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卫生健康局 > 规划计划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县域内医共体。按照“县强、乡活、村稳”的发展思路,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联合编办、发改等8部门制定了《常宁市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实施方案》,成立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药事管理委员会,制定了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内慢性病用药目录,基层医院用药品种类别全面扩大。二是信息化建设顺利推进。健康常宁信息平台建设成功获得农商银行资金支持并启动建设,5G智慧化急救服务体系建设顺利推进,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设立经市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并于5月启动建设,预计将建成“1个中心+1个次中心+4个急救分站”的院前急救模式,促使120院前急救与院内急救有效衔接。
(二)加强医卫人才队伍建设。完成编内专业技术人员招聘,预计成功招聘70人,并将剩余的25个编制用于人民医院单招。获批19个用编计划用于卫健系统引进高学历急需紧缺卫生专业人才,人才引进方案已报衡阳市人才办和衡阳市人社局审查备案。完善了《编外人员管理办法》,要求各医疗卫生单位削减编外非专技人员,全面优化人员结构。
(三)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组建378支“3+1+X”家庭医生签约团队,即“乡村医生、公卫专干、家庭医生(乡镇)+领衔医生(医共体牵头医院)+特殊人群所需的二、三级医院医生”,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结合“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下基层,进村入户开展签约、走访、健康管理。重点针对高血压、糖尿病、慢阻肺病、肺结核、严重精神障碍等慢病患者和65岁以上老年人、0-6岁儿童、孕产妇以及脱贫地区监测对象等人群,为他们提供基本公共卫生、基本医疗、个性化上门服务等。发放5万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盒”,内置高血压、糖尿病的基础药,伤痛贴、风油精、感冒药等日常药物,还有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治宣传资料和签约团队医生的联系方式,提升签约效果。
(四)推动医院转型跨越。完成中心医院与第二人民医院合并,两个院区全面整合到位,功能布局进一步优化。第三人民医院、第四人民医院顺利搬迁。积极顺应现实发展及群众需要,推动各医院转型发展,妇幼保健院发展医美、生殖健康、乳腺甲状腺结节筛留管控、国医堂等科室,第四人民医院向康复专科医院转型,盐湖卫生院发展精神病学专科,改造为公立精神病专科医院。
(五)推进中医药传承发展。巩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创建成果并做拓展延伸;积极争取“南詹正骨”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持续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在水口山铅锌矿社区成功举办春生篇“中医夜市”,免费服务群众超7300人次,让利百姓近30万余元。
(六)有序推进健康宣教和健康促进。开设健康大讲堂,结合“时令节气与健康”开展健康知识宣讲,普及健康生活理念。承办人大代表“6.25为民服务日”暨“健康管理,快乐生活”宣传活动,开展“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带动和提高居民对科学体重管理、近视防控、慢病管理的认知率,降低居民相关慢性病发病率。
(七)全面抓好民生实事办理。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院均规范建成门诊“一站式”服务中心。中医医院建成心理门诊。中医院接入湖南省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平台,人民医院正在进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信息化建设改造。
二、下半年工作重点
(一)提高急诊急救能力。完成5G智慧化急救体系建设,成立“常宁市120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中心”,负责我市院前医疗急救的指挥和调度工作,以缩小急救辐射半径,达到“1030”目标(城区10分钟到达,乡镇30分钟到达),做到上车即入院。
(二)力争“南詹正骨”成功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中医院举行“夏长篇”中医夜市,今后将把中医夜市在中医院常态化举行。
(三)力争妇幼保健院完成三级妇幼保健机构评审。
(四)加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完成疾控中心搬迁,开工建设中心医院住院楼。将四医院转型为康复医院,在盐湖卫生院建设精神病专科,将其打造为精神病医院。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