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讯(邓小保 陈小伟 郭清平 报道)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根植于民的特点和优势,更好把人大制度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湖南省常宁市充分运用“互联网+”思维,将“码上找代表”与“12345”政务热线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宽代表联系群众渠道,建立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沟通桥梁,让群众发声渠道更便捷,让代表履职更高效。
常宁二中新校区周边道路改造后场景
“县道206连接常宁二中新校区道路,是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短短800米左右的路程,路窄弯多,上下学高峰期,人员车辆密集,交通堵塞严重,对学校6800余名师生及周边居民出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常宁市人大代表胡志容在“码上找代表”平台收到群众留言后,马上回复群众,并及时转交12345热线,将群众的诉求向政府相关部门反馈,很快就得到市交通运输局公路建设养护中心的全力支持,1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县道206连接常宁二中新校区道路提质改造工程,极大改善了校园周边交通环境。
“通过‘码上找代表’平台,我们可以及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现在道路修好了,不仅缓解了交通压力,也给全校师生和群众提供了一个安全和谐的交通环境。”常宁市人大代表胡志容说道。
“道路加宽硬化后,小孩上下学更加安全舒适了,我们家长的幸福感也越来越强。”学生家长陶友说道。
水口山镇原三厂至大渔湾路的公交站台
“公交站只有站牌,逢下雨的时候,大家等车很不方便”。常宁市人大代表康筱毅在“码上找代表”平台上了解到当地群众对增设公交站台方便出行的诉求,立即走访求证,提出《关于增设水口山镇原三厂至大渔湾路的公交站台的建议》,得到常宁市人大和政府部门的一致推动和迅速落实。
柏坊镇“荷花里”特色旅游网红景点
近年来,常宁市柏坊镇新柏村立足本地特色,大力开发乡村休闲文化旅游,发展特色种养植业,推进乡村振兴。常宁市人大代表、柏坊镇人大主席邓文华在“码上找代表”平台了解到当地村民希望拓展产业致富路的意愿后,联系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产业联盟+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依托千亩荷田为背景,推动农旅深度融合,帮助群众进一步发展香莲等农旅产业,打通产销供应链,盘活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让村民留得住‘乡愁’,品尝到致富的‘甜头’。”2023年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可达56.7万元。
以往群众通常是在“人大代表接待日”向代表反映问题,但受场地、时间的限制,群众的到场率普遍不高,常宁市通过“码上找代表”平台,打破了传统的时间、空间的限制,扫码向人大代表留言反馈问题,代表马上办理,实现形成线上回复、线下沟通,转交处理、代表监督、及时评价,整个办理、审核流程的闭环。做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实现了代表与群众的“零距离”,切实帮助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截至目前,常宁市充分发挥代表联络站“宣传站、民意窗、连心桥、监督岗”作用,在辖区23个乡镇(街道)建立了“码上找代表”联络工作站,全市1701名省、市、县、乡四级代表进站接待联系群众,共收集群众意见217条,已办结193条,其余正在办理中,既拓宽了代表履职渠道,又有效促进了基层治理效果。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