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口山镇2025年上半年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水口山镇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水口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围绕党建引领、招商引资、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精准发力,各项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党建引领铸魂固本,基层基础持续夯实。

1.强化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坚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持续深化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将其纳入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支部"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必学内容。上半年,组织专题学习研讨3次,覆盖党员干部1700余人次;举办年轻干部读书班1期,党委(党组)与年轻干部交心谈心6人次,开展警示教育33场;修订镇村干部管理制度1项,精减文件30%、会议30%,干部作风持续向好。

2.夯实基层基础,提升堡垒效能。一是做实"两委"换届准备。完成22个村(社区)全覆盖调研,积极摸排并化解换届风险隐患,针对村级班子中期运行情况形成"一村一报告",同时储备培养村级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47名。二是攻坚新兴领域"两个覆盖"。按照上级安排部署,截至目前共摸排非公企业15家(其中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国家和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4家),共有员工1026人,其中党员5人,2025年确定入党积极分子3人,已落实"两个覆盖"措施的企业数5个。三是优化党员发展,严抓教育管理。探索"线上+线下"党员教育模式,依托"学习强国""红星云"等平台,以党员冬春训为切入点,轮训党员骨干1793人次。四是推动减负赋能,促进治理体制增效。扎实做好2025年度从村级党组织书记中考核招聘为事业编人员工作;持续清理村级挂牌,严格按照"3+5+5"标准规范挂牌;严控督查考核,压减村级负担40%;深化"片组邻"三长制,调整配强邻长24名,结合"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收集解决问题25个,赋能基层减负增效。

3.联建共建聚合力,多措并举惠民生。镇党委与长沙银行水口山支行签订党建共联共建协议,着力构建"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市委党建工作新格局。同时搭建党群志愿服务平台,组织各类公益宣传、开展各类民生活动,帮助困难居民解决实际困难。

(二)财政监管强基固本,八项规定落地生根。

1.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切实提升基层财政管理规范化。一是聚焦账户与基础规范,筑牢财政管理"防火墙"。以"强基固本"为核心,全面清理规范银行账户,3个因征地拆迁设立的临时账户按期撤销并划转资金,消除监管盲区;针对会计基础薄弱点,立改印章代管、UK及现金保管不规范等问题,推动岗位轮岗机制落地,通过规范流程、明确权责,夯实财政管理基础防线。二是紧盯资金监管痛点,激活财政效能"动力源"。围绕"强基固本"目标,强化资金全流程监管。对资金支付审批不规范、工程监管疏漏等问题,建立长效整改机制,通过健全内控制度、加强培训警示、压实监管责任,确保每笔资金流向清晰、使用合规;同步深化村账乡代管规范,整改违规发放补助、白条入账等问题,以精准监管激活财政资金使用效能,彰显"强基固本"实效。

2.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始终把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一是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针对"四风"问题新动向新表现,成立专项督查组,先后多次组织开展专项检查,坚决防止"四风"问题反弹回潮。二是注重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坚持"当下改"、"长久立"相结合,修订完善了《水口山镇2025年机关管理制度》《水口山镇机关食堂公务接待管理制度》等制度,进一步扎紧制度笼子。三是深入查摆检视,建立"负面清单",将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纳入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实行"一票否决"。通过持续纠治"四风"顽疾,干部作风明显转变,群众对机关作风满意度提高。

(三)乡村振兴多元推进,发展格局逐步拓宽。

1.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助力乡村产业升级。一是仓储物流破局发展。针对农产品储存难、加工难等瓶颈问题,我镇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在新同村、小洲村布局建设现代化仓储物流中心。目前,项目已完成前期规划、土地调规及资源整合工作,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项目建成后,不仅能有效补齐农产品冷链仓储短板,延长产业链条,还可带动库区移民就业,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二是打造红色示范标杆。高标准推进大渔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试点村建设,目前已完成总体设计和施工预算,正在进行招投标程序。今后将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在全镇形成"红色旅游牵引、特色产业支撑"的集体经济发展新格局。三是创新多元发展模式。重点推广"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村企联建"等发展模式,建立集体经济项目库。我镇于2025年3月份对各村拟入库到2025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动态调整项目17个,涉及金额1725万元;3个跨区域项目,涉及金额2545万元。5月份全镇17个乡村振兴项目已全部纳入储备项目。

2.招商引资聚势赋能,产业升级蓄力腾飞。一是立足禀赋,精准谋划,筑牢招商"引力场"。以坚实的产业基础、完善的配套支撑、独特的区位优势、宝贵的红色底蕴为依托,坚决贯彻落实省、市及常宁市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各项决策部署,深化运用"136"工作机制,全力做好企业"三级兜底"服务。成功吸引创乐(广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0亿元建设红色文旅小镇,该项目依托水口山镇"中国铅锌工业摇篮"百年工矿历史及湘南起义策源地红色基因,打造集红色文化体验、民俗文化示范、健康小镇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文旅项目,填补了湘南地区大型红色沉浸式文旅项目空白。二是情系乡梓,筑巢引凤,激活回归"动力源"。通过精心组织新春乡贤座谈会、利用节假日登门拜访、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多种形式,主动加强与在外成功人士的联络沟通。同时充分发挥乡贤理事会、异地商会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乡音叙乡情,以乡情引投资,成功引导了一批有实力、有情怀的外出务工经商人员返乡创业兴业。如促成常宁市洋泉镇人士实控的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区至诚公司物流供应链有限公司,对本地企业龙鑫矿业进行战略注资4亿元,用于技术改造、产能提升及绿色矿山建设等,为龙鑫矿业注入强劲发展动力,推动其实现技术跨越和产业升级。

3.聚焦环保攻坚行动,守护乡村生态底色。一是对症施策治理污水难题。针对曾家溪沿线生活污水直排、雨污混排等问题,我镇已完成14个排污口整治,同步推进雨污分流改造、污水纳管和设施提标工程,彻底改变以往"污水靠天排、污水绕着走"的被动局面,确保污水应收尽收、管网全面覆盖。二是分类施策破解养殖污染。对29家畜禽养殖场开展全覆盖检查,重点整治粪污处理设施缺失、消纳记录不全等问题。针对利福养殖合作社粪污偷排废水情况,我镇高度重视,镇党委书记率相关负责人深入养殖场,认真查看环保设施和内部卫生环境,并着手推进问题整改,目前偷排隐患已初步化解,后续监管措施也有序跟进。三是系统攻坚化解建筑垃圾顽疾。针对近十年来因项目建设累积的10万立方米建筑垃圾(涉及拆迁户近5000户),我镇坚持"减存量、控增量"工作思路,今年通过水口山投项目已清运处置2万立方米。建立镇村两级联动机制,对暂存建筑垃圾实施围挡覆盖、分类堆放等规范化管理,同步谋划资源化利用项目,推动建筑垃圾从"简单清运"向"科学处置"转变。


(四)平安护航守牢底线,综合治理筑牢根基。

1.禁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镇登记在册吸毒人员843人,通过强化组织领导、严格排查管控、广泛宣传教育、精准管理施策,有效降低了复吸率。上半年共办理吸食毒品案件1起,自愿戒毒2人,行政拘留1人,打击贩卖依托咪酯2人,刑事拘留2人。同时,通过"6.26"国际禁毒日等重要节点,联合多部门开展禁毒宣传活动,提高了群众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

2.信访工作实现源头化解。坚持"提前防、及时调、后期访"的原则,通过领导干部开门大接访和下沉接访活动,主动倾听群众诉求,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上半年共接访群众80余次,化解矛盾纠纷40余次,信访事项一次性化解率达到93.8%,群众满意率100%。通过实施"一案一策"和领导包案制,有效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3.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围绕"防风险、除隐患、保平安、促发展"的目标,扎实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建设。针对危化品、自建房、建筑施工、交通、消防等重点领域组织专项隐患排查,整治隐患47项,整改率达100%。上半年,全镇各行业领域均未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4.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完善。通过集中宣传、完善长效机制、强化基础工作等措施,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上半年,组织综治办、派出所、司法所等部门开展平安建设、扫黑除恶、防性侵、防电诈、反邪教等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万余份,群众知晓率达70%以上,进一步提升了社会治理效能。

(五)民生实事温暖人心,服务保障全面提升。

1.就业创业扶持更加有力。围绕失业人员、返乡创业者、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实施分类精准培训,推行"培训、签定、就业"三位一体服务模式。上半年,开展"充分就业社区(村)"创建工作,利用多种渠道发布招聘信息,对登记就业对象进行跟踪回访,对无就业意愿人群提供针对性帮扶指导。同时,广泛宣传并积极落实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为符合条件的创业者办理贴息贷款,有效激发了群众创业热情。

2.社保医保体系更加健全。坚持创新认证方式,推广"智慧人社APP"自助认证,为高龄、病残等特殊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认证服务。上半年,全镇基本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资格认证工作,有效保障了养老待遇按时足额发放。同时顺利完成2025年度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筹资工作,参保人数达35648人,其中政府资助参保1391人。通过创新医保政策宣传方式,主动收集并回应群众诉求,确保了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制度保障全面落实。

3.民政救助工作更加高效。截至上半年,保障特困供养对象83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约41.86万元;服务残疾人1954人次,发放"两项补贴"约44.4万元;为204名90岁以上高龄老人发放长寿补贴,全年预计发放约24.48万元;全面落实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分别发放基本生活补贴约4.83万元和24.48万元;保障农村低保342户、城市低保217户,累计发放低保资金约93.83万元;实施临时救助18户50人次,发放救助金4.78万元。通过动态管理、精准施策,切实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助尽助"。

4.基建惠民成果更加丰硕。常宁市大嘴桥危桥重建工程作为省交通运输厅"十四五"危桥改造重点项目,于2025年3月11日完成T梁架设后,加速推进桥面铺装及附属设施施工,现已全面通车。新桥通车后,通行效率显著提升,惠及沿线数千群众,为区域路网完善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政府牵头联合多方铺设2km自来水管道,成功解决金联村5个村民小组近500人安全饮水难题,以"交通+饮水"双轮驱动共筑民生幸福路。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党建工作的创新性不够。大多数村党组织对新形式下的党建工作创新力度还不够,思路不够广,存在以"老办法、老思维"教育和管理党员。2.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短板。工业废水、生活污水排放不达标,导致河流、湖泊等水体受到污染;农村垃圾处理设施不完善,垃圾随意堆放,影响了乡村环境卫生。3.基层治理能力有待提升。乡镇的矛盾纠纷调解机构不健全,调解人员专业素质不高,调解方法单一,导致一些矛盾不能及时解决。安全专干和网格员专业能力不足,尚需加强专家指导培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三、2025年主要工作计划

2025年,我镇将认真对标对表中央、省、市各项会议精神,围绕总体部署,持续增强群众服务能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不断增强全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更上新台阶。

(一)强化党建引领聚能。鼓励基层党组织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和内容,结合本地实际和党员需求,开展丰富多彩、贴近民生的党建活动。同时建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加强对党员的日常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员的党性修养和综合素质。

(二)推动经济稳进提质。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坚持发展为要、项目为王、招商引资更有实效、营商环境更为优化,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三)聚力民生保障有效。构建幸福宜居新生活,持续打造高效便捷的政务环境,巩固提升"一网通办",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民生事业有序发展。

(四)守牢安全发展底线。筑牢社会稳定防火墙,持续增强底线意识,紧盯安全生产,切实抓好森林防火、耕地保护、生态环保、社会治理、禁毒信访等工作。


常宁市水口山镇人民政府

2025年6月30日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