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市委书记、市委财经委主任吴乐胜主持召开2021年市委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研究2022年预算编制、财源建设等11项重点工作。市委副书记、市委财经委副主任、市长罗卫华,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邹雄杰,市政协主席王一花参加。
会议研究并原则同意了2022年预算编制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我市财政税收将保持较好势头,有较大增收空间,但财政收支“紧平衡”状态未变,要更加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会议强调,2022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目标设定要略高于衡阳市平均水平;要坚持量入为原则,紧缩财政支出盘子,从严控制发展建设类项目支出,加大财政节支力度;要认真落实上级关于规范地方公务员工资津贴补贴的文件精神,加强与省、衡阳市财政部门对接,对绩效奖金发放方式进行改革,尽快建立完善行之有效的考评体系,灵活管理,实现奖优罚劣。
会议听取了财源建设工作情况的汇报,充分肯定了今年财税工作的成效。会议指出,今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突破20亿元大关,并构建大统计工作格局,财税挖潜堵漏成效明显。会议强调,要进一步完善大统计工作格局,加强信息互通和部门联动,聚焦聚力第三产业等关键领域,强化油品、商超等重点行业监管,加大财税开源和挖潜堵漏力度,确保颗粒归仓,应收尽收;要围绕“实实在在增加财力”下工夫,重点抓好市场主体培育,优化市场主体登记服务,推进“小升规”和“个转企”等工作;要强化调度推进,建立健全常态化调度机制,抓常抓长,实行“一月一调度”,高质高效抓好全市财源建设。
会议听取了全市债务基本情况及建制县隐性债务风险化解试点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强调,要规范置换债券资金使用,优化债务结构,缓释债务风险。对未完成置换程序的债券资金,要加大工作力度,加紧完善相关手续,确保债券资金置换工作程序到位、审批到位、支付到位。
会议研究了专项债相关工作。会议指出,专项债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全市各级各部门要抢抓当前有利时机,加大专项债申报力度,统筹用好金融贷款、社会资本、专项债等资金,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会议还听取了关于引进武汉瑞科美退役动力电池及储能材料项目和水口山汇鑫保税仓项目情况汇报,研究了第二自来水厂建设相关工作、加油气站合作经营相关工作等。
邹远国、段鸣、袁立明、颜晓曦、周黎、周泉、刘新华参加。(李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