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办事处信息公开目录 > 三角塘镇 > 规划计划
三角塘镇 2025 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025 年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角塘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扣镇党委 "党建统领、项目主导、产业兴旺、乡村振兴、协调发展" 总体战略,锚定 "一园五产" 产业布局,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聚焦产业升级与脱贫巩固,夯实乡村振兴根基。
1. 农业产业多元发展,规模效益逐步显现。
一是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以 "村企合作、跨村联营" 模式为引领,江南、千家等 9 个村携手湖南春益旺农业公司,建成 200 亩蔬菜大棚产业基地,为蔬菜产业规模化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二是农业农机现代化推进。大义山、梅花等 8 个村联合成立农业农机开发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前期注册、选址工作,土地流转工作正有序推进,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筑牢基础。、
三是中草药产业稳步拓展。与衡岳、湘草等三家公司达成合作,新铺村 100 亩、官冲村 200 亩中草药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为产业发展增添新活力。春耕生产扎实开展。发放种子 23820 公斤,可插大田 8112 亩,育秧面积达 7053 亩,四处双季稻千亩示范片建设成果突出,为全年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2. 脱贫成果持续巩固,防返贫机制落实到位。
全镇现有脱贫户 863户2484人、监测户 19户37人。上半年,成功帮扶监测户 28户101人消除返贫风险。通过全面落实医疗、教育、低保兜底、大病补助等帮扶措施,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实施 "雨露计划" 帮扶 74 人次,发放教育补助金 11.1 万元,为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提供有力支持,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立足项目推进与营商优化,激发经济发展活力。
1. 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产业融合态势良好。
依托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脉资源和区位优势,深入挖掘 "一园五产" 产业效应。在农文旅休闲产业方面,以长江村为核心,辐射周边村落,与景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开展村企联营,持续完善 "共享菜园" 和研学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并加大品牌宣传力度。蔬菜产业方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 "菜篮子" 工程和土地优势,建成 9 个村跨村联营 200 亩蔬菜大棚基地,形成村企跨村联建的产业发展新模式。中药材种植产业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推动湘草、衡岳、信泰等公司项目落地,建成官冲、新铺等村中药材集中种植基地,打造村企联营发展新模式。同时,在粮食、烟叶、棉花生产领域,持续推进瑶塘村村集体农业种植产业发展,引导农业重点村整合土地资源,探索村企联营模式;支持盐湖片 8 个村构建农业生产跨村联营联合合作社,实现农作物集中连片种植,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业务,有效促进村集体经济增收。
2. 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
垃圾焚烧发电站、110 千伏输电线路 "坦烟线" 与 "印泉线"、官冲村采煤沉陷区整体搬迁、中农批资产整合等项目均按计划稳步推进。三峡光伏发电项目完成 1929 余亩选址,一期 1700 亩已启动建设,二期工程有序推进,将为本镇经济发展增添新引擎。
3. 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企业服务精准高效。
积极对接市交通运输局,成功将三条产业路纳入 2025 年交通实施项目,有效解决企业出行及运输难题;完成龙塘水库除险加固,以及双龙堰、鸭婆堰水坝主体工程建设,为农业生产提供坚实保障。 优化入企检查制度,镇分管招商领导带队走访辖区企业,深入宣传 "136" 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扫码入企登记制度,实现规上企业全覆盖;推行跨部门联合检查机制,制定《入企检查管理办法》和年度检查计划,严格控制检查频次,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积极化解群众矛盾,成功调解项目建设施工矛盾 20 余起,帮助多个项目企业解决施工、用工、用地矛盾及历史遗留问题。建立 "一企一领导一专班" 跟踪服务机制,为企业解决发展诉求,协调解决企业建设用地指标、发展资金等难题,全力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
4. 招商引资成效显著,优质项目加速集聚。
2025 年,本镇围绕 "一园五产" 发展思路开展招商引资工作。上半年,外出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3 次,召开知名人士、企业座谈会 10 次,成功招引企业项目 6 个,与 15 家企业开展学习交流。长江村与湖南景思文化发展旅游集团联合成立常宁市乐享江野乡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3600 万元打造乡村旅游综合体;"刘家大院" 项目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依托,实现农商旅一体化运营,自 2024 年 6 月开业以来,累计接待游客约 8 万人次,带动 60 - 70 余村民就业,并获得多家媒体广泛报道。 大义山、梅花等 8 村联合成立湖南义亨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整合资源开展规模化种植;江南、千家等 9 村与湖南湘南春益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成立湖南盛赢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1000 万元建设蔬菜大棚产业基地。同时,成功引进常宁市梦凯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计划投资 8000 万元建设机械加工厂;湖南铭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计划落户,目前项目规划设计正加速推进。
(三)紧扣民生改善与生态治理,提升群众幸福指数
1. 民生保障扎实有力,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2025 年上半年,全镇新增特困供养对象 6 人,临时救助困难群众98户 221 人次,累计发放救助金 116920元;新增低保对象 53户93 人,发放低保资金24780元,切实织密民生保障网,兜牢群众基本生活底线。
2.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人居品质显著提升。
建立 "日常巡查 + 群众监督" 机制,加大对企业排污、河道水质、土壤环境的监测力度,严厉打击破坏生态环境违法行为。开展省道 S222 环境卫生专项整治行动,清理生活垃圾堆放点2处,实现道路沿线环境整洁达标;联合市环保局对辖区内牛蛙养殖场开展专项执法,责令其于 2025 年 7 月底前全面退出,有效防范生态环境污染风险,守护群众居住环境安全。
3. 规范农村建房管理,优化乡村建设秩序。
重新出台农村建房管理办法,明确自然资源、农业农村、综合执法等部门职责,形成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审批监管体系。全面清查 2013 年以来违法建房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管理。加强日常巡察整治力度,针对违法占基本农田、未批先建等行为开展专项执法,累计立案查处 2 起违法占基本农田建房违法行为,通过政策宣讲、下发整改通知书等方式及时劝阻 6 起违法建房行为,切实保障农村建房规范有序,维护耕地保护红线与乡村规划严肃性。
(四)围绕安全稳定与社会治理,筑牢平安建设防线
1. 安全生产常抓不懈,风险防控精准有效。
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危房、地质灾害点、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实现 "三坚决两确保" 目标。常态化开展镇村两级防灾减灾应急演练,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及时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2. 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推进,出行环境不断改善。
常态化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实施农村公路安防精细化提升工程,持续做好乡村道路养护工作,多措并举筑牢道路交通安全防线。加强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组织开展 4 次集中交通宣传劝导活动,有效提升群众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全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稳定。积极推进 "四好农村公路" 建设,对乡村公路实施 "路基工程""交通工程""路面工程" 三大提升工程,全面改善农村公路通行条件。主动对接市交通运输局,将盐湖、长江等村三条产业路和新铺、大合等村三处公路安全隐患纳入 2025 年交通实施项目。目前,柳三公路乡镇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已启动,该工程将进一步完善全镇主干道交通路网体系,项目正按计划有序推进。
3. 森林防火成效显著,资源保护持续加强。
通过巡逻巡查、火源管控、禁燃禁烧等多举措构建有力防火责任体系。在清明时节等火灾高发时段,加强重点山头、人群管控,提升森林防火宣传效果。投入资金 20 余万元购置防灭火物资,提升森林防灭火应急处置能力,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目前,全镇森林消防蓄水池 6 个,蓄水量可达 125 m³。组织镇村两级开展森林防灭火应急演练 31余次,2025 年上半年未发生一起较大森林火灾。
4. 防汛防溺水工作扎实有力,安全屏障持续加固。
全镇 19 座小一、二型水库严格落实 "四个责任人" 制度,汛期全天候动态巡堤检查。启动建设盐湖水二期治理工程,强化防汛安全保障。镇村两级建立 19 支应急抢险队伍,共 206 人,时刻保持备战状态。同时,全力抓实防溺水工作,山塘水库配齐 "五个一" 救护设备,2025 年上半年年全镇未发生一起溺水事故。
5. 政法综治工作扎实推进,社会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一是信访维稳精准发力。重新出台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和信访工作制度,明确镇村两级接访、劝访工作职责。针对重复上访户,主动约访刘初福、段小毛等重点人员,成功化解主要信访件 7 件,实现特护期信访 "零越级上访",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二是反诈打跨纵深推进。启动全镇电诈人员摸排专项行动,成立涉诈人员劝返专。目前,全镇 123 名电诈前科人员中,自首回流 87 人、劝返核减 30 人,切实守护群众 "钱袋子" 安全。
三是禁毒工作全面强化。对全镇 283 名吸毒人员实行分类管控,其中 14 名社康社戒人员严格落实 "一人一档"、"一人一策" 管理措施,定期开展尿液检测、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针对 269 名社会面吸毒人员,通过网格化管理、动态跟踪评估,严防复吸风险。同时,常态化开展禁毒宣传活动,营造全民禁毒浓厚氛围。
四是重点人群动态管控到位。建立健全政法重点人员分级分类管理机制,对精神病人、吸毒人员、社区矫正及安置帮教对象等实施动态监测与精准帮扶。针对 5 年内刑满释放的 217 名安置帮教人员,尤其是 24 名重点安置帮教对象,建立帮扶小组,协调解决就业、住房等实际困难,有效预防重新违法犯罪。
五是反邪教防线持续筑牢。对全镇 9 名重点管控人员实行 "网格化" 管理,成功转化 "全能神" 人员 6 名。对耒阳三元寺 3 名信徒、20 名基督教重点关注人员开展常态化教育引导,严密防范邪教渗透,维护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二、存在的问题与困难
一是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足。农文旅资源开发缺乏整体规划与品牌打造,未能充分挖掘本土文化特色,对村集体经济的带动作用有限。部分村在发展集体经济时,过度依赖传统农业,未能有效整合自然资源、历史文化资源与区位优势,加之资金短缺、发展思路局限,难以形成规模化、多元化产业格局,强村数量较少。
二是资源利用效率亟待提升。在农文旅产业发展中,对历史文化遗迹、自然景观等资源的开发模式单一,多以简单观光为主,缺乏沉浸式、体验式项目设计,资源转化率低。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仍有短板。部分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田水利设施老化、灌溉排水不畅,影响农业生产稳定性;农村道路、物流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导致农产品运输成本增加、销售渠道受阻。此外,文旅项目配套设施不足,如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公共卫生设施等建设不完善,难以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限制了农文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2025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推进乡村振兴,塑造和美乡村样板。
1.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健全防返贫帮扶机制,完善分类救助体系。紧盯医疗和饮水保障,跟踪脱贫人口医保政策落实。开展低保排查,坚持应纳尽纳、应消尽消。常态化排查重点人群,监测收入支出和"两不愁三保障"情况。
2.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农业生产方面。继续抓好粮食、烟叶、油茶等传统农业种植产业,大力发展棉花、中草药、蔬菜大棚等农业种植产业,确保产业成型见效。提升农业社会化服务水平,提高农业机械化耕种率,继续支持培养一批农业种植大户,鼓励发展一批以村集体经济为主的农业农机合作社。继续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积极争取一批高标准农田、水塘维修项目,积极开展洋泉右干渠项目计划,全面改善朱田、毛市、市塘、大合等村农田基础设施。有序引导畜牧养殖企业规模化生产,严格把牢企业安全关、环保关。工业生产方面。全力优化企业营商环境,引导辖区内工业企业有序经营。积极为落户工业企业提供土地、征地拆迁等要素保障,确保铭昇科技等12家在谈企业落地见效。旅游服务业方面。继续做强农文旅休闲产业,擦亮长江村"共享菜园"和研学品牌效应,支持大义山村通过盘活闲置房屋开发民宿经济,引导义山湖庄园旅游开发项目在2025年底动工。持续改善集镇环境面貌,继续开展农贸市场专项整治行动,打击处置违法销售烟花爆竹、过期食品等违法违规行为,确保辖区内超市、零售店等服务业经营主体合规有序经营。
3.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依托三角塘镇自然资源、历史文化、人脉资源和区位优势,充分挖掘"一园五产"产业效应,做大做强村集体经济。农文旅休闲产业发展方面。以长江村为核心,辐射联动周边村落,大力发展农文旅休闲产业。启动与景思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村企联营模式,持续完善"共享菜园"和研学基地基础设施和品牌宣传力度。蔬菜产业方面。依托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结合三角塘土地优势,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产业,建成9个村跨村联营200亩蔬菜大棚基地,逐步形成村企跨村联建蔬菜大棚产业发展新模式。中药材种植方面。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确保湘草、衡岳、信泰等公司项目落地,建成官冲、新铺等村中药材集中种植基地,打造中药材、中药材种子种植于一体的村企联营发展新模式。粮食、烟叶、棉花生产方面。持续推进瑶塘村村集体农业种植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农业重点村系统整合土地资源,探索村企联营发展模式。支持盐湖片8个村构建农业生产跨村联营联合合作社,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种植粮食、烟叶、棉花等农作物,拓展农机社会化服务业务,助力村集体经济增收。纺织服装产业方面。依托湘南纺织产业基地园区企业,在新铺、盐湖、小湖、瑶塘等村发展一批以村集体牵头的纺织服装乡村振兴车间,逐步发展本土纺织服装产业。同时,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完善产业基础设施条件,力争2025年底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同比增长30%以上。
(二)筑牢底线思维,守护和谐稳定根基。
1.抓好生态环保工作。持续巩固生态环保整治成效,提升环保监测能力。加大畜牧养殖业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偷排乱排污水行为。严格管控秸秆、垃圾禁烧,确保砖厂等企业大气污染物达标排放。继续开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整治行动,以零容忍态度打击非法采砂、非法采矿等违法行为。2025年下半年,建成三角塘镇垃圾中转站工程,推进垃圾集中处理和集中转运体系建设,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让绿色成为三角塘镇最靓底色。
2.抓好安全生产工作。持续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紧盯危房、地质灾害点、道路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深入开展重大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行动,全力实现"三坚决两确保"目标。常态化开展镇村两级防灾减灾应急演练,不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紧盯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及时督促企业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严格落实森林防灭火联防联控机制,抓好辖区内森林防灭火工作。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守护好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抓好防溺水工作,做好山塘水库重点场所监管工作。
3.抓好政法综治工作。持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抓好信访维稳、禁毒、反电诈、防性侵等政法综治工作。落实领导干部坐班接访制度和三角镇信访工作制度,强化信访源头管控,全力化解历史遗留重复信访件。做好反电诈宣传、摸排、管控、工作,全力以赴做好境外窝点人员劝返工作,织密反诈"防护网",打赢打诈攻坚战。持续抓好涉康涉戒、吸毒人员管控工作,严厉打击吸毒贩毒行为。持续开展"利剑护蕾"行动,加大未成人保护工作宣传力度,切实保护好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安全。
(三)聚焦民生实事,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1.完善交通设施。做好三角塘镇交通"十五五"规划,将乡村道路建设需求全面纳入常宁市交通"十五五"规划项目。启动柳三公路乡镇通三级公路提质改造工程,改善全镇主干道交通路网体系。实施盐湖、大义山、长江等村农村公路建设和新铺、湖边、大合等村道路安全隐患整治工程,切实解决村级隐患路、断头路问题。常态化开展道路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一批农村公路安防精细化提升工程,持续开展乡村道路养护工作,打造安全舒适的道路交通出行环境。
2.注重民生保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路,做好民生保障工作。落实好低保、五保、社会救助、优抚补助等惠民政策,确保困难百姓得到及时救济。完善乡村医疗水平。继续完善乡村慢病综合防治体系,组织实施老年人免费体检活动,积极引导百姓医保参缴。持续抓好教育事业。加大校园周边环境和校园交通安全整治力度,继续落实学校护学岗、陪餐制等制度,开展法制宣讲进校园活动,不断改善校园环境。提升学生升学率、优生率,抓好学校教育质量。
3.拓宽就业渠道。结合人社、农业等部门就业培训平台,积极组织百姓开展就业培训,提升专业技术能力。以"一园五产"产业发展为依托,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培育更多企业落户三角塘。搭建镇村两级就业平台,为百姓创造更多就业渠道,助力百姓就业增收。
(四)强化基层治理,构建善治乡村格局。
1.加强农村自建房管理。严格落实自建房审批程序,坚决杜绝未批先建、一户多宅等违法行为。严格开展违法自建房排查整治工作,常态化开展巡查工作,对违法占耕地或林地建房、超层超面积等违法行为一律打击处理到位。加大农村自建房宣传力度,引导村民合法合规建房。
2.加强耕地林地保护。加强政策宣传,坚决落实耕地林地保护政策。严格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开展抛荒地整治行动。强化执法力度,打击建公祠、自建房等乱占耕地林地违法行为。坚决守牢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红线两道底线,以零容忍态度严厉打击违占行为。
3.加强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整洁舒适文明的乡村环境。2025年重点实施2个和美湾场示范片建设,持续开展重要道路、重点场所卫生环境专项整治行动,增设农村垃圾桶、垃圾站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卫生。加强法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文化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
(五)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履职服务效能。
1.强化政治建设。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确保政府工作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严格落实"三重一大"集体决策制度,规范决策程序,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司法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持续推进政务公开,增强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
2.强化队伍建设。深化作风整顿,提升行政效能,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整治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秉持勤俭节约原则,将有限财力优先用于推动发展和保障民生,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宁市数据局 政府门户网站举报电话:0734-7223897
备案序号:
湘ICP备100258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820003 Email:cnxinxiban@126.com
常宁市人民
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