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科协2016年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为进一步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完善公共财政体系,优化支出结构,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按照市财政局的工作部署,根据《湖南省预算绩效目标管理办法》(湘财绩〔2013〕29号),《常宁市财政局关于支出和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的通知》(常财绩[2017]81号)要求,常宁市科协2016年度整体支出207.19万元,现对科协2016年部门预算整体支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现将评价情况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单位概况
市科协是中共常宁市委领导下的正科级财政全额拨款单位,属于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群众团体,主要开展科学普及、学术交流、科技咨询、继续教育和培训、举荐表彰奖励优秀科技工作者以及兴办符合科协宗旨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等工作。根据编委核定,下设3个股室及1个中心。实有在编人员共20人,其中在职15人,退休5人。
(二)项目绩效目标
2016年市科协通过一系列有影响、有特色、有亮点的项目建设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
1、面向广大人民群众,运用讲座、报告、展示、咨询等形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和网络等媒体大力开展科普宣传,活动范围将覆盖全市,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提高公民科学素质,繁荣科学文化,创造文明社会环境
2、加强科普组织网络建设,通过培育科普示范先进基地、社区,加快试验示范推广辐射作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增加农民收入。
3、通过改善机关办公条件,创造良好工作环境,提高工作效率。
(三)部门整体支出情况评价
2016年收入总计207.19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204.19万元,其它收入3.00万元。全年总支出207.19万元(基本支出130.45万元,项目支出76.74万元)。其中:
1、人员经费100.35万元,由财政工资统发中心实行发放,保证了全体干部职工工资的按时足额发放。
2、公用经费30.10万元,用于单位的办公用品、邮电、电费等日常开支,保证了机关正常运转。
3、科普大篷车配套资金10.0万元,积极开展科普大篷车下基层活动,合理使用科普大篷车进社区、进校园,充分发挥科普大篷车“流动科技馆”的作用。
4、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经费5.0万元,常宁市第二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来自各市直中、小学校、各乡镇中心校共60余名学生参加比赛,经过专家评委的现场评审,评选出优秀创新作品43件。通过向上级申报推荐,在第37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省科学幻想画一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获省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三等奖2项,获省辅导老师科技教育教学类项目二等奖1项,并喜获第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1项。常宁市科协获第37届湖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优秀组织奖。在第二届衡阳市青少年机器人竞赛活动中,常宁市获机器人轨迹挑战赛(机械宠物)二等奖2个,三等奖10个。获弹力小车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
5、全国科普示范市及科普日工作经费8.0万元,设有科普咨询台10个,常宁科协及所属17个学(协)会、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社区共36名科技工作者讲解普及科学知识,发放科普宣传资料、科普书籍约20000份(册),现场义诊600余人次,100余件科普展品向市民展现,深受市民喜爱。
6、改善办公条件经费12.94万元,5月,对办公场地进行装修、维护、添置办公桌椅11套,做到节约成本,减少开支。
7、基层科普行动计划专项资金20.0万元,塔山瑶胞特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科普示范基地获国家基层科普行动计划项目奖补奖金20万元。
8、老科协工作等会议经费20.8万元,举办科技园、点、户培训共328个,自我保健讲座32场次,驻点扶贫6个村,其中省贫困村2个,用于办公、会议、差旅、培训费等。
二、绩效评价过程及分析
201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科协的指导下,在广大科技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市科协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期,严格落实厉行节约、严控“三公”经费、压缩一般运行经费、强化项目支出管理,提升了资金使用效益。从时效目标、成本目标、质量目标、社会效益目标,可持续影响目标等方面进行绩效评价,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率100%,科普服务对象满意度达100%。
三、存在的问题
1、科普专项经费不足,大大制约了科协工作的开展,对科普示范基地、协会、带头人的扶持力度不够,积极性不高。
2、单位人员逐年增加,公用经费不足,单位运转经费不够。
四、有关建议
1、增加科普专项经费。
2、增加单位公用经费。
2017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