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新会所绩评字(2019) 08号
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18年
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常宁市财政局:
根据《中共湖南省委办公厅、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湘办发〔2019〕10号)、《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暂行办法》(财预〔2011〕285号)、及常宁市财政局[常财绩(2019)24号]《关于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文件精神,受常宁市财政局委托,我所于2019年10月14日至11月1日对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审计,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部门基本情况
1、机构人员情况
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内设办公室、计财股、监督管理股、科教质量股、人事宣教股、政策法规股等6个机构,下辖市农机安全监理站、市农业机械化学校、市农机技术推广站及23个乡镇农机站。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在职人员232人,其中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人员21人,财政补助人员211人。
2、主要职能
(1)贯彻执行中央、省、市关于农业机械管理的方针政策对全市农业机械依法进行管理,制定全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规划、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全市各类农业机械的使用管理及统计工作、登记上户、核发牌证、安全技术检验、驾驶证年度审验及考核、发证等工作。
(3)负责全市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
(4)负责全市农机管理人员、驾驶操作人员的技术培训。
(5)负责全市农机化社会服务体系建设。
(6)指导农机维修网络建设,负责全市农机维修质量监督。
(7)负责引进推广农业机械新技术、新机具。
(8)负责全市农机化工程项目的考察、论证、立项、报批,并组织实施,统筹使用农机化专项资金。
(9)负责全市农产品加工机械装备及技术的引进和成果转化。
(10)承办市人民政府交办的其它事项。
(二)2018年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重点工作
2018年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着力从农机科技推广、农机社会化服务、法制建设、农机安全执法、农机购置补贴执行及农机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开展了如下重点工作:
(1)积极推广新型适用机具;
(2)继续巩固发展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
(3)抓好农机安全生产;
(4)落实农机购置补贴;
(5)基层党建、作风建设、精准扶贫。
(三)2018年部门整体预算、收支情况
1、年初预算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2,241.66万元(经费拨款收入2,131.66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拨款10.00万元、上级拨款收入100.00万元),基本支出2,061.66万元(工资福利支出2,027.86万元、商品和服务支出33.80万元、对家庭和个人补助支出0万元),项目支出180.00万元。
2、年终决算
收入情况:全年财政拨款收入1,756.45万元。
支出情况:全年财政支出总额1,756.4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48.64万元,项目支出107.81万元(按功能和经济分类详见本报告第三点第(一)项),项目明细如下:
单位:万元
项目名称 |
金额 |
单位支出金额 |
拨付企业和个人金额 |
一般行政管理事务 |
7.64 |
7.64 |
|
农机推广与培训、农机抗旱救灾资金 |
29.66 |
3.26 |
56.00 |
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资金 |
29.60 |
执法监管(农机安全及监理、乡镇农机站执法35万元) |
40.62 |
40.62 |
|
其他农业支出 |
0.29 |
0.29 |
|
合计 |
107.81 |
51.81 |
56.00 |
注:农机购置补贴由财政局乡财局直接发放。
结转和结余情况:年初、年末结转和结余无余额。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对2018年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的预算配置、预算管理、资产管理、职责履行、履职效益等内部的绩效考评,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为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二)绩效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评价依据
1、绩效评价原则:绩效评价过程中遵循程序客观公正、操作简便高效、结果横向可比原则。
2、绩效指标体系:在市财政局制定的共性指标体系基础上,根据局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细化,具体见附表。
3、绩效评价方法:主要采用产出效益分析法、比较法、因素分析法等。
4、绩效评价依据:
(1)《关于全市所有行政事业单位整体绩效评价及重点项目绩效评价的通知》[常财绩(2019)24号]。
(2)常宁财政局《2018年度单位收支计划的批复》[常财预函〔2018〕3号]。
(3)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提供的2018年决算报表、财务资料。
(4)《常宁财政局关于批复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18年度部门决算的函》[常财农函〔2019〕23号]。
(三)绩效评价过程
1、前期准备
按照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我所于2019年10月14日成立以谭小军、袁发明为主的绩效评价小组,对相关的国家法律、法规进行了认真学习,掌握政策,根据部门整体收支情况制定了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实施方案,设计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组织实施
采用核查法核查2018年财政预算批复执行和部门整体支出情况,核查了项目资金使用、“三公”经费、内部控制制度,根据部门职能和年初制定的绩效考核目标,进行了实地绩效评价。
抽查了兰江乡景星村耕道建设资金、兰江乡田森正业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扶持资金,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考评。
3、分析评价
对评价过程中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形成初步主体评价意见,并依据设定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分,最终形成综合性书面报告。
三、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部门整体支出主要指标分析
(1)决算主要指标支出情况分析
2018年决算支出1,756.4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1,648.64万元,项目支出107.81万元。明细和占比如下表:
单位:万元
分类 |
按功能分类 |
金额 |
占比 |
按支出性质和经济分类 |
金额 |
占比 |
基本支出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7.45 |
0.99% |
人员经费 |
1,466.28 |
88.94% |
农林水支出 |
1,527.29 |
86.95% |
日常公用经费 |
182.37 |
11.06% |
住房保障支出 |
103.91 |
5.92% |
|
|
|
小计 |
1,648.64 |
93.86% |
小计 |
1,648.64 |
100.00% |
项目支出 |
农林水支出 |
107.81 |
6.14% |
工资福利支出 |
1,443.19 |
82.16% |
|
|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220.48 |
12.55% |
|
|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23.09 |
1.31% |
小计 |
107.81 |
6.14% |
对企业补助 |
69.70 |
3.97% |
|
总计 |
1,756.45 |
100.00% |
基本支出和项目合计 |
1,756.45 |
100.00% |
(2)“三公”经费支出情况分析
决算报表列示,2018年“三公”经费总支出7.59万元,其中公务接待费5.20万元、公务用车2.39万元、因公出国(境)费0万元,比年初预算8.40万元减少0.81万元,比2017年9.33万元减少1.74万元。
2、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1)部门整体支出经济性分析
2018年预算控制和执行较好,人员经费、项目经费、“三公”经费均控制年初预算内,但日常公用经费年终决算比年初预算增加148.57万元。
预算管理方面,制度执行总体较好,需进一步强化,费用列支、项目管理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2)部门整体支出的效率性分析
基本支出保障了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按照现行人员待遇政策支付人员工资、社会保险、公积金、日常运转,项目支出保障了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各项业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3、部门整体支出的效益性分析
2018年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市农机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着力加强农机科技推广,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全程机械化大幅提升,加强法制建设和农机安全执法,确保近10年无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加强农机购置补贴的执行力,确保惠农资金发放无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以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开创农机化发展的新局面,主要体现在。
(1)农机总量大幅增加,2018年着重推广谷物烘干机和水稻桔杆还田技术,解决了稻草焚烧和环保等问题,并继续积极推广新型适用机具,截止2018年年底,全市已有农机总动力792500千瓦,21.8万台次,其中拖拉机1864台,耕整机1.03万台,插秧机186台,水稻联合收割机1200台,饲草加工机械680台,茶叶加工机械560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190台,水泵6380台,烘干机55台套,日烘干能力1000吨。
(2)水稻、油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大幅提升,先后在罗桥等10个乡镇创办了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示范片,带动全市水稻机插秧技术普遍应用,全市水稻机插面积达到31万亩以上,水稻机耕、机插、机收分别达到103万亩、31.5万亩、101万亩,较2017年分别增加13万亩、3.5万亩、14.37万亩,较2017年分别增长1.07%、1.7%、2.7%。油菜生产继续以宜潭曹同塘湾示范片为样板,先后创办西岭等6个乡镇示范片,油菜播种面积46万亩较2017年增加11万亩,其中机耕41.49万亩较2017年增加16.49万亩、机播20.5万亩较2017年增加12.2万亩,分别较2017年增长19.8%、20.86%。
(3)全年无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2018年8月开展了“集中攻坚”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通过进村入户大排查,签订安全责任状、部门联合大整治、日常农机监理、创办平安农机示范乡镇和示范村等措施,确保了全年全市无农机重特大安全事故。
(4)农机培训有声有色。2018年共举办免费培训班3期,共培训学员396人次,选送参加了全国农业职业技能比赛衡阳初赛,勇夺衡阳赛区农机驾驶技术第一名和维修技术第二名,有效地促进了先进农机新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5)发放农机购置补贴金额363.58万元,2018年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绩效管理考核办法,加大工作考核力度,建立“谁办理、谁负责,谁核实、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责任倒查和追究制度,强化机具核实,坚持阳光操作,规范管理,全年录入补贴机具338台,核查341台次,受益275户,补贴金额363.58万元。
(6)基层党建、精准扶贫、作风建设齐头并进,2018年完善《党组织工作职责》、《党组织生活会制度》等多项工作制度和规章,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抽派2人组成工作队到塔山乡参加扶贫攻坚,抽派2人到扶贫村担任第一书记,同时抽调机关干部结对帮扶塔山乡敖头村和洋泉镇坦冲村贫困户,拨付帮扶资金7万元,同时机关作风建设上一台阶。
4、绩效评价结果
依据评价指标和评价标准,经过科学、公正的评价,得出各指标的分项值,汇总得出整个项目的绩效评价结果。经过数据量化评分,2018年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部门整体支出运行良好,得分91分。绩效评价评分表见附件。
四、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存在问题
1、费用列支不规范
1.1农机监理站差旅费用不规范(已整改)
2018年11月9#、12月7#凭证分别列支农机监理站2018年1-9月、10月差旅费65,220.00元、7,832.00元,有15个人同月报销金额相同,未扣除事假天数,已整改。
1.2退休人员活动经费列支不规范
2018年2月9#凭证列支2017年退休人员每人1000元现金活动经费计61,590.00元,12月14#凭证列支2018年退休人员每人1700元现金活动经费计110,500.00元。
2、项目管理有待加强
2.1项目资金有3.26万元用于培训费用
2018年农机推广与培训、农机抗旱救灾资金和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生产示范推广资金共列支项目资金59.26万元,实际拨付企业和个人金额资金为56万元,有项目资金3.26万元用于培训费用。
2.2项目资金滞留在乡镇经管站,监管有待加强
2018年12月下拨兰江乡景星村机耕道建设资金5万元,绩效评价时该笔资金滞留在兰江乡经管站景星村户头上,并没有及时拨付,项目资金监管有待加强。
(二)建议
1、科学合理编制预算,严格执行预算,加强预算编制的前瞻性,建议按新《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根据政策规定和本局的发展规划,结合上一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本年度预算收支变化,科学、合理地编制本年预算,避免预算支出与实际执行出现较大偏差的情况。
2、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湖南省委“九条规定”,严格执行本局管理制度及厉行节约制度,加强经费审批和控制。
3、加强项目管理和资金拨付监管。
附件1:常宁市农业机械管理局2018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指标表
绩效评价报告编制单位: 常宁新世纪联合会计师事务所
(普通合伙)
湖南·常宁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二0一九年十一月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