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官岭镇:全面推行“三个三”工作法 发挥流动党员模范作用

为进一步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近年来,官岭镇党委针对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管理难到位、教育难开展、作用难发挥等问题,创新推出“三个三”工作法,从跟踪管理、作用发挥、教育培训三方面入手,形成了流动党员全覆盖教育、全链条管理的全新工作格局。

聚焦三个全面,提升管理实效。官岭镇党委坚持全面摸排流动党员基本信息,持续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落实管理责任,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一是全面摸排流动信息。组织全镇各领域党组织以支部为单位进行“拉网式”摸排,发动联村干部、各村(社区)“两委”干部、“两新”组织党支部委员、片组邻“三长”,上下联动,动态更新人员情况,全面盘清流动党员底数,共梳理摸排出流动党员313名。二是全面登记接收纳管。对流动党员实行流出登记、流入纳管、流回销号的动态闭环管理,确保流动党员全部入库管理,实现流动轨迹全程可溯。建立全镇流动党员信息库,全面分析研判流动党员登记、流向、纳管等情况,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对未报到、未纳管等情况进行督促。三是全面使用管理平台。成立官岭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专班,组织专班成员利用微信、电话等方式与流动党员逐一对接,充分运用全国党员信息管理系统,更新完善流出党员的基本信息。

强化三个引导,激励担当作为。官岭镇党委着重增强流动党员的责任意识、党性修养,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做贡献、当表率,带头参与各村(社区)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流动智库”作用,为家乡发展注入新活力。一是引导参与组织生活。按照“一对一”结对帮带的模式,由村(社区)“两委”干部跟踪了解流动党员工作学习情况,提醒其主动到流入地党组织报到并按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对不正常参与组织生活的流动党员,及时进行谈心谈话。二是引导参与建言献策。充分利用在外务工流动党员视野宽阔、带富能力强的优势,在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重点工作中充分发挥流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锡盆村流动党员胡宝亮将外出务工经验、感悟和收获及时分享,积极参与锡盆村乡村振兴,为家乡建言献策。三是引导参与基层治理。引导流动党员既当“他乡建设者”又做“家乡宣传员”,让流动党员多形式参与到家乡治理中来。实施“人才回引”方案,将优秀流动党员纳入村级后备干部和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计划名单。目前,西塘村奉先华、官岭社区王杰等优秀的流动党员已被纳入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计划。

突出三个运用,做好教育保障。官岭镇党委紧盯流动党员分布广、工学矛盾突出等难点,创新流动党员教育形式,确保流动党员不掉队、不变色。一是运用主题党日活动。充分运用“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和主题党日活动形式,利用网络渠道为流动党员推送官岭镇党员教育学习资料,让流动党员充分认识家乡发展带来的巨大变化和发展潜力,激发流动党员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鼓励流动党员将在外学习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带回家乡投资兴业,积极带动家乡产业发展。二是运用节日返乡时机。各村(社区)党组织开展支部党员大会,紧盯春节、清明、端午等集中返乡节点,统筹安排有流动党员的党支部开展返乡集中学习活动,为流动党员集中补课,开展微党课、交流研讨、田间课堂等活动。三是运用网络教育平台。依托网络平台等载体,组织观看《学习身边榜样》等系列党员教育片,向流动党员提供日常学习资源。推行线上送学,搭建“线上”学习教育“微”平台,结合“一月一课一片一实践”,开展流动党员送学活动。依托“共产党员”“红星云”微信公众号等线上学习平台推送学习内容、交流学习体会、组建学习微信群分享学习成果,将党的理论知识、方针政策等内容及时传达给流动党员,有效突破时间、地域限制,确保流动党员不缺课、不漏学、不掉队。(文/全文 孟良宇)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宁市数据局  政府门户网站举报电话:0734-7223897

备案序号: 湘ICP备100258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820003     Email:cnxinxiban@126.com

"湘易办"
超级服务端

常宁市人民
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