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4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2023年1-4月经济运行情况分析

一、全市经济运行情况

(一)1-4月主要经济指标

1、地区生产总值(季度指标)。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95.23亿元,同比增长6.5%于衡阳市5.2%增速1.3个百分点,增速在衡阳七县市排第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9.39亿元,同比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33.67亿元,同比增长9.9%;第三产业增加值52.16亿元,同比增长5.4%。

2、规模工业。1-4月,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9.9%,高于衡阳市增速4.5个百分点,排衡阳七县市排第1位。

3、固定资产投资。1-4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4%,低于衡阳市增速12.3个百分点,排衡阳七县市排第7位。

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95亿元,增长9.8%,高于衡阳市增速1个百分点,排衡阳七县市排第6位。

5、规上服务业。1-4月,全市规上服务业(平台数据)实现营业收入3.69亿元,同比增长-1.6%。其中,其他营利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12.2%。

(二)经济运行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总的来看,4月份全市经济运行受宏观层面影响,下行压力加大,多数指标增速高于衡阳市,经济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还是有几个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关注。

GDP方面:一是产业结构仍需优化。2023年一季度三次产业结构为9.9:35.4:54.8。工业占比32.2%,排7县市第1,但三产占比低于全市平均水平5.6个百分点,排在七县市第4名,低于耒阳(58.1%)、衡东(55.8%)、衡南(54.9%)。二是GDP核算的短板指标较多。虽然一季度全市GDP增速排名第2,但从一季度GDP核算34个基础指标看,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规下工业增加值、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建筑业总产值、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营收等18个指标增速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其中,有6项指标排七县市第7位:①规下工业增速2.1%,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1.1个百分点;②建筑安装工程投资增速1.5%,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8.6个百分点;③金融行业中的贷款指标增速8.5%,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3.3个百分点;④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22.4%,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25.7个百分点;⑤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工资总额增速-4.6%,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6.3个百分点;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工资总额增速-8.0%,比衡阳市平均水平低8.8个百分点。

工业方面;一是新增数量偏少,且过于集中在传统行业。2022年衡阳市新增工业企业119家,而常宁市仅新增5家,其中2家属于化工行业、1家农产品加工、1家非金属制造业、1家废旧资源回收业;2023年以来仅新增1家。二是市场持续低迷,有色金属和化工行业的硫酸价格下跌。从对企业调研走访的情况来看,持续的经济下行压力,经济放缓和由此导致的供应过剩的担忧在增加,多种金属价格持续下滑,导致冶炼行业利润下降;同时硫酸价格大幅回落,从4月份还有400多元/吨下跌至当前1元/吨的亏本价格。三是数据质量有待加强。2022年,常宁市在库企业169家,保留在库国家直接代报企业15家。经我局对一套表调查单位数据质量核查,规上工业疑似不达规的企业113家、占比66.9%,其中经核查,"双报零"企业有20家。2023年4月份有4家企业被国家统计局强制审核,其中2家企业(康佳利和水口山锌品)未解锁。

固投方面:一是退出项目多,新增项目少。常宁市在自查自纠退出项目中,退出项目23个,占在库非房地产项目的26.7%;而2023年1-4月新增项目仅25个,新增计划总投资仅32.9亿元,占去年投资完成额的比重仅16.5%。新增项目难以补足退出项目引发的缺口。二是在库项目数量严重不足,投资负增长。1-3月投资增速1.6%,1-4月负增长18.4%,投资增速下降幅度较大。目前在库剩余可报项目68个,可报投资额在39亿元左右,从当前常宁的入库项目、在库情况和在库项目原始凭证的质量数量来看,如不抓好新增项目入库工作,5月份投资会继续负增长,需重点关注。

社零方面:退出企业基数大,直接影响行业增速。退出的6家限上企业全年带基数约1亿元,直接拉低限上单位平台增速。

服务业方面:一是规上服务业营收总量较小,占全市比重较低。一季度,常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营收总量3.6亿元,占全市比重仅为3.6%,位居7县市末位,与常宁经济大市的地位不相匹配。二是营收增速出现负增长。从2023年已经完成的月报表看,常宁市仍处于靠后位置,与其他县市继续保持非常大的差距,1-2月,常宁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1.9%,位居7县市末位,是全市唯一负增长地区;1-3月,常宁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3.0%,仍居7县市末位。1-4月,常宁市规上服务业营收增速-1.6%,持续负增长。三是常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重点行业代表性不足。重点行业缺失4个,在7个县市中最多,且没有通过新增单位来改善行业缺失的问题。4个行业包括: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装卸搬运和仓储业,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2022年,常宁市规上服务业新增单位19家,新增单位数位居7个县市末位,19家新增单位并没有覆盖缺失的行业。

二、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抓业务能力提高服务水平。统计部门将充分发挥"参谋部""智囊团""信息港"作用,做到阵地前移,靠前服务,主动作为。精准把握经济发展趋势,深刻领会上级精神,坚持发展中的问题要靠发展解决,用增量补减量,以更高的站位、更好的标准、系统全面的思维做好各项统计工作。进一步注重加强对职能部门、乡镇和辖区企业的业务指导,分层分级分类开展统计业务培训,加强与企业统计人员的沟通交流,认真讲解指标的含义、重点指标的统计口径和计算方法,提升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真正做到应统尽统,不重不漏,真实、准确、完整地反映常宁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二是抓分析研判切实锻长补短。加强对GDP核算基础指标的分析,如果基础指标存在明显短板(特别数据明显偏低,或者是排名明显靠后),尤其是那些占比较大的行业,例如常宁市制造业占比较大,就要加强对制造业的分析研判,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加积极贡献。对于部分短板指标,特别是涉及核算的服务业营收增速下阶段会重点关注,有针对性地采取强基、补短措施,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同时在抓好全市发展成绩"晾晒"的同时,通过与兄弟县市区经济发展现状的横向比较和全市近年来经济发展的纵向对比,做好分析研究和预警预判工作。

三是抓统计基础提升数据质量。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局要负起数据质量的第一责任,树立数据质量风险防范意识,全面开展统计强基月工作,深入推进依法统计,坚决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扎实做好国家局、省局开展的统计造假专项整治行动、省委巡视统计专项监督检查、自查自纠等工作,对标开展统计造假屡禁难绝问题专项治理,强化报表审核工作,注重关联指标审核,匹配性审核。减少平台修改痕迹,避免国家和省局的关注。做好企业基础台账的收集整理工作,减少强制审核企业个数。及时推进项目开工、企业入库和报表报送等相关工作,做好数据衔接,避免出现大幅波动。

四是抓达规入统增强发展后劲。对于我市要进军"全省十强"的目标来说,四上新增是冲刺跑的关键所在。我局将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抢抓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契机,进一步摸清底子,建好台账,推动符合入规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入规,培育并入库一批有规模、有质量的单位,力争把盘子做大,把后劲攒足。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