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办事处信息公开目录 > 泉峰办事处 > 重大民生信息
广场舞如何不“扰民”?泉峰街道积极探索新路径,打出划定区域、约定时间等“文明引导”组合拳,推动“噪音扰民”到“乐声和谐”的转变,奏响“动静”协奏曲。

夜幕垂帷,华灯初上,泉峰广场的灯光温柔洒落。熟悉的旋律再度响起,阿姨们的舞步依旧轻盈,笑容依旧灿烂;不远处,孩童嬉笑追逐,老人摇扇闲谈,舞动的人影与静谧的夜色交织成一幅和谐的画卷。
市民蒋朋说:“之前声音太大了,小孩子做作业也安心不下来,老人也睡不着。现在好多了,他们也准时了,我也愿意下来遛遛弯,社区环境也提升了一大截,特别舒心。”
这份可感的“舒心”,源自泉峰街道将治理“难点”转为民生“亮点”的不懈努力。面对广场舞带来的噪音、占道等难题,街道以《常宁市“城市微革命、幸福家门口”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方案》为指导,联合城管部门精准施策,将规范广场舞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切口,推动实现“环境洁净化、秩序规范化、绿化品质化、广场和谐化、管理长效化”的综合提升。

泉峰街道胜利社区总支部书记郭云贵说:“这次我们联合城管部门,没有一禁了之,而是多次上门做舞蹈队阿姨们的思想工作,与她们一起商定解决办法,划定活动区域和时间,调小音量。保证他们的健身权益和居民的休息空间,让他们和谐共舞,幸福共生。”
一套以“文明引导”为核心的组合拳接连推出:一纸《规范广场舞管理的倡议书》,不是生硬的禁令,而是邻里之间的温情约定;划定专属活动区域,让健身有所依托;明确活动时间,则是对宁静夜晚的承诺。不仅有效化解了最初的抵触情绪,更激发了居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热情,为打造整洁有序、文明和谐的示范街区注入了持久活力。

“我们舞队尽量做到不扰民,把音量放到最小,到时间就停了,解散了,在我们娱乐的情况下,给年轻人、小孩子一个好的环境,做一个好的榜样。”广场舞队员唐女士和张女士说道。
从“噪音扰民”到“乐声和谐”,从“要我遵守”到“我要守护”,泉峰街道以耐心的沟通、智慧的疏导,将曾经的社区“矛盾点”转化为文明共享的“风景线”,这份“家门口的幸福”,正随着和谐的音符,变得可见、可听、可感。(王荣 彭欣)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宁市数据局 政府门户网站举报电话:0734-7223897
备案序号:
湘ICP备100258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820003 Email:cnxinxiban@126.com
常宁市人民
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