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市政府部门信息公开目录 > 信访局 > 规划计划
全市信访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局扎实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工作,高质量完成了各重点节会值班工作,各项工作稳步推进,确保大局和谐稳定,现将我局信访工作半年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截至6月30日,全市信访总量1078件次,其中,越级访121人次,本级受理群众来访418批943人次(集访41批431人次,个访377批512人次)。收到群众来信84件次,网信455件次。
二、工作情况
1.立足“事要解决”,推动提质增效抓业务。一是坚持闭环管理。围绕“简单信访马上办、一般信访快速办、疑难信访监督办”原则,下气力开展初信初访办理提质增效行动,推行信访办理“两见面一现场、双审核一把关”结案机制,实行“清单+闭环”管理,做好办理文书、答复意见预审工作,确保群众参评率、满意率逐步上升。二是强化积案化解。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包到底”的要求,对所有信访积案逐件交办、落实领导包保责任。召开信访联席会议对重难点信访事项会商,对疑难复杂信访事项因案施策、跟踪督办,确保按期化解目标实现。
2.坚持抓早抓小,推动夯基筑本抓源头。一是加强源头治理。出台《常宁市初信初访管理办法》规范初信初访信访事项办理流程,强化闭环管理,推动工作落实,最大程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初始,防止信(网)转访、初转重、下转上。及时就地解决信访问题,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小、化解在早、化解在基层。二是深化多元化解。规范信访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管理,整合各类调解资源进驻中心,强化访调对接、访诉对接,大力推行部门联合接访和律师提供法律服务,尽全力将问题解决在小、处置在早。
3、切实加强信访法治宣传,依法处理违法信访行为。大力开展信访宣传工作。为进一步加强信访法治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群众依法、理性、有序、文明表达诉求,6月6日,我局联合市公安局、法院、检察院等单位在青阳广场、东方广场开展常宁市2025年《信访工作条例》实施三周年主题宣传暨第八个“信访法治宣传月”活动。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立明到场指导。通过宣传活动进一步提升了群众对《条例》的知晓率,扩大了信访工作法治化影响,切实推进信访法治化工作走深走实。同时积极加强与市委党校对接,将《条例》纳入党校学习培训内容。4月21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袁立明到市委党校就信访工作向中青班参训同志进行授课。
三、存在问题
四、下步工作打算
(一)聚焦“预防法治化”,确保源头治理责任到位。源头预防是防止信访问题产生、扩大、上行的关键环节。继续扎实推进矛盾纠纷多元排查化解,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可能引发影响社会稳定问题的重大措施、重大政策、重大工程等做到应评尽评,做到依法决策、科学决策,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最大限度避免因不作为、乱作为引发信访问题。
(二)聚焦“受理法治化”,做到转送督办到位。受理是信访事项流转的起点,“第一粒”扣子没有扣好,直接关系到后续办理质量。一是全面准确登记。对群众信访事项及时、完整、准确录入信访信息系统,确保基本信息、信访目的、问题概况、内容分类等要素齐全、要点完善。二是精准区分导入。对信访事项准确分类、精准分流。责任单位对收到的信访事项,要分清是否已经进入相关程序、处在哪个环节。三是精准转送交办。加大转送交办力度,督促有权处理机关严格按规定时限和程序受理,并按照格式文本出具受理意见。
(三)聚焦“办理法治化”,做到依法按时处理到位。一是规范办理流程。信访事项的受理、办理、送达各个环节,均要在规定期限内向信访人出具书面文书、履行签收手续并录入信访信息系统。二是提升办理质效。要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将“实质化解”理念贯穿于信访问题的化解全过程,变“结案了事”为“案结事了”,真正做到“三到位一处理”。对有权处理单位和部门办理程序不规范、超期办理、实体处理不到位等问题,信访部门要采取发函提醒、点对点通报等方式加大督促力度,确保程序规范、实体到位、事心双解。
(四)聚焦“维护秩序法治化”,做到依法处理到位。实行信访工作双规范,既规范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访工作行为,也规范信访人的信访行为。依法处置信访人滋事扰序、缠访闹访、歪曲事实、诬告陷害他人等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或构成犯罪的行为,树立维护信访秩序的鲜明导向。
常宁市信访局
2025年7月4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