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图片新闻

表彰税收贡献20强 现场签约30.6亿元贷款 常宁市政银企恳谈会召开

5月31日,常宁市政银企恳谈会召开,8家金融机构和9家企业就融资需求进行了互动交流,现场签约30.6亿元贷款合作协议,并为2023年度常宁市企业税收贡献20强颁奖。市委书记、市长罗卫华强调,要落实好常宁“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坚持“把企业家当家人、把企业家的事当家事、把企业家的意见当家书、把为企业家清廉服务当家风”作为工作的第一标准,打造“四最”常宁营商环境品牌,汇聚银行、企业和政府三方力量,全市上下继续共同奋斗,为加快推进常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冲刺全省经济十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市委副书记、统战部长邹雄杰主持,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一花,市政协主席段鸣出席。

会上,各企业及金融机构负责人就如何做大做强产业、推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很好的建议;与会市领导围绕支持企业发展分别进行了发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发言后,罗卫华指出,这次政银企恳谈会,就是要给大家释放一个强烈的信号,展示我们市委、市政府抓发展、抓经济、抓环境的一个决心。树立一个鲜明的导向,企业为我市做贡献,我们市委、市政府坚决为企业发展“站台”;进一步深化政银企三方合作,实现三方共赢,打通金融活水流向企业“最后一公里”;进一步坚定大家的信心,共同实现银行做大、企业做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此次签约合作是“银助企旺、企旺银兴”的双赢之举。

就如何汇集银行、企业和政府三方力量,助推全市经济发展,罗卫华强调,希望金融机构找准切入点,创新务实担当共进,提升产品质量,找准支持重点,优化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希望企业瞄准关键点,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常宁形成了“工业有龙头、农业有特色、旅游有资源、三产有融合”的良好发展态势,“北部金山银山、南部绿水青山”的发展格局正加速形成。当前的常宁正处于厚积薄发、动能强劲、大有可为的“黄金期”,对企业而言,蕴含着很多机遇。企业家们一定要有足够的信心,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强项目谋划,规范诚信经营,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努力成为新时代推动常宁高质量跨越发展的生力军。希望政府部门盯准落脚点,协调联动优化环境。我们已经制定了一套常宁“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最终要实现的目标就是要打造“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常宁营商环境品牌,奋力实现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各部门一定要全力配合并落实好常宁“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切实增强服务意识,营造尊商安商亲商氛围,建立银企合作长效机制,强化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银企合作搭建平台和桥梁,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

罗卫华强调,希望全社会抓准根本点,齐心协力促进发展。常宁的发展,离不开全市上下的共同推动,离不开全市企业、各级机构、广大干部和常宁人民的共同努力。希望全市上下继续共同奋斗,为加快推进常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加速冲刺全省经济十强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坚持高质量发展。常宁要想成功跻身全省经济“十强”,必须顺应新时代的潮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做强绿色制造业,发展绿色服务业,壮大绿色低碳产业,在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要坚持合作共赢。常宁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正需要金融机构和企业的全面参与、深入合作。真心希望我们政银企三方进一步深化在实体经济扶持、重点项目建设等领域的合作,努力推动互利互惠、共同发展。要坚持常宁担当,着眼推动自身与常宁经济同频共振、互促发展,多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精准施策出主意、支实招,我们共同努力把常宁发展得更好。

会上,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俊宣读了《关于2023年度常宁市企业税收贡献20强的通报》。

副市长江志华通报了全市金融工作情况。

市领导石海燕、袁立明、龙显蓉、颜晓曦、金慧慧、曹阳、盘凤成、吕晓毛、肖孝慈、郭秀清参加。(曾锐 李政民)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