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推介常宁塔山乡村教育

3月2日,人民日报16版刊发《靠实干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一文,常宁塔山瑶族乡乡村教师盘玖仁在大山里耕耘三尺讲台,见证了偏远山村的变化,也见证了乡村教育的变化。现将部分予以转载,以飨读者。

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副校长盘玖仁——

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

本报记者  吴  月

轻轻点击触控屏,伴随动画效果,一套多媒体课件映入眼帘。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四年级教室里,47岁的副校长盘玖仁正熟练使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有了数字教育资源,山里的学生们学得更好了!”从教30年,他见证了乡村教育的进步。

“这几年,学校的办学条件和教育质量都有了很大改善。”盘玖仁向记者细数:教学楼、操场、校门翻新了,校园更加美丽、整洁;教室里,每个班都安装了电子白板,可以联网播放多媒体资源;学校地处山区,过去移动通信等设施相对落后,去年乡里新建了6座通信基站,老师们查阅网络资料更便捷了。

除了硬件设施改善,学校师资力量也逐步得到补充。“去年,我们又迎来两位新老师!”盘玖仁高兴地说,“他们都是刚毕业的公费师范生,很能干!”如今,学校大部分老师都是90后、00后,还有了更专业的音体美老师。

教师用心教,学生用心悟。如今,塔山瑶族乡的孩子们在学校接受着更好的教育。“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学校更加注重提高教学质量,还提升了课后服务水平。下午下课后,盘玖仁和老师们带领学生学习下棋、舞蹈、乐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再过几个月,又有一批六年级学生将从这所乡村小学毕业。塔山瑶族乡中心小学的老师们坚守在乡村,用心点亮乡村孩子的梦想。盘玖仁说:“希望今年全国两会更加关注教育领域,我们要借着东风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让乡村孩子共享优质教育,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钱辉  )

相关阅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