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页面: 首页 > 政务公开 > 乡镇办事处信息公开目录 > 西岭镇 > 规划计划
2025年西岭镇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围绕常宁市委“产业赋能、生态引领、全域融合”发展战略,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决心和魄力,全力以赴开展做好各项工作,现将2025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如下: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成效
(一)坚持强基固本,持续提升基层党建工作质效。着眼换届所需,全镇做好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和年轻后备干部储备工作,后备人才队伍呈现出年轻化、高学历的发展趋势,整体结构不断优化;从各办所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攻坚小组,全面摸排“三有”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开展帮扶;围绕村(居)民代表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工作,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步路”,做到“身边的代表”解决群众“身边的事”。
(二)坚持产业为先,不断推动镇域经济高速发展。我镇蛋鸡养殖项目于2024年6月份开工,现已建设完成,项目一期50万羽已顺利投产盈利,每天可产45万枚蛋,年产鲜鸡蛋约1800吨,年加工有机肥5790吨,年产值可达约8900万元,预计每年可为村集体经济增加纯收入1000余万元;全镇粮食作物预计播种面积2.3万余亩,其中早稻植面积7100余亩已落实到位。大力推进棉花种植,目前已落实棉花种植面积7000余亩,其他作物方面,湘莲种植200亩、烟叶4000余亩、玉米800亩及大豆700余亩;石山村投资600万建设“星空民宿”,项目分三期建设,目前一期建设已完成,今年5月初试营业后反响强烈,成为2025年“5.19中国旅游日”衡阳市分会场常宁文化旅游活动推介活动点之一。
(三)坚持用心用情,扎实推进社会事业走深走实。全面落实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政策,发放养老保险资料10000余份,为群众办理好保险卡、补交等业务。二是扎实做好民政工作。全镇民政方面对象各类补贴发放到位,举办大型“献爱心”服务行动5次,发放爱心物资;开展退役军人及其他优抚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以及退役军人优待证的办理工作。
(四)坚持统筹推进,巩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成果。强化监测预警响应,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今年新识别纳入“三类人群”0户0人,风险消除20户63人;开展公益性岗位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工作,实现脱贫劳动力就业;严格实行脱贫人口先诊疗后付费、免收住院押金等政策,落实医保“三重”保障制度,实现“高糖结精”慢病随访率、大病救治率两个100%。全面开展2025年中高职春季“雨露计划”资助工作。全力推进农户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今年全镇危改计划;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总要求,深入开展治房、治水、治厕、治垃圾、治“五乱”五大整治行动,通过整治提升,村(居)民文明卫生理念不断增强,村容村貌明显改善,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健全。
(五)坚持底线思维,守好守牢社会安全稳定防线。上半年,对全镇各行业领域开展常态化巡查200余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21个,全方位跟踪销号,各类隐患100%按期整改到位。结合“安全生产月”活动广泛开展好宣传,发出各种宣传资料2500余份,对辖区内各中心校全体师生开展安全讲座1次,参与师生达600余人,全镇安全生产宣传氛围浓厚;以镇综治中心实体化运行为核心引擎,全面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能,切实推动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治理”,辖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显著提升;扫黑除恶持续推进,聚焦涉砂涉矿整治区、宾馆业、休闲农庄等重点区域开展执法巡查,严厉打击性侵未成年、路霸等违法犯罪行为。目前,我镇未发生涉黑涉恶相关案件。反诈打跨工作精准施效,全面筛查上报境外涉诈疑似人员;禁毒工作提质增效,组织多次大规模的禁种铲毒专项行动,组织队伍17支,出动人员300人次,覆盖农田、山林等重点区域2000余亩;开展禁毒宣传活动5场次,发放宣传资料500份,受教育群众达800人次,提高了广大群众的禁毒意识;常态化开展生态环保摸排整治,上半年对清溪江附近废旧矿区(包括沙场复绿情况)、河道地区等进行了摸排,发现问题并责令限期整改;对全镇养殖场全面摸底排查,目前发现的风险隐患点已全部整改完成,守住了生态环保底线。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产业发展任重道远。我镇农业产业虽然规模较大、品类齐全,但产业链延伸不长等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目前大部分村级产业项目规模相对较小,没有形成科学化发展、规范化经营,比如:蛋鸡养殖产业,缺乏上下游产业链。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还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与实际发展需要有差距,医疗、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不够均衡。三是政府服务效能还需进一步提升。服务群众和企业的能力仍需提高,营商环境和发展环境仍需优化。对此,我们要正视差距,直面困难挑战,迎难而上,持续加压发力,推动政府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2025年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强基础,搭平台,全力以赴抓经济。一是持续抓好传统产业。全力稳定粮食生产,抓好稻种植面积落实,以高产、高效示范带动周边农业生产。持续扩大烟叶种植规模,力争领跑全市烤烟产业地位。二是全力抓好招商引资。积极推进全镇招商引资积极性,形成全镇招商“一盘棋”。充分利用重要节会契机,利用优质闲置资产,吸引乡贤或优质企业入驻。积极对接好项目、主动靠前服务,保障项目早日落地实施。三是主动盘活用好“三资”。立足西岭资源禀赋和发展实际,充分利用现有存量建设用地和闲置资产,聚合镇域资源、资金、人才等要素,认真谋划产业链上下游项目,以项目实施带动造血功能,提升生财聚财能力。
(二)抓产业,谋发展,多措并举促振兴。一是不断做强特色产业。立足西岭特色产业,以“党建引领,产业联兴”为主导思路,持续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以蛋鸡养殖产业为重点,因地制宜带动发展油茶、生猪养殖、中药材种植等产业,着力构建多元化、规模化的产业发展格局。二是持续发展村集体经济。加快推动各村产业发展的深度合作,共同推进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以及乡村旅游业等产业多业态联动发展,提高村集体经济整体竞争力,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西岭贡献。三是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开发利用梅埠桥水库,对横沙江沿线进行护砌,发展水库观光等特色旅游产业,联通带动“西岭八景”,引进有实力的文旅公司,打造西岭油茶小镇两日游精品路线。全力打造全国乡村旅游重点乡镇,推动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
(三)优环境,强治理,全力打造美丽乡村。一是全面推进标准化进程。有效利用屋场恳谈会、“大评小奖”等方式,强化乡村治理标准化“秀美村庄”“秀美庭院”创建标准宣传,以点带面,构建西岭镇美丽乡村的亮丽风景线。二是深入实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规范农村建房,拆除“空心房”“危旧房”,加快推进西岭主要路段亮化工程项目,推动常白线西塘—石江段未油化路段全面油化,实现镇域各主干道亮化、油化、绿化。三是大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围绕常宁市城市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抓好美丽乡村建设。以桐江村、平安村、石山村为美丽乡村示范样板,实行以点带面。推行湾场治理模式,力争每个村打造1到2个示范湾场,力争创建1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推动17个村(社区)美丽屋场全覆盖。
(四)惠民生,暖人心,为民解忧增福祉。一是进一步完善保障体系。做好困难群众帮扶救助等工作,保障好低保、五保、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兜住基本民生底线,坚决做到应保尽保;进一步扩大城乡村(居)民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持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二是进一步优化便民服务。坚决落实稳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依托乡村振兴车间、合作社等吸纳劳动力就地就业,统筹抓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以“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大走访活动为抓手,深入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化解,有效解决各类民生难题,持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足感、获得感;三是进一步营造文明风尚。加快村级健身娱乐配套设施建设,深入推进村级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持续加强公民道德和精神文明建设,积极营造新时代文明乡风。
(五)防风险,促稳定,全力以赴护平安。一是坚守安全生产底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专项行动,持续开展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基层应急体系建设,做好防汛抗旱、森林防火、地质灾害防治等各项工作,扎实开展各类应急演练,进一步提升抢险救援、防灾减灾和应急处置能力。二是守牢生态环保红线。严格落实“网格化”生态环境监管任务,统筹推进全域生态环保大监管体系。强化矿山、农村面源污染等领域治理,抓好畜牧养殖、砂石矿产、大气污染等重点领域污染防治,加强秸秆禁烧巡查,继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严格落实河田林长制,统筹抓好山 、水、林、田、湖、草的利用与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抓好污染耕地管控区项目实施,带动增长全镇旅游效益。三是筑牢平安稳定防线。加大矛盾排查调解力度,优化网格工作管理,整合全镇现有部门力量,建立健全多级巡查管控机制,构筑稳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进平安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主办:常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承办:常宁市数据局 政府门户网站举报电话:0734-7223897
备案序号:
湘ICP备10025889号-1
湘公网安备 43048202000013号
网站标识码:4304820003 Email:cnxinxiban@126.com
常宁市人民
政府门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