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桥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2025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全镇上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扣市委"产业赋能、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发展战略及跻身全省经济"十强"目标,从党建引领、农业强基、招商引资、争资跑项、文旅兴业五个主要方面入手,建设现代化山水田园新罗桥,推动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现将我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强党建、严作风,政治引领坚实有力。一是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7次、专题研讨4次。领导班子查摆整改9个问题20个具体表现。二是夯实组织基础。上半年培养入党积极分子20人,发展预备党员9人,预备党员转正10名。深化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选拔39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人选,做好结对帮带、跟岗锻炼等工作。三是党建赋能产业。深化"韭菜花"、"黄金百香果"等"一村一品"建设,探索党建联盟模式,推动特色农业规模壮大、产业聚链发展。

(二)兴农业、促发展,产业根基持续巩固。一是抓实粮食生产。全年实现水稻种植面积4.5万亩,年产值突破1.6亿元,创建万亩双季稻绿色高产高效创建示范片,辐射农田1400亩。二是壮大"两油一叶一棉"。2025年罗桥镇油茶种植面积27046.4亩;油菜种植面积达9000亩;棉花种植面积1136.1亩;烟叶种植面积2420亩,带动产业产值突破1100万元大关,产量和均价在全市前列。三是推进特色种养。"石盘富硒米""南坪韭菜花""黄金百香果"等特色农业规模不断壮大。立足罗桥山塘水库的水域资源优势,成功引进临武鸭、狮头鹅等地方特色水禽养殖产业,打造特色养殖新亮点。

(三)抓招商、促经济,发展动能加速集聚。一是主动出击招商引资。举办春节、清明专题招商恳谈会2场,对接企业20余家,达成初步投资意向项目4个。将"走出去"招商作为关键抓手,上半年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赴广州、深圳等地开展招商活动,敲门拜访目标企业,提前完成全年招商引资任务。二是精准招商成效显著。今年成功引进的广东哈爵摩托车发动机厂、浙江九铭五金科技有限公司已在宜阳工业园区选址,并成功推动本土企业伟成鞋业扩产增量,新增1条生产线,增加就业岗位50个。三是项目建设提速见效。高效完成30亩用地审批,助力投资1.5亿元的湖南省农益品公司项目于5月开工,预计10月投产,可带动税收600万元、就业200余人。

(四)守底线、促稳定,安全基础筑牢夯实。一是平安建设深入推进。组织防火演练2次,调处矛盾纠纷16起,办结12345热线30余件。各村(社区)安全生产形势呈现"三下降一提升"的良好态势;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同比下降100%,死亡人数同比下降100%,受伤人数同比下降100%,事故隐患整改率达到98%。二是汛期防控严密布防。汛期党政负责人带队值班值守,对全镇106个重点水域进行分片包保,水库夜巡60余次。面对多轮强降雨等自然灾害挑战,及时响应市级发布的防汛应急2次,发布灾害预警信息22条,转移安置危险区域群众4户,落实自然灾害救助资金62.83万元。三是风险排查精准发力。深入推进"反诈打跨"专项行动,自主摸排上报600余人;排查瓶装液化气场所30余家,整改隐患6处;对"五失人员"进行排查管控,有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

2025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一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作为传统农业大镇,罗桥镇当前水利设施建设仍存在薄弱环节,如雷侯堰水闸损坏、洋泉水库红旗支渠渗漏、荆坪堰需要新建、湖波下堰需增设闸门等。二是村集体经济发展基础不牢,部分村受资源、资金、人才技术等要素制约,村集体产业规模偏小、效益不高,缺乏可持续的增收渠道,集体经济强村示范带动效应有待进一步增强。三是文旅产业协同发展不足,樱花园开园高峰期交通维护难度较大,建议交通部门批设景区沿线道路加宽项目等。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党建领航定向,把牢政治方向不动摇。一是深化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落实。严格落实政府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完善公务接待、公车使用等制度规范,开展作风建设"回头看",严防"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二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做好支部书记后备力量培养和村"两委"干部换届工作,选优配齐村级"领头雁"队伍。深化39名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养,通过"导师帮带"和跨村轮岗锻炼,提升实战能力。三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加快我镇农村"三资"管理领域大数据模型建设数据填报,深化大数据监督模型应用,实现"三资"管理动态监测。扎实做好村级财务专项审计及村级组织成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二)民生固本培元,筑牢幸福根基不懈怠。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总投资3300万元的友谊桥河坝水闸除险加固工程收尾工作,预计今年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区域防洪灌溉能力,确保农田及时灌溉,为农民稳产增收提供切实保障。二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常宁"136"营商环境工作机制,定期开展"服务企业大走访"活动,通过上门走访、政策宣讲、诉求收集等方式,为企业送政策、解难题、优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实现文旅融合发展。以百万樱花园为"主",后山小院为"特",整合全镇范围内牛迹石、下冲古民居等系列景点及曾子文化、瑶族刺绣、石盘鸡毛龙、下冲字灯等传统文化资源,发展全域旅游。

(三)底线坚守如磐,稳固平安防线不松动。一是筑牢安全生产防火墙。常态化开展好禁毒、反电诈、反邪教、防性侵工作,加强社会矛盾隐患排查,化解好有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信访问题和突出矛盾,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二是打赢生态环保攻坚战。深化生态系统治理,持续巩固畜禽养殖排查整治成果,常态化推进秸秆禁焚、人居环境整治等生态环保工作,及时解决农业面源污染和生活垃圾综合处置不彻底问题。三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完善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加强特殊困难群体的摸排走访频次,确保及时发现、快速响应。进一步推进石盘村河道整修"以工代赈"项目,实现脱贫户、监测户在家务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