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文化馆2016年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度,我馆根据各级和常宁市财政局预算绩效管理的精神和安排,严格按照年初预算,规范管理和使用资金,对省市专项资金专帐管理,专人负责,专款专用。在基本支出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没有发生资金浪费和套取资金等行为,保证了单位正常运转和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现将项目支出和整体支出绩效报告如下:
一、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常宁市文化馆,国家一级文化馆,成立于1952年,全馆现有在职人员23人,现设有办公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中心、艺术活动辅导部等部门,作为全市群众文化的龙头,肩负着组织全市重大节庆、艺术培训、艺术辅导培训、艺术创作、群文理论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重要任务。
二、整体支出绩效评价
2016年,我馆规范管理和使用预算资金,严格实行省财政专项资金专项专用,保证了单位正常运转和部门职能发挥。2016年度,我馆预算总支出268.08万元,包括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其中基本支出174.12万元,人员经费161.96万元,公用经费12.16万元,项目支出93.96万元(其中:用于教育事业的公益金支出51.92万元,其它项目支出42.04万元)。
认真贯彻实施公共文化服务免费开放政策,积极组织开展组织开展健康有益、积极向上、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系列活动及举办各类艺术展览活动和文化下乡活动。繁荣群众业余文化艺术活动,培训各种文化艺术人才,建立、健全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组织全市文艺爱好者积极开展社区、广场、企业、校园、乡村等各种群众文化演出活动。组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小品、摄影等各种群众文化艺术门类的创作;创作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优秀文艺作品,辅导文化站和各基层业余文化组织开展相关业务。负责区域文物保护与管理,收集、整理、保护民族民间文艺遗产资料。
三、用于教育事业的彩票公益金专项资金支出绩效评价
(一)、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概况
为充分体现校外活动中心的公益性,不忘发挥公益职能,中心以服务青少年为宗旨,将“公益大门”打得更开,形成了对外免费开放常态化,每周一至周六对外开放。为了青少年成长成才、提升个人专业素质减轻经济负担并提供优质服务,使活动中心成为家长及学生心目中艺术培养的成长摇篮,中心本着“培养兴趣、启迪智慧、彰显个性、发展潜能”的培训理念,开设了舞蹈、器乐、绘画、书法、乒乓球等特长培训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综合能力,凸显个性特色,为青少年快乐学习、茁壮成长打下了坚实基础。
2、项目绩效目标
(1)社会效益目标
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科学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全市青少年素质。
(2)年度目标
本年度计划培训艺术人才240人,科普展览30次。
3、项目实施情况
该项目资金由省财政厅预算拨款51.92万元,项目支出51.92万元, 严格实行专帐管理,专款专用。
三、项目的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全年共免费培训、服务青少年3000多人次。开办面向农民工子女和城镇困难职工子女的少儿舞蹈培训班,招收学员20多人,舞蹈班的开办博得了社会的一致好评。开展常宁市首届青少年手工制作比赛工作,此次活动筹备了三个多月,共征集作品100多件。经过组委会的认真评选,评出优秀作品35件,其中一等奖3件、二等奖6件、三等奖9件、入展奖17件。活动的开展得到市委领导和文体广新局领导的肯定和好评,也为我市少儿搭建了一个展示才艺的平台。开展我市第一届少儿才艺大赛工作:由常宁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新局主办、我馆青少年活动中心承办第一届少儿才艺大赛。此次大赛参赛人数达到1000多名,参赛节目100多个,经过海选、决赛到颁奖晚会历时一个多月,评出金奖节目6个、银奖节目7个、铜奖节目9个、优秀奖节目14个;这次活动规模大、水平高、影响广,集中反映了我市少年儿童在素质教育中所取得的成绩,为我市少年儿童提供了一个文化盛宴。 认真积极的做好了省社科联下达的社会科学普及工作。发挥自身特点向青少年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爱国主义和社科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