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民政局预算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一、项目基本情况

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市关于民政工作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充分发挥民政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兜底保障作用,积极落实上级关于确保民权、改善民生的各项要求。重点工作进展顺利,各项业务协调发展,多项工作取得新突破。

2019年单位收入23360.34万元,其中:财政拨款收入  22993.5万元,其他收入 366.84万元。

2019年单位支出25245.35万元,其中:基本支出2457.25万元,项目支出22788.1万元。财政拨款按功能科目分类,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23029.23万元,医疗卫生561万元,住房保障支出61.72万元,应急管理支出222.07万元,其他支出 1371.33万元。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社会救助

1、城乡低保。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城市低保4648人,农村低保20318人。月人均补差水平提高到374元、194元;去年共发放资金9093.17万元。

2、特困人员供养。截至12月底,全市共有五保对象5384人,其中分散供养对象4456人,集中供养对象928人。供养标准分别达到4992元/年/人、7488元/年/人,全年共发放五保供养金 3369.79万元   。

3、临时救助。对遭遇突发事件、意外伤害、重大疾病或其他特殊原因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给与应急性、过度性救助,全年共临时救助3421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210万元。

4、开展了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按照“本人申请、乡镇初审、残联审核、民政审批”的程序,截至到12月底,我市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的共153710人,发放补贴金额922.26万元。

(二)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1、流浪乞讨人员救助。全年共接待和劝导流浪乞讨人员1030人次,救助率达到100%,未发生一起责任事故;全年流浪乞讨救助支出53万元。

2、落实地名普查后续工作。通过公开招投标,落实地名普查后续工作经费150万元。按照省、衡阳市编纂细则等相关要求,多次对图、录、典、志等成果类书籍进行补充、修改、评审、校对,并报衡阳市局。对我市一条地级界线“衡阳永州线”和两条县级界线“常宁衡南线”“常宁祁东线”召开了联席会议,进行了行政区域联合检查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顺利通过省、衡阳市验收,并村工作通过省市县三级验收,村级奖补资金全部发放到位,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续工作稳步推进。

3、夯实了社区建设基础。通过社区参与、居民互助,以社区为基础,引导居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以“五送”工作法为抓手,构建和谐美丽宜居家园,以服务型社区工作法在全市率先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与服务,充分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先后推行代办、爱心救助、居家培训等特色服务。完成了杨家湾社区和东宜社区2个优秀社区工作法的推荐,争创4个省和谐社区、农村幸福社区的参评。全面完成367个村、41个社区“两委”换届工作。全市28个无房社区全部纳入村级活动中心建设项目之中,正在加紧推进。

4、婚姻登记进一步规范。婚姻登记中心是对外服务窗口,在为当事人办理婚姻登记过程中,我局推行文明用语,杜绝服务忌语,不断完善登记窗口的规范化管理,规范各项收费行为,对前来办理登记的群众实行一次性告知。今年2月14日,5月20日,10月1日,春节前后、清明节前后、五一前后、国庆节前后等“好日子”,一方面耐心劝导排队当事人,分流登记高峰人数,同时增加人手,加快时间办理婚姻登记;另一方面开展了延时服务和节假日定时服务,开通热线电话提供咨询服务,方便外地打工群众回家办证。截至到10月底,我市办理结婚登记3842对,离婚登记1039对,补发婚姻证件2036对,登记合格率100%。

(三)慈善福利

1、孤儿保障。全市242名孤儿基本生活得到了保障,其中集中供养20人,月人均发放1350元;分散孤儿220人,月人均950元,全年共发放孤儿生活费291.7万元。

2、积极做好慈善救助活动。1-10月份,共募集善款106.9万元,救助支出254万元,受益达1176人次。其中对879户实行精准救助,发放扶贫资金157万元,开展“问计问需”、“为您服务”活动,慰问困难群众879人次,临时救助415名特困对象,发放慈善救助金77.4万元。

3、福彩销售。我市共有39个福彩投注站和1个中福在线销售厅,截至到10月底,我市福利彩票共销售2398万元,其中电脑票1477万元,即开型彩票销售143万元,视频票销售777.9万元。6月6日我局领导带队走进大堡乡敬老院,开展“公益视频票,端午献真情”慰问活动。

4、老龄事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实施意见》,新建了7个城乡养老服务示范点。落实了基本养老服务补贴、高龄补贴等政策,其中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覆盖率达100%,共发放各类补贴资金62.44万元。

三、项目主要绩效及评价结论

1.救助有效,群众满意。2019年我局及时发放各类救助对象资 22430.47万元。有效地保证了民政工作的正常运行,由于及时救助,各类民政对象对我局救助政策满意度比较高。2019年,根据中央、省市的政策要求,加强困难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我市的城市低保补差从327元提高到了374元,农村低保补差从187元提高到了194元,分散特困供养从340元提高到416元每人每月,集中特困供养从550元提高到624元每人每月,改善了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完成了上级安排的任务,绩效明显。

2、完善制度,简化程序。以“民政为民、民政爱民”为服务宗旨,全面完善各类制度建设,简化各类救助对象审批程序,实实在在为民办实事。

3、加强宣传,稳步推进。全面落实社会救助政策,依据各种窗口和方式积极宣传救助政策。印发宣传手册及村村通广播平台,把我们的救助政策和办事程序面向社会公示,提高群众知晓率,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了解了民政救助政策的范围、对象、标准、办理程序等具体政策内容。

4、遵守财务审批制度。财务管理进一步规范。近年来,我局财务内部管理及监督制度日趋健全,不定期联合各财政纪律检查部门对民政惠农资金进行监督、检查,有效的保证了民政专项资金的安全发放,资金使用率不断提高。

四、主要存在的问题

虽然取得以上一些成绩,民政工作当前比较平稳,但是对照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是存在不足和短板。一是民政基础阵地建设不强。局机关办公场地紧张,大院内部有原仓库危房和公路局家属住宅,人员进出复杂,管理较难,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乡镇民政救助站、儿童福利工作队伍和机构(儿童之家)初步建立,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硬件和软件建设,全面提升民政保障和服务水平。二是城乡社会救助局力量不足。特别是经常组织大清查、大走访活动,需要对全市上万户城乡低保对象进行走访入户,往往时间紧,任务重,工作人员严重不足。三是用于民政救助对象的资金紧张。各类特殊群体突出,如艾滋病患者、孤残留守儿童、临时受灾户等都需要进行救助,但对这部分群体的救助经费严重不足。四是殡改事业推动难度较大。其它各县区的殡仪馆均收回由民政局直接管理,而我市殡仪馆由宝福园公司承包经营(合同期50年),导致我市火化率低,监管较难;我市没有成立殡改联合执法机构,导致殡改执法困难;农村公益性公墓建设全市推动困难重重。

对这些困难和问题,还请市委、政府领导给予指导和支持,我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认真研究,逐步解决。

2019临时救助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农村低保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城市低保绩效目标申报表(1)

2019年民政局部门整体支出绩效目标表

2019残疾人事业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流浪乞讨专项资金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特困人员供养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社会福利绩效目标申报表

2019福利彩票公益金绩效目标申报表 (1)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