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2017年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按照《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做好2017年度省级一般公共预算专项资金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湘财绩〔2018〕3号)要求,为做好专项资金自评工作,我局制定了自评方案及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第一部分 常宁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概况
一、单位主要职能
常宁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是常宁市政府主管全市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职能部门,依法履行下列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工商、质检、食药监相关业务法律、法规和政策;拟订并组织实施市场监督管理事业发展规划和技术机构建设规划。2.负责涉及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的各类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并监督管理。3.组织指导查处违反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法律、法规、规章的行为;4.依法承担对各类市场经营秩序监管责任;5.依法承担消费者权益保护责任,建立消费者权益保护体系,组织指导消费维权工作;6.依法实施合同行政监督管理,规范合同行为;7.负责商标监督管理工作,依法保护商标专用权;负责管理标准化工作;8.组织协调和指导各部门、各行业的标准化工作;9.负责管理计量工作;组织推行法定计量单位和国家计量制度;10.负责特种设备的安全监察工作;11.负责药品、医疗器械行政监督和技术监督;12.指导镇村健全食品安全监管制度;13.承担市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委员会具体工作等工作;14.承办市人民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机构、人员构成
常宁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现有52个机构设置,其中机关股室22个,即:办公室、政策法规股、人事教育股、财务基建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企业和个体经济监督股、市场与合同监督管理股、网络交易监督管理股、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股、质量管理股、标准化股、计量与认证监督管理股、特种设备安全监察股、产品质量监督股、食品药品安全综合管理股、食品生产监督股、食品流通监督股、餐饮服务监管股、保健食品化妆品监督股、药品监管股、医疗器械监管股、行政审批服务股;基层监管所22个,即:水口山所、培元所、泉峰所、宜阳所、柏坊所、洋泉所、新河所、庙前所、罗桥所、大堡所、新河所、荫田所、白沙所、烟洲所、胜桥所、官岭所、西岭所、兰江所、蓬塘所、三角塘所、板桥所、塔山所、天堂山所。直属事业单位8个,即:信息中心、老干与后勤服务中心、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指导中心、投诉举报中心、常宁市注册登记服务中心、常宁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常宁市质量监督检验及计量检定所、市场和质量监督稽查大队。常宁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现共有工作人员353名。
第二部分部门财务情况
一、2017年度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1、部门整体收支情况
2017年常宁市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总收入3507.91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3478.94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99.17 %;其他收入28.97万元,占全年总收入的0.83%。总支出3503.99万元,其中基本支出3177.03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90.67%;项目支出 326.96万元,占全年总支出的9.33%。
2、项目资金安排情况
2017年我局收到项目资金共计348.63万元。其中:常宁市财政实际拨付专项资金289.38万元,省财政财政实际拨付专项资金59.24万元(工商专项42.88万元,食药专项13.36万元,质监3万元),根据专项工作开展的需要分次拨付,年内基本安排到位,到位率100%。
3、项目资金管理及使用情况
2017年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专项共使用326.96万元。主要使用在市场监管、食品药品行政执法、抽检专项经费210万元,商事制度改革20万元,信息化建设17万元,基层及装备建设19.96万元,计量检定专项30万元,工业产品监督抽检专项经费30万元。
二、部门绩效目标
1、项目立项依据
工商系统行政管理专项、质监专项、食药专项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和部门“三定”职责,对查办竞争执法案件、打击传销专项工作、企业信用监管以及年度优秀典型案件评选、质监执法、食品药品安全等给予适当补助,促进全省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而设立的项目。具体包括行政执法专项、打击传销专项、市场主体违法纪录公开专项和优秀典型案例评选等。
项目绩效目标
2017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思路,明确提出:1、落实商事制度改革,促进经济繁荣发展。2、创新市场监管方式,维护健康市场秩序。3、狠抓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食药安全。4、加强安全生产监管,严守发展安全底线。5、实施“质量强市”战略,促进常宁产品走出去。5、大力开展消费维权,打造新时期新消保。6、积极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统一思想认识。7、深入开展“五比五做”,强化赶优争先意识。8、扶贫攻坚,促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三、绩效评价目的
通过绩效自评,发现市场监管及行政执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方面存在的不足和困难,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和项目管理水平,促进我县市场监管及行政执法工作开展。
四、组织实施绩效情况
1、领导重视、职责明确。
为搞好财政预算绩效管理,确保全年绩效目标的实现,我局成立了以一把手为组长,其他领导及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财政预算绩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将年度绩效指标层层分解到各内设机构,年中进行跟踪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为年度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2、监管服务双管齐下。
(一)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立足业务圆目标
(1)、加强食药监管,严保食药安全底线。开展学校食品安全“护苗行动”、网络食品安全“清网行动”、保健食品“护老行动”“正源行动”、化妆品“护美行动”、肉及肉制品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流动领域食品安全专项整治、餐饮行业专项整治、茶叶加工小作坊专项整治、食用植物油生产加工专项整治、酒类市场专项整治、医疗机构在用分子筛制氧设备的专项检查、处方药未凭处方销售专项整治等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并加强食品检验检测和食药安全监测,将“四个最严”落实到实处。全年共检查和巡查食品、餐饮经营户4000余户次,抽检各种食用农产品、肉及肉制品240个样品、工业产品230个样品;查办各类食药安全案件60件,处罚没款100余万元,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00余份,责令停产停业5户;收集和上报食品、化妆品、药品、医疗器械监测报告597份,100%完成食品药品风险监测任务,有效防范禽流感、毒蘑菇事件的发生。全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食品药品安全事故,保障了人民群众食品安全。
(2)狠抓专项整治,严把市场监管防线。持续开展查处无照(证)经营、校园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商标广告市场整治、产品质量稽查工作、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反不正当竞争、产(商)品质量“利剑行动”、“瘦身钢”清查和整治行动等专项整治工作,全力维护全市市场经济秩序,为常宁经济健康发展保驾护航。全年,查处无照经营案件21起、商标广告违法案件19件、不合格商品案3件、不正当竞争案件1起、网络交易领域案件2起,取缔“瘦身钢”加工厂1家、无照砖厂16家、洗涤企业3家,共处罚没款200余万元。
(3)落实品牌战略,严抓质量提升。全面实施商标品牌战略,形成“常宁品牌”集群效应。我市现有效注册商标1184件,2017年,新增223件,其中农产品商标36件,中国驰名商标1件、湖南省著名商标6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衡阳市知名商标3件、湖南名牌产品5件、衡阳市名牌8件、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个、衡阳市市长质量奖品牌3个。其中“常宁茶油”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常宁茶油”地方标准正在加紧制定,预计2018年3月可以发布。
(4)创新消费维权,打造常宁新消保。3月15日,举办以“网络诚信、消费无忧”为主题的大型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纪念活动,并启动我市公用企业消费者评议工作。消费者评议工作在“四大家”和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下,进行了现场满意度测评、微信投票、问卷调查、现场检查、整改提高等环节,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各公用企业纷纷结合评议活动积极开展自查自纠,服务质量显著提高。活动期间,受理12315消费投诉举报74件、12345交办投诉38件、12331投诉案件24件、网络投诉8件,做到了件件受理,件件回复,处理率达100%,满意率在90%以上。并开展强检计量器具检定工作和产品质量监督抽检工作,维护市场公平公正,完成强制检定加油机366枪、地秤35台、天平24台、压力表118块、电子台秤160台。11月,按照人大意见,开展重点民生领域计量器具计量专项监督检查,抽检水表50块、电表50块、燃气表30块、加油机8台。
(二)瞄准重点,服务大局,保驾常宁促发展
(1)坚决落实决策,按时完成交办任务。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决策,不遗余力完成市委、市政府及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对领导批示交办的事项做到件件有部署、件件有落实、件件有报告,全部处理回复到位;按时报送年初工作计划、工作要点、季度工作进度、半年工作总结、重点工作进展情况、年终工作总结和2018年工作打算。办理党代表提案1件,人大建议1件,政协委员提案2件,处理回复均获代表和委员满意。按照市委、人大的安排,圆满完成人大代表分组讨论会议承办服务工作。2018年1月16日,召开专题学习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了2018年工作计划,明确了2018年工作思路、工作目标。按照市委工作安排,对元旦、春节期间市场监管工作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制定了元旦、春节期间市场监管方案,1月份以来,各业务股室、监管所全面启动食品、保健食品“护老行动”、肉类市场整治“百日行动”等食品安全等专项整治,开展安全生产打非治违“春雷行动”、特种设备安全大检查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确保全市人民节日市场安全。
(2)致力脱贫攻坚,全力投入小康建设。全力推进我局扶贫联点村—塔山瑶族乡塔山村、胜桥镇14个村的脱贫工作及蓬塘乡蓬塘村的新农村建设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向塔山瑶族乡塔山村派出扶贫工作队,由党组成员、副局长王耀群任工作队队长,长期驻塔山村帮扶该村脱贫攻坚;全局派出15个扶贫分队共计160余人进驻胜桥镇14个村开展结对帮扶工作。我局2017年扶贫出动干部职工287人,共结对503户。在脱贫攻坚中,我局共投入帮扶资金70多万元,发放帮扶物资800多份。10月17日,组织开展“我要上学,我要有个家”扶贫日捐款35800元;组织开展“慈善一日捐”活动,捐款10750元。为胜桥镇捐款捐物合计211880元,发放食用油500桶,租车费8万余元,向村里支付扶贫人员生活经费10万余元,加上22个基层监管所跟随各乡镇扶贫投入资金16万余元。支持塔山村扶贫资金10万元,扶贫工作经费1万元。支持蓬塘村资金2万元,支持蓬塘乡满江村(我局派出第一书记)资金1万元。
(3)抓好综治信访,解民生问题保稳定。以“平安单位”创建、巩固创卫成果、迎接省级文明单位复核检查为载体,将综治、维稳、信访工作融入日常、抓在经常,积极开展周五全民卫生日和巡逻劝导活动,关注民生问题;抓好综治民调工作,坚决不拖后腿;认真办理信访案件,全年受理信访案件3件,办结3件,坚决将矛盾和纠纷解决在萌芽阶段。
(4)全面落实改革,释改革红利促发展。
一是落实改革措施,释放改革红利。继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不断优化登记服务,简化办事流程,降低企业发展成本,减免注册登记费,取消信息检索费、计量检测费等涉企费用;改企业巡查制为抽查制,实施“多证合一”改革、“两证整合”改革、登记制度改革、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全程电子化登记改革、简易注销改革等改革措施,办事流程和办事时限大为缩短,基本做到了注册登记“让企业最多跑一次”,今年共当场办照颁照700余本。我局企业注册登记服务得到进一步优化,为常宁招商引资、发展经济营造了良好的登记政务环境。截止目前,我市市场主体总量达到27874户,其中企业3308户,2017年新增624户,同比增长34.2 %;农民专业合作社1167户,2017年新增396户,同比增长79.2%;个体工商户23399户,新增2392户,同比增长 0.8%。累计换发“多证合一”企业营业执照3647本,完成率达90%以上;核准“两证整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4958本。企业名称登记改革正式启动,共核准“冠湖南”企业名称及营业执照8本、“冠衡阳”企业名称及营业执照2本,已有11户企业通过网络平台自主申报名称;启动注册登记电子化,共颁发电子营业执照2本;引进企业简易注销机制,受理企业简易注销申请20余件。
二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服务经济健康发展。大力推动企业年度报告公示制度,为健全企业信用信息公示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打下坚实基础。继续落实“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措,监管力度进一步强化、监管手段进一步创新和多样化。2017年10月以来,开展涉企信息统一归集公示工作,切实发挥牵头作用,加紧对各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公示工作的调度,主动与电子政务办对接,为39个涉企信息归集部门开通电子政务专网,并对部门涉企信息归集工作进行逐一培训、调度和核实,共归集行政许可信息3218条,行政处罚信息136多条,接收和反馈双告知信息4611条,下载经营异常名单367条,已基本实现本部门信息归集公示率100%,各部门涉企归集率不少于70%的目标,扩宽信用信息共享、联合惩戒的范围。
三是服务招商引资,促进常宁经济发展。近年来,我局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市场主体”为工作主题,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服务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全力帮扶该企业做大做强。今年,引进四川人罗绒达瓦来我市创办湖南省牧良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注册资金达1180万元,2017年新建了牛棚、猪棚,固定资产总投入达1800万元;继续支持台资企业常宁一滴香油茶有限公司,2017年新建茶油加工车间2个,固定资产新投入达500万元。我局出台以下支持措施,支持企业发展:一是优化登记环境。按照商事制度改革要求,进一步降低企业登记门槛和简化登记流程,受理冠“湖南”和“衡阳”企业登记,支持企业落户常宁。二是鼓励企业注册商标。支持和培育企业申请注册商标,助力企业做大做强,支持常宁市一滴香油茶有限公司注册“一滴香”注册商标。三是铺设融资登记“绿色通道”。引导公司通过动产抵押、股权质押、商标专用权质押以及债权转股权等方式,盘活资产、融资借贷。
(5)严抓安全生产,守住生产发展红线。严格执行重大事故隐患治理“一单四制”制度,全面开展“三大一严”、“安全生产大检查”、“打非治违”等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突出安全生产整治重点,集中力量加强对特种设备、非煤矿山、危险化学物品、烟花爆竹等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管。提前完成3件上级交办或通报的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督办件的办理工作,相关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均得到有效治理。全年,检查安全生产企业160户次;排查各类特种设备安全隐患178处,下发安全监察指令书64份,查扣灌装液化气24瓶,取缔无证经营液化气经营户2家;发现烟花爆竹领域无照经营5户、无证经营户65户,全部抄告市安监局和市安委办。
(三)强化认识,规范管理,加强内控强基础
(1)抓实基层党建,充分发挥基层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党建工作的各项指示精神,在全局党员和党员干部中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2017年10月31日,召开干部职工大会进行宣传贯彻,党组书记、局长段曙辉作了党的十九大精神辅导报告;2018年1月24日,党组中心组重点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2018年2月2日,我局召开了以“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各项决策部署”为主题的党组民主生活会。2017年,深入开展“机关党旗红,建设‘五个新衡阳’见行动”主题实践活动,扎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积极参与脱贫攻坚行动,完善“三会一课”制度,全面推行党员学习教育纪实积分制度,将“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抓在经常、融入日常。全年,专题研究党建工作4次,组织开展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10次、专题讨论4次;开展“七一”庆党建96周年系统活动,开展乒乓球比赛、象棋比赛和重温入党誓言等主题党日活动;共收缴党费6.9万元;部署“两新组织”全覆盖工作,全面摸清全市非公经济体党员分布情况,制定整合方案,成立非公经济体综合党委和60多个非公党支部、联合党支部,有效推进常宁市非公党建工作上新台阶。
(2)全面依法行政,严格规范行政行为
一是严格行政执法。制定《重大案件案审制度》,联合会审重大案件,确保重大案件依法、按程序、高质量办结,重点抓好行政执法规范工作。以“3.15”保护消费者权益日等活动为载体,开展普法活动和法制培训,提高了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普及率。以涉企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共享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综合评价(联合审查)为平台,强化行政执法成果运用,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挫”的执法效果。
二是严格公文办理。公文办理严格按照公文处理规范进行,办文严格执行局长审批制度,全年共计发文97件,全部按规定签发;收文严格执行签收制度,共计收文476份,全部按规定签收、下发及存档;政务信息严格执行政务公开制度,在常宁市政府网站等网站公开政务信息65条、公开行政处罚信息110多条、行政许可信息3000多条;政务工作严格执行保密规定,凡涉密事项、重大事项和公开事项均实行审批制度,重要文件、事项只通过内网自动化办公系统OA发布,保密文件按保密规定进行传阅。同时,加强档案标准化建设,建有标准化档案室1个,所有企业档案、行政许可档案资料进档案室保存,共存档6000余册,综合资料按规定移送市档案局存档,共移送110多册。
(3)加强宣传引导,树立单位崭新形象。
我局注重新闻宣传的力量,按规定公开单位信息,多渠道宣传单位工作,积极向社会展示单位新形象,报道新闻130条,其中被国家级媒体采高3篇,被省工商局红盾网、省局刊物《市场和质量监管》采稿20篇,被衡阳市工商红盾网采稿和通过OA报送新闻报道64篇,被三湘都市报华声在线、今日头条等媒体采稿43条。同时,分析时事,精心调研,积极为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事业和常宁市发展建言献策,起草调研报告《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助力常宁高速发展》(获优秀奖)、《常宁市商标品牌发展形势与分析》。
(4)加强内控管理,大力提升工作效能。
一是加强应急管理。制定和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特种设备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国庆、党的十九大期间户外广告事故应急预案》。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启动禽流感防控、毒蘑菇事件应急处置等应急处置行动,在重要时期、全市重大活动、重大会议接待期间开展餐饮食品安全检查及应急处置行动。
二是加强财务管理。积极完成非税收入任务和争取上级资金,全年完成非税收入485.3万元,全部入库市财政,完成比例为121.25%;全年争取上级资金71.12万元。
2017年工作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离上级和群众的期望还有一定的差别。2018年,我局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奋力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县,昂首健步迈向全国经济百强县”的奋斗目标,以依法行政、为民办实事为重心,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完善工作机制,补齐工作短板,全力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大力推进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管事业上新台阶。
五、部门整体绩效情况:
2017年我局被常宁市委评为综治维稳、安全生产等先进单位;被常宁市委评为年度目标绩效管理优秀单位;被省消委评为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先进单位;企业和个体年报、无照经营查处取缔、商标广告监督管理被衡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先进单位,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工作被衡阳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良好单位,计量检测与检定被衡阳市质量技术监督管理局评为先进单位。
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目前我局一个部门对应省市两到三个部门,工作重大,任务繁重。经费不足,执法车辆不够用,现在全局只有18辆车(乡下22个所),有许多新设立的所甚至连办公室都没有,离城镇又路途遥远,开展工作困难重重。
2、固定资产管理有待进一步规范。
3、办案经费欠缺。
为此,我们建议:
1、理顺现行市场监管部门管理体制。以建立统一权威的市场监管体制为目标,进一步研究和健全目前各地在市场和质量监管机构设置方面的问题。
2、落实市县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下放后经费保障水平不降低规定,建立经费保障长效机制。市县各级政府要站在促进市县市场监管部门进一步依法履职,促进事业发展的角度,保障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基本支出和必需的履职支出,确保同级工商和市场监管部门下放后经费保障水平不降低,并视财力可能逐步提高其经费保障水平。继续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规定,杜绝收支挂勾现象。
3、加强固定资产管理,每样资产的管理落实到人。
4、向多方面争取资金,将办案经费保障到位
常宁市食品药品工商质量监督管理局
2018年6月19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