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常宁市卫计局一般公共卫生专项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管理的汇报

 

2017年常宁市卫计局一般公共卫生专项

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管理的汇报

 

    根据国家有关绩效评价的规定,我们本着独立、客观、公正、科学的原则,按照公认的绩效评价方法,对2017年常宁市卫计局财政性专项资金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在审计评价过程中,我们结合专项实施单位的实际情况,实施了包括核对收付款依据、查阅相关制度等审计程序。现将我市2017年一般公共卫生专项及计划生育利益导向资金管理的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通过实施国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明确政府责任,对城乡居民健康问题实施干预措施,减少主要健康危险因素,有效预防和控制主要传染病及慢性病,提高公共卫生服务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使城乡居民逐步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国家和各地区针对主要传染病、慢性病、地方病、职业病等重大疾病和严重威胁妇女、儿童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以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和处置需要,制定和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并适时充实调整。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我市每年将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列入民生工程来实施,对全市乡镇、村按照“市管乡、乡管村”原则层层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责任。卫计局由业务副局长具体抓,基卫、疾控、妇幼、中医、医政、综合监督、财务等股室各司其责;中医院、妇幼保健院、卫监局和疾控中心等专业机构强化分类指导责任,在各自的业务范围内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培训、信息收集和监督考核。乡镇(社区)卫生院公卫办细化工作任务,量化考核指标,并对乡村医生进行指导和考核。

三、专项资金主要绩效

(一)全面开展预防接种工作。全市各单位的预防接种资料齐全真实,疫苗出入库记录规范,台账相符。疫苗的运输、接收、贮存和使用做到了全程冷链,保障了疫苗质量;免疫规划信息化管理进一步加强,全市各单位开展了疫苗扫码出入库工作,扫码入库率100%;接种单位实行了疫苗接扫码接种,扫码覆盖率100%,扫码接种率91.22%14个乡镇的扫码接种率超过95%。所有乡镇、社区开展了两次以上疫苗查漏补种工作,全市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建卡率99.32%,建证率100.00%,各种疫苗接种率均大于90%。全市26个乡镇(社区)卫生院均按要求规范管理第一类疫苗,保证了第一类疫苗有计划分发和使用。

(二)继续规范老年人保健、慢性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全市各单位为65岁以上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每年免费为老年人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全年体检60707人,电子档案录入60707份,累计健康管理82686人。对35岁以上居民进行首诊测血压制,对查出高血压、糖尿病确诊病例建立了慢病专门档案,制定慢病综合防治计划和及时进行随访,逐步开展规范化管理。全市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在册3513人,在管患者3436人,管理率97.81%,规范管理率83.32%,服药率96.87%。各单位与患者监护人均签订了网络知情同意书并对患者进行了管理,重精患者检出率、规范管理率、服药率均达到上级要求。

(三)深入开展结核病防治和健康教育。全市全年登记治疗的患者756例,系统管理705例,系统管理率83.9%;与主流媒体合作加强健康教育,同市电视台、广播电台“村村响”、《常宁报》等媒体合作,开辟健康宣传专栏,宣传健康教育知识,在泉峰公园路段设立健康教育知识文化墙,在人口集中的城乡集贸市场、交通要道、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场所进行张贴健教宣传海报5000张,各单位都设立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和健教兼职人员,设置了健康教育宣传栏,定期发放健教资料。

(四)认真开展传染病防控和处置。各单位均有重大传染病防控方案和领导小组,成立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及卫生应急机动队,安排应急值班,及时完成2次以上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能及时开展传染病和死亡病例报告,大部分单位传染病诊室能正常开放。

(五)认真开展孕产妇保健和儿童保健。各单位均按照《湖南省孕产妇系统管理规范》开展孕产妇保健工作,做好高危孕产妇的筛查、追踪、结案,做到各种表、卡齐全,提高孕产妇保健管理质量。巩固了儿保服务合格县创建成果,继续加强儿保工作人员管理,并对7岁以下儿童情况进行了摸底登记,建档建册。规范了儿保门诊建设,配备儿保相关设施和检查室,并对辖区内儿童开展体检。

(六)认真开展中医药管理、卫生计生监督协管和综合管理。各单位均安排兼职有序开展中医药管理,及时开展辖区内学校卫生、医疗机构、公共场所、生活饮用水等协管服务单位的调查摸底,较好的完成了全年协管各项工作任务。对乡村医生进行了年终考核,乡村医生公共卫生服务经费预拨到位。兰江乡卫生院率先在全市启动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考核改革,不断将考核量化、细化、公平化,充分调动了乡村医生工作热情。

(七)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妇女病普查45231人,筛查率为62.33%;“两癌”筛查10003人,目标人群覆盖率100.03%,初筛可疑阳性1007例,其中乳腺癌可疑阳性664人、初筛阳性率6.63%,宫颈可疑阳性343人、初筛阳性率3.91%

(八)孕前优生。产前筛查了5796人,孕产妇产前筛查目标人群覆盖率114.21%,筛查高风险358人,筛出率6.18%

(九)增补叶酸。为扩大宣传,提高待孕妇女的优生优育意识,尽量减少新生儿神经管畸形出生缺陷的发生,规范增补叶酸12371人,增补率为96.26%,叶酸服用依从人数11387,依从率92.05%;婚检9598人,婚检率为90.58%

(十)孕产妇保健。全市2017年活产数为8628人,产妇数为8586人,孕产妇系统管理8179人,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1.26%,早孕建卡8199人,早孕建卡率95.49%,孕产妇血红蛋白检测8047人,检出贫血415人,住院分娩产妇8626人,住院分娩率为100%8179名产妇进行了产后访视,产后访视率为95.26%,剖宫产活产数2695人,剖宫产率为33.24%

(十一)计生家庭利益导向。负责筹集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专项资金,积极履行资金拨付程序,及时将专项资金划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再根据卫计提供的对象名单将资金足额打入对象的个人储蓄账户。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专项资金每年发放一次。对于本年新增对象入户调查落实,层层把关、严格审核,对往年对象深入农户家庭重新核实情况进行年审,确保了扶助对象的准确及时。

四、绩效评价指标下达情况

(一)公共卫生专项

1.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4145.8万元,其中中央补助资金2503.3万元,省级补助1042.5万元,地方配套资金600万元;已经全部下达至公共卫生相关医疗机构。

2. 村卫生室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补助资金300.4万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基本药物补助资金482万元;资金已经全部下达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3. 重大公共卫生中央补助资金369.01万元,其中:扩大国家免疫规划23.8万元,艾滋病防治34.9万元;艾滋病母婴阻断44.75万元;结核病防治29万元,精神病与慢病控制44.26万元,地方病防治0.8万元,急性传染病防治4.5万元,寄生虫防治0.4万元,其他重点传染病防治2.59万元,水和环境卫生监测24.13万元,职业病防治0.5万元,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159.38万元,资金已经全部下达至市疾控中心、市妇幼保健院及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4. 公立医院改革补助资金456.3万元,其中:2016年度预拨2017年度中央补助公立医院改革资金3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179.3万元,由于医改考核部分项目未达标,故扣减了23万元项目补助资金,资金已全部下达至市公立医院。

5.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补助资金14万元,中医药项目助理全科医师培训省级补助资金10万元,全部用于市人民医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

6. 农村适龄妇女“两癌”免费筛查省级补助金额56万元, 资金已全部下达至市妇幼保健院。

7. 公共卫生(妇幼)降消项目省级资金2.77万元;公共卫生(疾控)省级资11.2万元,其中免疫规划8万元,疾控控制3.2万元;资金已经全部下达至市妇幼保健及市疾控中心。

    8. 产前筛查省级补助资金28.44万元;资金已全部下达至市妇幼保健院。

9. 尘肺病农民工基本医疗救助省级补助136.36万元,其中已补助金额55.09万元,暂结余资金81.27万元,列应付款,做到专款专用,后期按项目开展进度拨付至水口山职工医院。

(二)中医药专项。基层中医药提升工程中央补助资金20万元,用于常宁市三角塘镇卫生院及常宁市江河卫生院中医馆建设;中医药专项省级补助资金24万元,资金已下达至市中医院。

(三)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专项及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专项

1. 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对象5463人,发放补助资金557.23万元,其中:中央安排资金285.89万元,省级安排190.85万元,我市配套资金84.486万元。

2. 计生家庭特别扶助对象441人,发放补助资金396万元,其中:中央安排资金107.552万元,省级安排123.44万元,地方配套资金165.01万元。

3. 城镇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补助资金89.168万元,其中省级安排资金190.5万元,资金结余101.332万元,结余资金已计提列应付款,做到专款专用。

4. 独生子女保健费对象806人,发放补助资金19.34万元,其中:省级安排6.57万元,我市配套12.774万元。所有资金于20171231日前通过邮政银行打卡发放到位。

5. 计划生育能力建设省级补助42.07万元,计生协会能力建设资金省级补助资金10万元,计生家庭购买综合保险省级补助资金9.15万元。

6.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省级补助资金135.9万元,已全部使用相关项目。

五、存在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公卫人员数量不足,素质能力偏低。乡镇卫生院公卫人员数量不足,与工作量不匹配;公卫专业人员紧缺,导致公卫工作质量难以提高。乡村医生整体素质低阻碍了基本公卫总体质量的提高,年龄结构严重老龄化,55岁以上的占45%以上,低学历、无学历的较多,很多公卫项目做不好,质量不高,村医准入门槛高,缺乏退出机制,养老保险标准很低。

(二)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难度大。当前农村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小孩跟随外出上学,只留下老弱病残,很多村成为“空心村”,城区人口流动性较大,信息化云平台建设滞后,人工服务工作强度大,导致很多公卫服务项目难以落实到人,难以持续跟踪开展。

(三)服务内涵有待进一步提升。我市慢病管理率和规范管理率偏低,完成质量不理想,部分项目服务不到位。

(四)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个别地区政策宣传不彻底,政策理解不深入。实地调查发现,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政策的宣传主要依赖计生专干点对点上门服务,这样的方式会因为计生专干本身对于政策的理解偏差和对于群众具体情况的掌握偏差而影响到申报的及时性。检查发现,2017年部分乡镇的新增奖扶对象中补报率偏高,存在的原因部分属于群众外出打工或定居等客观原因,但宣传不彻底和政策理解存在偏差也是一个方面。

 

常宁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局

2018329

附件2-1.xls

附件3-1.xls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