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贸易和旅游
消费需求持续旺盛。2009,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6亿元,同比增长18.8%。 分地域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9.22亿元,同比增长20.7%,农村消费品零售额24.53亿元,同比增长18%;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8.31亿元,同比增长18.4%,住宿餐饮业零售额5.4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他行业零售额0.05亿元,同比增长12%。“家电下乡”销售额达到4190万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9年,全市共引进外资项目6个,实际到位外资2080万美元。同比增长5%,引进内资项目39个,实际到位内资10.56亿元,增长25%。一批重大项目落户常宁,广州新时代有限公司投资1.3亿元兴建的无毒固化剂项目落户宜阳工业园;湖南春昌矿业公司投资2.2亿元,年产10万吨超细微钙项目落户西岭镇。
旅游业快速发展。2009年,全市各景区景点共接待旅游 60 万人次,同比增长3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25%。编制了《全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和部分景区详规,天堂山森林公园批准成为国家级森林公园,第二届中国常宁油茶旅游文化节成功举办。随着印山旅游接待服务大厅、帝煌大酒店、青阳大酒店、杜鹃山庄等项目的完工,常宁的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六、交通运输
交通基础设施快速改善。2009年,全市交通运输业完成增加值2.85亿元,同比增长12.6%。衡桂高速公路征地拆迁工作打造了“常宁速度”,S214线万寿到腊园开工建设,弥塔公路路基改造基本完成。农村公路建设稳步推进,全年硬化通村公路536.9公里,通乡公路68.8公里。全市通畅率86.5%。交通安全形势平稳。全市全年客运车辆公路运输总行程3280万车公里,事故频率0.4次/百万车公里,大大低于控制指标。
七、财政、金融
财政收入稳步增长。2009年,全市财政总收入6.41亿元,同比增长3.0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4.67亿元,同比增长40.2%,上划两税收入完成1.34亿元,同比下降45.04%,上划所得税收入完成0.4亿元,同比下降10.8%。全部税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为62.8%。总收入中,国税征收收入1.94亿元,同比下降43.8 %,地税征收收入1.69亿元,同比增长17.1%,财政征收收入2.78亿元,同比增长109.8%。全年完成财政总支出13.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支2.54亿元,增长22.5%。
金融运行平稳,贷款快速增长。2009年,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5.33 亿元,比年初增加11.3亿元,增长17.6%,其中储蓄存款63.34亿元,比年初增加8.23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26.75亿元,比年初增加4.68亿元,增长21.2%,其中中长期贷款7.58亿元,比年初增加2.65 亿元。存贷比为35.5%。
八、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平稳发展。2009年,全市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97所,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287所,公立幼儿园1所,高中6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2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目前,全市在职教师7124人,其中小学教职工3643人,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0%;初中教职工1868人,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97.8%,普高教职工913人,职高教职工261人。在校学生人数总计120534人,其中小学76479人,初中29712人,高中14343人。在园幼儿7874 人。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100%,小学缀学率0.01 %;在校初中学生巩固率96.1%,毕业会考一次性合格率84.8%。高考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本科二批以上上线1100人, 创造了常宁市恢复高考以来上线人数最多的好成绩。全年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资金3600万元,在完成省、衡阳市规定的项目外,本市还在计划之外安排危改项目78个,全年改造、维修项目总数97个,较上年增加了60个,消除中小学危房55920平方米,新改建扩建校舍40个,15770平方米,全市小学原有D级危房全部消除,建设合格学校11所,资助贫困家庭寄宿制学生12734人。
科技成果有新突破。2009年,常宁市荣获全国县级防震减灾工作先进县(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断加快。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2家,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0.48亿元,比上年增长16.8%。
九、文化、卫生、体育
文化事业不断发展。2009年,全市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成功举办了以建国六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为主线的常宁市首届民间艺术节。开展了“市民文明宣传教育月”广场文化宣传活动和“全民读书月”活动。全市各类文艺队伍达300多支,队员3000多人。图书馆全年接待读者1.7万人次,话剧《江姐》在衡阳市各县市区巡回演出,免费送戏下乡70场。建设好了53家农家书屋。文化市场进一步净化,全年开展常规稽查 600余家(次),处罚违规经营网吧90起,结案90起,捣毁黑网吧 10家,收缴非法出版物567册,音像制品1800余张,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
卫生事业进一步发展。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年末全市拥有各类卫生机构 75个,医生2873人。医院、卫生院床位数1378张。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全年投资近千万元加强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扩建乡镇卫生院6所,村卫生室9个,以市直医疗卫生单位为基地,免费培训农村卫技人员1422人次,免费培训乡村医生586人次。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稳步推进,2009年,全市有625288人参合,参合率98.78%,全市新农合政策补偿率为40.8%,参合农民受益面为5.38%;重点传染病有效控制,认真做好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工作;卫生监督工作深入推进,医疗卫生秩序进一步规范,妇幼保健工作进一步加强,住院分娩率99.68%,孕产妇死亡率23.87/10万;婴儿死亡率6.1‰。孕产妇、婴儿死亡率低于省定的26/10万、25‰的指标。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合格率达94.3%,
体育事业不断发展。全民健身意识加强,群众体育运动蓬勃开展,全市首批59个行政村“农民健身工程”全面完成。2009年,全市共举办各类各种体育比赛和活动 15次,成功举办了首届“常宁杯”中老年门球赛,来自全省各地的21支代表队参加了比赛;举办了12个市直单位参加的“迎国庆”“移动杯”市直单位男子篮球赛。努力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组建常宁一中建立女子摔跤、田径体育后备人才与水局中心校游泳三个基地,同时建立了各个基地的训练网点,现在各基地训练的重点运动员80多人,各个网点的训练项目在训人员有170多人。竞技体育进一步发展。在湖南省少年游泳比赛中,夺得金牌2块,银牌4块,铜牌2块。在湖南省青少年摔跤比赛中,夺得银牌1块,铜牌1块。在湖南省跆拳道比赛中,夺得银牌2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