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门慨况
(一)单位职能慨述
1、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省市有关旅游业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全市旅游业发展战略,市委、市政府关于旅游工作的决定和意见,统筹协调全市旅游业发展;协助拟订全市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和中长期发展规划;参与推进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
2、参与拟定全市拟订全市国际旅游市场开发战略,负责全市旅游形象的对外宣传和重大促销活动;培育、完善和开拓国内旅游市场,参与拟定全市开拓旅游市场的措施并指导实施;负责组织、指导全市重要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纪念品的开发;加强全市旅游行业招商引资和项目引进力度,促进和引导旅游业利用外资和社会投资的工作。
3、组织全市旅游资源的普查、规划、开发和保护工作。指导协调旅游区的规划编制和开发建设,引导休闲度假;负责全市旅游信息化工作;负责全市旅游经济运行的监测和发布;负责全市旅游信息的收集、统计、上报和发布,提供旅游信息咨询;协调和指导全市假日旅游和红色旅游工作。
4、参与全市旅行社、旅游星级饭店、旅游车(船)公司、旅游景区(点)以及其他旅游业经营单位的初审和报批工作;指导做好旅游安全、旅游保险和旅游娱乐文化工作。
5、组织实施旅游人才规划,参与全市旅游教育、培训工作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职业考试、岗位资格认证、导游证年审等工作。
6、负责全市旅游信息化工作,包括旅游信息的收集、上报和发布;提供旅游信息咨询、接受和处理旅游者投诉。
7、完成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组织机构及人员情况
根据编委核定,我中心为市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所属副科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全额拨款事业编制16人,实际在职15人,我中心内设处室6个分别是:办公室、财务股、行业服务股、市场开发股、规划法规股、人事宣教股。所属事业单位0个。
二、 部门财务情况
(一)部门整体支出情况
2019年支出决算数667.4万元,其中:基本支出88.9万元,项目支出569.2万元.结余9.3万元
1、 基本支出88.9万元,其中人员经81.7万元,日常公用经费7.2万元
2、 项目支出:2020年决算数为569.2万元。
(二)部门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200年度收入664.7万元,支出658.1万元。
(三)“三公经费”支出使用和管理情况
2020年度“三公经费”预算数为3.6万元,决算数为0.23万元,其中公务用车运行费0元,因公出国(境)费0元。
三、 部门绩效目标
我市旅游资源丰富,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中心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履职尽责务实创新为全力推进乡村旅游、加快旅游基础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不断创新旅游宣传方式,进一步树立我市省内优质一站式旅游目的地,使我市的旅游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态势,虽然去年由于受疫情的影响,全世界旅游业受到极大影响,但我市累计接待游客168万人,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1亿元,同比分别减少79.6%和69.8%。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一是景区建设方面,印山体质改造项目已全部完成并顺利取得4A级景区称号,天湖湿地公园的各个项目(长廊维修、停车场建设、厕所改造)全部竣工完成并投入使用,东江峡谷安防工程已完成相关手续并在年内11月启动建设,二是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全市旅游标识标牌建设已全部完工,胜桥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柏坊、白沙、到湖、黄源、老屋、东江、鹅院、天堂山办事处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稳步推进,胜桥荷花基地绿化工程已完工并投入使用,三是厕所建设方面,今年全市新增厕所12座,蹲位99位。四是在智慧旅游方面实现了大数据对接,打造了“常游常宁”微信公众号品牌,搭建了短信触发平台,开展了E信通业务。五是举办并顺利完成我市印山的开园活动
2、市场营销亮点纷呈。为全面提升我市旅游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我市先后举办了“人间天堂-共赏杜娟花”文化旅游节、承办了印山景区开园活动,参加了耒阳旅游文化节、衡阳5、19中国旅游日活动、2020年湖南(国际)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参加了2020年湖南红色旅游文化节活动。并邀请文联、摄影家协会、衡阳报社来常进行采风和报道,吸引了大量游客来常宁观光旅游,有力拉动了旅游消费,大大提升了常宁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3.旅游宣传大放异彩。一是新建了全市旅游宣传广告牌,其中新建广告牌130块内容更新8块。二是冠名中国好声音常宁赛区,签约常宁旅游宣传形象大使,提升常宁旅游知名度,三是常宁景区景点为主题的旅游报道进驻湖南卫视频道和都市频道《天气预报》栏目, 着力扩大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常宁旅游大品牌。四是与移动、联通、电信联手搭建短信触发品台,携手联通公司开展E信通业务。五是打造常游常宁微信公众号品牌。开通了常宁旅游官方抖音。 4、旅游安全平稳有序。始终将旅游安全工作放在工作之首,确保旅游安全万无一失,一是节假日安排值班值守,二是日常管理常态化,三是专项治理抓落实。
5、旅游培训体系完整。开展“文明旅游”活动,加强旅游从业人员队伍建设,分批派遣人员参加旅游执法培训,同时举办培训班,我中心累计培训各类旅游人才100余人次。
四、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自开展部门整体支出绩效评价以来,中心领导注重以身作则,带领干部职工按原则办事,严格贯彻中央和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认真执行市财政局等部门的文件要求,在强化节约观念、控制“三公经费”、降低运行成本、加强项目支出管理等方面,主人翁意识进一步强化,厉行节约的意识逐步深入人心。
综观全年旅游服务中心项目管理经费,我们觉得项目绩效管理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效果:通过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创新旅游宣方式,稳步提升“山水天堂,文化印山,魅力瑶乡,常游常宁”的品牌内涵,打造让旅客“记得住、忘不了、还想来”的特色旅游休闲度假胜地,将常宁建成为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省内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湘南地区较大的旅游集散地,成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五、综合评价结果
经自评,我单位财政资金支出绩效评价得分99分。
六、部门整体支出绩效情况
旅游服务中心所有财政资金支出主要用于保障本部门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以及旅游项目等相关工作。基本支出,主要是用于机关正常运转的日常支出,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等人员经费以及办公费、印刷费、水电费、差旅费、会议费、培训费等日常公用经费。在日常工作中,我中心都本着厉行节约的原则。
六、 项目资金支出主要用于:
1、 旅游安全经费
2、 旅游行业监管经费
3、 全市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经费
4、 全市旅游宣传经费
5、 全市旅游培训经
6、 旅游招商经费
7、 旅游发展引导资金
8、 各种旅游节会经费
七、 存在问题与建议
存在的问题:相关管理制度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意识弱,旅游宣传、建设资金严重不足、旅游管理从业人员业务能力不高,人手不够。
九、 建议:
1、切实抓好行业监管责任的落实,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监管能力,有效治理各类安全隐患。
2、加强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旅游管理队伍业务能力,做到个个都是业务能手。
3、抓好绩效评价管理部门的队伍建设和业务指导,培养部门的绩效管理队伍,建立绩效评价的长期机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