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2016年,我局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部署,认真履行人社部门六大板块的核心职能,对各项工作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全年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面对当前经济发展形势,我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安排部署,聚力“民生优先”,以“民生利益最大化、人事管理规范化、劳动关系和谐化”为目标,切实把涉及人社领域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好,各项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
财政拨款本年支出68218.04万元。其中一般公共服务支出175.86万元,占本年财政拨款支出68218.04万元的0.25%;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9049.05万元,占本年支出的86.56%;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8982.05万元,占本年支出的13.17%;农林水支出11.08万元,占本年支出的0.02%。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1.社会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基本社会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95%,参保人数和基金征缴稳中有增。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进有力,完成了2万余名国家公职人员的工资调整、正常晋级审核审批工作。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在职参保2097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22%,征缴养老保险基金3502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8%,为7563名离退休人员发放待遇31583万元,首次为退休人员养老金进行统一调待,人均增加养老金210元。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9326人,共征缴基金29804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00%,新增参保人数3802人,完成全年任务313%,为30610名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58357万元。同级财政落实补助资金578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24.3%,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十二连调”,人均增加养老金139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48.03万人,征缴社会养老保险基金3548.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36.5%,为11.06万人发放待遇11287.7万元,基础养老金每人每月从75元提高到80元,主动服务重点项目建设,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累计达10952人,其中2016年度新增被征地农民参保1586人。
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达到100%,全面完成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51487人,征缴基金129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48.3%,为22106人发放待遇12400万元。大病医疗互助费累计最高支付限额从20万元提高到35万元,将16种进口特效药纳入大病保险支付范畴。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2万人,征缴基金5378万元,享受待遇17864人次,待遇支出4981万元。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68.075万人,待遇支出29788.03万元。
生育保险参保人数31025人,征缴基金386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10.29%,为845人发放待遇314万元。失业保险参保人数55086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征缴基金1223.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203.9%。工伤保险参保人数57356人,完成全年任务101%,征缴基金1657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151%,为884名工伤职工支付待遇1333万元。
社保资金监管严格按照资金管理办法,坚持专款专用,全年争取上级社保资金4.63亿元,比上年增加6200万元,同比增长15.5%,社保资金支付全面实行“一事双岗双审”和“收支两条线”制度,社保资金安全完整率和规范运作率均为100%。
2.创业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全市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8%,就业再就业总量突破27747人,其中新增城镇就业7032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7%;失业人员再就业3948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4%;就业困难对象再就业1319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10%;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200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46%;开展创业培训792人,完成全年任务144%,新增创业主体2536个,完成全年任务的101.4%;新增创业担保贷款2692万元,完成全年任务103.5%;带动城乡就业4031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0.8%;带动城镇就业2011人,完成全年任务101%;开发公益性岗位897个,“零就业家庭”动态援助率100%;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达100%、就业及就业准备率超过90%。加大贫困人口精准就业服务力度,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贫困人员就业情况摸底调查,涉及人数2万余人,新增农村贫困人口转移就业1262人,完成全年任务144%。农村人力资源开发1829人,完成全年任务103%。
开展“民营企业招聘周”系列活动,围绕“帮人才就业,促民企发展”主题,积极为民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平台,满足了项目建设和境内企业用工需求。发放稳岗补贴520余万元,引进各类人才39人,重点帮扶高校毕业生、农村劳动力等群体实现就业,组织全市20余家民营企业进行招聘,为就业者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达成就业意向106人,缓解了劳动者“求职难”问题。积极开展下乡送技能培训活动,多形式、多渠道送技能促就业,完成职业技能培训3824人,完成全年任务108%,进行职业技能鉴定801人,完成全年任务134%。2012年度退伍军人转岗培训169人。办理学生档案托管953份,新增人事代理477人。
3.信息化建设全覆盖。全市各乡镇(办事处)、社区业务专网实现全覆盖,覆盖率达100%,设立社会保障卡服务窗口25个,结合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已参保人员数据采集完成了100%,未参保人员数据采集信息完成录入79853条,人口底数澄清、漏登人员补登、已登记信息核实等工作正加紧推进。社会保障卡数据采集共计62.4万余条,已制卡并发放到位55.2万余张,完成全年任务102%。
4.人事人才工作更规范。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军转干部的管理,全面核实了个人信息,发放了100余份“至全市军转干部的一封信”,简化待遇领取程序,提高了服务能力。指导教育部门完成了56名高中教师和93名中小学教师的招聘工作。协助上级做好了20名2016年度新招录公务员的考查工作。完成了全市216家事业单位的岗位设置,进一步规范了事业单位的岗位管理。对全市2015年度事业单位进行了考核审批,审核嘉奖人员2250人。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工作稳步推进,从严做好了符合条件人员的审批工作。配合发改、国资等部门,做好了全市公车改革参改人员公务员(参公人员)身份认定、审核工作。为370名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合同鉴定。做好了8名在岗“三支一扶”大学生服务和管理工作。完成了117名工作人员调动审批和171名新参加工作的人事聘用工作。
5.劳动监察维权有成效。已建工会组织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建制率达90%。目前,我局共收到劳动人事争议案56起,受理56件,调解结案52件,正在办理4件,调解率达到86%,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挽回经济损失和争取待遇350万元。劳动监察执法力度不减,共排查268家用人单位,涉及职工1.56万人,接待来信来访360余起,为164名务工人员追回工资119.89万元,其中立案移交公安查处3起,结案率100%,涉及务工人员76名,涉及金额53万余元,重点排查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为29名农民工追回工资16.79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劳动维权案投诉比例下降较大。在广东省广州市设立了常宁市人社局驻粤劳动维权联系点,开启了本市外省维权新纪元,切实维护了全市外出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项目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我局各相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局被评为市委、市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先进单位。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被评为“湖南省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经办管理服务示范点”,人力资源服务工作被授予“全省人力资源诚信服务示范机构”。
四、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一些困难与问题,主要表现在:
1.社保基金支付压力不断增大。随着人口老龄化日益加剧,退休人员数量不断增长,社保覆盖面不断扩大,扩面征缴空间收缩,基金缺口不断扩大,社保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
2.部分困难群体就业难问题依然存在。尽管我市采取了多项积极的就业政策,困难群体帮扶机制逐步健全,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统筹城乡就业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年龄偏大、文化素质偏低、缺乏职业技能的就业困难人群就业难度仍然较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不稳定和结构性失业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就业扶持政策覆盖面比较窄,就业专项资金投入不足。
3.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现象时有发生。尽管我局在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健全工资支付保障制度、加强监察执法力度等方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取得了较好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和谐的声音。如不按规定足额支付加班工资,劳动合同签订率、社会保险参保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
4.职工医保基金亏损严重。通过测算,我市每年关破、改制企业的医保基金支出共计4376.5万元。中央下放的企业预留经费已经亏损,常宁本级改制企业没有收入,衡阳市属企业按平均预留12年计算也只有319.32万元,我市每年的医保基金要承担关破、改制企业退休、退养、协保人员医疗费用支出4057.18万元,医保基金亏损严重。
5.乡镇人社站工作人员工资待遇较低。随着全面深化改革不断深入,人社工作重心下移,我局乡镇人社站工作人员承担的工作任务日益繁重。他们承担了就业再就业、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劳动维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和输出等工作,但他们的工资一直未纳入财政全额预算,严重制约了人社工作的有效开展。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