群众日常生活,提高群众防控意识,增进群众对疫情防控的理解、支持与配合,发挥基层计生协工作者、骨干会员、志愿者作用,做群众身边的健康指导员。

三、完善改革  优化协会组织网络

深入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群团改革部署,围绕"强三性、去四化"推进计生协转型发展。聚力推进、乡、村计生协上下联动,着力加强计生协组织和工作创新,拓展基层服务平台,丰富服务内涵,推进转型发展。推动计生协在党委领导下的群团工作争取省市有关部门解决"参公"问题;完善"三定"工作。年内完成市计生协会换届工作,强化协会理事会领导机构建设,统筹推进基层各级计生协选优配强领导班子建设。加强基层计生协规范化建设,确保乡镇(街道、林场)、村(居)计生协有人干事,激发基层组织活力。各级要认真贯彻落实上级有关精神,乡、村两级计生协要优化理事会结构,推举乡镇有关党政领导、卫生院长、社会事务工作负责人、村主要干部等进入理事会,担任相应职务,并按计生协章程规定办理。要优化会员结构,全市按200人配备1名计生协会小组长,健全会员小组等组织网络。吸纳卫生健康、心理、社区、大学生村官等专业人才及 "五新人才"(勤劳致富的带头人、有专业特长的技术人、有知识的文化人、社会知名人、公益事业的热心人)等加入计生协组织。探索实现通过"党支部+计生协""商会+计生协"等形式,开展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有效维护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家庭的合法权益,提升计生协服务流动人口的能力要创新基层计生协组织设置、会员发展、活动开展的方式方法,把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有机结合起来,夯实工作基础。加强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企业和流动人口计生协扩大计生协组织在流动人口聚集的园区、企业、市场等场所的覆盖面深入开展新市民健康行动,提供健康知识宣传咨询服务,力所能及地开展生育、生产、生活服务活动,积极营造全社会关心关爱流动人口的良好氛围。聚焦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的迫切需求,开展老年人照护、妇女儿童健康关爱等服务项目。

四、全民共享 开展家庭健康活动

  认真落实健康常宁行动,贯彻大健康理念,坚持预防为主方针,以家庭健康促进为抓手,组织开展系列主题推进活动,举办家庭健康大讲堂,开展各种有益健康的活动,深化家庭健康试点工作,树立工作示范典型。推动家庭健康服务中心建设,培训家庭健康指导员,组织动员基层会员群众掌握健康知识,提高家庭健康素养,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积极助力营造政府、社会、个人共建共享的社会环境。开展"健康知识进万家"工作试点,推动"健康知识进万家"行动,为基层计生协赋能,搭建起健康知识进入家庭的桥梁,深入城乡基层和广大家庭,传播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知识。

五、配合政策 推进优生优育指导

积极促进生育支持,助力解决群众"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等问题,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宣传教育和社会监督,提高家庭科学养育的意识和能力,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行业规范健康发展。广泛深入开展"优生优育进万家"活动,积极推进"向日葵计划",探索总结农村儿童早期发展服务经验和模式。加强优生优育指导中心、"向日葵亲子小屋"等阵地建设,逐步建立优生优育服务网络,为群众提供便利、专业的咨询指导服务。完善全婚孕检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拓展服务内容,扩大平台社会影响。

六、护航青春 普及青春健康教育

力开展青春健康工作,强化"青春健康"工作品牌建设,拓展网络平台和渠道,推广开展中、小学校项目、家长沟通之道项目,探索线上与线下结合的新形式,推进青春健康工作发展。实施生殖健康促进行动,落实上级有关工作要求,重点解决青少年、育龄人群及其他特定人群生殖健康的突出问题。普及科学避孕和生殖健康知识,开展生殖健康教育、咨询与服务,推进服务重心下移,推动人人享有生殖健康,提高群众生殖健康水平。做好农村中老年妇女生殖健康促进行动试点工作。继续以市七中、职专学校为青春健康教育示范基地,不断推进青春健康教育建设,促进青春健康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进机关"四进"工作联合教育、团委、妇联等部门,深入开展"护航青春•健康同行"活动;加强与市疾控中心和各学校等合作,共同举办相关主题活动。探索建立健全与有关学校、医院及社区的互动协作机制,广泛深入开展活动,加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为青少年成长创造良好的健康环境。各地要结合"会员之家"建设,在度内至少开展期以上青春健康教育培训采取点面结合方式,开展青春健康教育师资培训。

七、项目带动  惠及计生困难家庭

大力开展计生协项目扶持活动。市计生协以泉峰街道的灯具生产、胜桥镇新元村的种植项目为示范点,切实做好曲街道迴水湾颐年堂老年公寓计生特殊家庭"暖心家园"—"三结合"项目建设,迎接上级计生协检查、验收。同时,做好项目的日常监管、评估工作;要求每个乡镇创建一个"三结合"项目,充分发挥项目效益,有效帮助计生困难家庭脱贫致富。通过安排计生"三结合"项目,帮扶一批;通过小额贷款贴息项目给予效益较好的企业贷款贴息补助,引导优秀企业帮扶一批;通过扶贫统还模式获得保底分红收益,帮扶一批。同时,推动各地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快建立和完善失独老人住院护理补贴险、计生家庭意外伤害险等保险工作。认真做好计生特殊家庭住院护理补贴工作,推进"政府主导、卫牵头、协会协同、部门联动、社会支持"的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精准帮扶机制建设,在资料审批、资金发放上实行"严准快",切实解决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住院医疗护理困难,营造关爱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的良好社会氛围。着力落实精神慰藉、走访慰问、志愿服务、保险保障四项制度推动落实双岗联系人、就医绿色通道、家庭医生签约三项制度,推进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组建计生特殊家庭帮扶志愿者团队,开展帮扶培训计生特殊家庭联谊活动提高计生协群众工作能力。有效开展生育关怀计生系列保险活动。加强计生特殊家庭意外伤害保险工作,计生特殊家庭办理投保,开通理赔绿色通道,做好理赔一站式服务。提高计生家庭抗风险能力,减少因病返贫风险。逐步引导广大计生家庭自觉、自愿参保,初步形成"政府支持、各级参与、群众参保"的工作格局。年内,全市各乡镇均要全面开通E门店,大力拓展计生保险渠道,市里将实行进度完成定期通报制度,督促各地圆满完成上级分配的工作任务。

八、助力共建  参与基层社会治理

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工作条例》和国家卫生健康委、农业农村部、中国计生协《关于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家庭健康行动的实施意见》精神,全面加强基层计生协会员之家阵地建设,加大层层培训的力度,加强对基层计生协干部队伍卫生健康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提升服务乡村振兴促进家庭健康能力。围绕生育服务、家庭发展、便民维权、健康扶贫开展工作,引导群众广泛开展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推动完善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群众受益的计生多元治理体系,有效推进民主建设。以村(社区)"两委"换届为契机,夯实村(社区)计生协建设,巩固基层网底,健全计生协服务体系。加强探索创新,畅通参与社会治理、服务乡村振兴的渠道,推动新时代计生基层群众自治工作转型升级,助力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因地制宜做好计生家庭维权工作,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年度内将开展计生基层群众自治争先创优活动,表彰一批基层计生群众自治先进典型。同时,各地要继续加大和推进"会员之家"示范点创建工作力度,确保每个乡镇在去年基础上再新增12创建示范村(居)。

九、挖掘典型  扩大正面宣传效果

坚持正确政治导向,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大力挖掘好典型, 敢于发声亮剑,大正面宣传效果。以组织开展"5.29会员活动月"群众性宣传活动为主题,开展"7.11""12.1""生育关怀 真情服务"等重要节日纪念日活动弘扬主旋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聚起广大会员群众奋斗新时代的磅礴力量。创新和改进计生协宣传方式,重点宣传新时代卫健工作方针、新型生育文化,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增强计生协组织的活力。发挥计生协书画社、剪纸社、摄影社作用,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宣传活动。推进"网上计生协"建设,提高协会系统信息化水平,打造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新格局。进一步发挥人生杂志会刊作用,扩大《人生》覆盖面,办好学好用好《人生》。凸显讲好协会故事宣传协会典型、扩大协会影响上作文章,进一步弘扬协会正能量县级计生协年度内拟在市级以上报刊、网站上完成发表稿件20篇,各乡镇发表稿件在1篇以上。

十、强化监管  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扎实推进机关党的建设,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压实压紧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日常监督管理,持之以恒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争创模范党支部。严格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强化项目绩效监管,提高项目资金使用效益。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开展业务能力培训,激发干部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