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烟办2018年度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管理,牢固树立预算绩效理念,强化责任,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结合我办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了年度部门预算绩效自评工作,现将我办2018年度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烟办部门职责及机构设置情况

常宁市烟办是代表市人民政府负责现代烟草农业发展工作的一个综合管理部门,属正科级参照公务管理单位。主要职能有:1、组织、协调和指导烟叶生产、收购。 2、安排烤烟种植收购计划,协调处理烟叶购销矛盾、烤烟生产、烟制及烤房技术指导和技术培训。 3、烟田基础设施建设。 4、指导创建国家烟业合作社。5、承办市委、市政府安排的其它工作。目前,常宁市烟办实有人数32人,其中在职32人(编制人数29人,正科级2人、副科级4人、科员3人、在编一般员工20人,临聘人员3人)。领导班子成员5人(主任1人,副主任3人、工会主席1人),内设综合组、技术推广组、财务室等3个组室。

二、部门整体支出

(一)收入预算情况

2018年本单位收入1355.30万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355.30万元,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0万元。

(二)支出结构情况

2018年度支出1355.30万元,其中:

1.基本支出1155.30万元,其中:人员经费支出215.41万元,占基本支出的18.64%,用于人员的工资发放、社会保障缴费、日常公用经费支出9.16万元,占基本支出的0.7%,用于保障机关正常运转的办公费、水电费、印刷费、邮电费、交通费、招待费等,商品和服务支出930.73万元,占基本支出的80.66%,用于烟基维护、新农村建设、支持合作社建设、支持乡镇烟叶工作发展。

2、专项资金200万元,占全年总支出14.72%,用于扶贫。

三、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分析

根据绩效评价的要求,我们成立了自评工作小组,对照自评方案进行研究和部署,相关人员全程参与,按照自评方案的要求,对照各实施项目的内容逐条逐项自评。在自评过程发现问题、查找原因,及时纠正偏差,为下一步工作夯实基础。从整体情况看,我办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进行部门整体支出。完成了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烟叶种植及收购目标任务。实行了先有预算、后有执行、“用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的新常态。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年度目标任务,团结拼搏,锐意进取,扎实工作,全面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主要绩效体现: 2018年,全市共落实烟叶种植面积1.94万亩,收购计划5万担,分布在13个种烟乡镇,110个种烟村,777户烟农,户均种植25亩,共收购烟叶5万担,收购均价(含补贴)15.05元/斤,实现烟叶税1425万元。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总体部署和工作有关要求,我办把扶贫开发作为全市烟叶生产的中心工作,一是派驻优秀干部、党员组成工作队驻村开展扶贫工作,组织全办干部、党员深入扶贫点开展结队帮扶工作,深入查摆在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抓好问题整改落实,制订了《脱贫攻坚突出问题集中整改方案》,以确保各项整改工作落实到位。二是加速产业扶贫,坚持以产业脱贫为主攻方向推进烟叶产业转型升级与全市农民全面实现小康相结合,坚持抓好联系贫困村产业扶贫示范与面上产业脱贫指导相结合,充分调动和发挥贫困群众的主体作用,努力把烟叶产业培育成为贫困地区、贫困农户实现持续增收和脱贫致富达小康的支柱产业,截止目前,全市共发展32户贫困户种植烟叶,帮助300余户贫困户参与烟叶产业劳务工作,被衡阳市评为“2018年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我市4-5月雨水偏少,长时间干旱影响了烟叶正常生长,对烟叶产量、质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虽然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防灾措施,但烟农收入仍有一定程度的减少;二是当前烟叶市场形势依然严峻,去库存、去产能已成为新常态,但由于烟叶生产水平参差不齐,个别地方质量意识不强,技术措施落实不到位,严重制约着烟叶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三

 

 

是烟叶种植用工量大,与其他作物比较效益不明显,烟农种植热情有所下降。

五、建议

请财政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的拨款报告将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到位、以利于工作及时开展。

 

常宁市烟叶生产办公室

20196月13

附件2-1.xls

烟办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申报表.xls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